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经济学家表示,白宫用来计算所谓“对等关税”的粗略公式过于简单,无法实现消除美国贸易逆差的目标——而且他们还认为,这个目标本身就站不住脚。
川普周三宣布的关税计划,将对几乎所有国家的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础关税——此外,还将对大约60个国家的商品征收额外的惩罚性进口税,这些税率根据各国具体情况量身定制。
美国政府如何计算得出“对等关税”税率?其税率评估依据为何遭到媒体和专家质疑?
——官方有公式
美方表示,上述“综合税率”是把贸易伙伴对美关税税率、所谓“货币操纵”因素及其他非关税壁垒累计起来得出的一个数据。这个数怎么来的呢?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网站放出了一个计算公式:
乍一看这个公式有点复杂,但是别怕,美方果断“简化”了:他们经过所谓核算,将φ、ε两个系数分别给定为0.25和4,所以这俩数乘积是1,因此上述公式可简化表达为,综合税率=美方出口额-美方进口额/美方进口额。
当然有网友指出,这个公式大多数情况下算出来应该先是个负数。所以姑且理解美方取的是绝对值吧。
然后,美方所谓给贸易伙伴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就是在这个数据基础上“打个对折”。比如,美方认为欧盟、日本对美贸易实际税率分别为39%和46%,所以美方对欧盟、日本分别征收20%和24%的“对等关税”。以此类推,一份关税税率就出炉了。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社交媒体上贴文推荐:“想知道川普总统对等关税税率背后的计算方法,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专家很崩溃
专家嘲讽的是计算这些税率所用的数学方法。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公式,将这些惩罚性关税与美国在货物方面对各国的双边贸易逆差挂钩——也就是说,美国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商品金额比出口的多出多少。这个计算方法是先找出美国与某国的贸易逆差占该国对美出口总额的比例,再将这个比例减半,得出政府所谓的“折扣对等关税”。
经济学家批评这个公式,指出它假设持续的贸易逆差是美国贸易伙伴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的结果。他们还指出,这种计算方法显然排除了服务贸易——而服务业占据美国经济的大部分,也在美国出口中占有重要比例。忽略服务贸易会让美国的贸易关系看起来更加不讲道理。
“他们的政策本身就站不住脚,而这个政策的基础更是毫无根据,”保守派智库美国行动论坛主席道格拉斯·霍尔茨-伊金说。
川普政府方面表示,这种方法不仅考虑了关税,还涵盖了所谓的非关税壁垒,例如监管限制或操纵汇率等。
但经济学家指出,贸易失衡可能由许多与贸易壁垒或不公平行为无关的因素造成。
例如,香蕉和咖啡无法在美国大规模种植,只能依赖进口。这就会增加美国与这些农产品出口国的贸易逆差。再比如,美国与加拿大存在贸易逆差,并不是因为贸易限制。这个逆差部分原因是加拿大出口了一种美国炼油厂特别擅长加工的重质原油。
周四上午,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CNBC节目中为这个公式辩护。他表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拥有大量经济学家,长期研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才制定出政府的这套方法。
“这是对全球贸易的重新排序,非常有深度,”他说。“如果你了解这些国家是如何对待美国商品的……他们有补贴,有贸易壁垒,(美国公司)根本卖不出去。”
“全球的规则完全对我们不利,”他接着说。
这个公式完全根据一个国家与美国的贸易逆差或顺差大小得出大相径庭的结果。那些对美出口远高于进口的国家将被重罚。例如,越南和柬埔寨分别面临46%和49%的额外关税,因为它们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很大。而这些逆差,部分原因是企业在美国政府表态不希望依赖中国后,将生产线转移到了这些国家。
与之相比,贸易逆差相对较小的欧盟,则面临20%的额外税。
与此同时,没有对美贸易逆差的国家将只需缴纳10%的统一关税。白宫将英国、巴西和新加坡列入了这一类别。
除了质疑政府的算法之外,国际贸易专家还表示,对进口商品实施惩罚性关税,并不能实现政府所说的将美国贸易逆差降至零的目标。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莫里·奥布斯特费尔德说,这套新体系只是像打地鼠游戏一样重组美国的贸易关系。被高关税打击的国家可能会通过关税较低的国家转口,尽管从这些国家进口仍需缴纳10%的税。他还表示,消费者可能会转向购买来自低税率国家的同类产品。
“我们只是以一种特别有害的方式,重组贸易关系,因为这些方式实际上惩罚了我们最有利可图的贸易领域,却没有解决所谓的整体贸易逆差问题,”他说。
霍尔茨-伊金表示,这些惩罚性关税是任意设定的——但可能正是出于这种目的。
“川普可能就喜欢这样,因为这样最终都归结为与每个国家谈判,”他说。“这对他有吸引力,但对全球贸易体系来说是灾难性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