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苦美国本科生久矣。前不久哈佛公布了一组“劝退学生”数据,惊呆了留学圈。
哈佛51名本科生,在2021-2022学年因学业表现不佳而被劝退。
这还没完。
除了这被确定停学的51名学生之外,还有149名学生会在学校接受“学术缓刑”,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已经在学术上出现了问题,如果再不改变,也同样会被哈佛退学。
一退学,将意味着他们5年、10年甚至15年为了上名校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一炬。
有一组数据将更加让你震惊。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称:美国全日制大学生中,只有41%的人能够在4年内获得学士学位,只有59%的人在6年内获得学士学位。
UCB教授大卫·基普更是在《大学辍学丑闻》中指出:
美国有3400万25岁以上的人有大学学分、但没有学位。也就是说,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在获得文凭之前辍学了。
而留美的中国学生的退学人数,也不容小觑。
根据Chinadaily网站的数据显示,在2013-2014学年,近30万的中国学生中,大约8000人被学校开除或者退学。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国内的本科。
国内本科虽然也难、压力也大,但退学却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大家在努力学习过后,都能够顺利从国内本科毕业,用这个本科文凭,在社会上找到更好的工作。
美国本科近40%的学生都拿不到学位文凭的事实,是国内高校难以想象的。
所以,为什么美国本科这么难?美国高校这么做的用意何在?
准备把孩子送去美国的家长们,真的很有必要了解。
为什么拿个美国本科文凭就这么难?
对国内学生和美国学生来说,背后原因其实是完全不同。
对中国学生来说,要拿美国本科文凭,最难的地方,就在于——
美国大学在学术的难度上,在这么多年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中国学生的“碾压”。而且这种“碾压”,是360°无死角,从大一开学一直碾压到大学毕业。
首先,不同专业有不同专业的难
对中国学生来说,难得最凸显的,不是工也不是理。
而是文科。
因为美国本科的文科学习方式,跟国内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国内大学的文科考核方式绝大部分是知识点的记忆。但美国的文科,除了你要超大量地阅读各种比砖头还厚的文献之外,你还需要在课堂上的参与互动和讨论,还要写好几十页的Paper。
每一样都需要你要有非常强的自主性和投入度。
理工科的话,其实更多的是在课程的压力上。
跟中国孩子从一而终的努力不同的是,美国的小孩,大多玩得非常狠,学得也非常狠,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压力。
但是中国的孩子刚过去,往往会比较难适应。
以工科为例,光是数学类的课程,工科学生就需要学习微积分I、II和III,微分方程和统计学……航空航天和电气还需要比机械、土木、软件和石油等工科专业学更多的数学课程。
这样大量的“秃头”课程,学生没有足够的毅力和敏锐的学习技巧,真的坚持不下去。
学习目标的“差不多”,在美国本科=失败
在国内,可能我们觉得把期末考试考及格、或者努力一点考到85分以上就“差不多”了。但是在美国本科,你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再做到突破你自己。
美国除了大一大二比较基础的学习之外,大三开始的课程都需要你主动去推进、要融入非常多你个人的想法、要知道你怎么去借助大学的所有资源把一件事情给做成。
比如很多课都是要求你做Project的,文科要写Paper,理科要自己设计项目。你要自己主动想我该做什么项目,该怎么将课上学的东西融入进去,该怎么跟教授请教,该怎么跟同学配合等等……全部都需要你自己来主导和推进。
这要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要有很强的主动性、领导力、表达能力,才能做好这些事情,才能够拿到一个很不错的分数。
这看起来是抽掉了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自由了,但是其实对学生能力的全面程度和“极致”程度,是更高的要求。
这是美国本科整体上的难。
在具体的细节上的难,更是让学生每天都在“崩溃”边缘试探。
比如:
课前需要深度预习
美国读书,上课不是重点,重点都在课前预习。
美国的上课,是预设你已经把今天要上的课程在课前全部学过了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学习。所以一般课上只表达看法和讨论,甚至要你做一些贡献,比如去启发其他同学。
学生如果课前不做大量的准备,在课堂上很容易出丑,或者被老师打低分。这就造成美国的本科学生,大多已经习惯了把重心放在课前,课堂上反而是放松的。
但中国学生早就习惯了轻轻松松听老师把已成结论的知识送到自己耳边,要改变习惯,真的是,好难!
很多专业课,你可能没资格学
美国很多学校的课程是分梯度的,慢慢会越来越难。
比如你大一修的是入门的基础课程,大二就要修一个更高难度、更专业的课程。专业课可能会要求你前置课程GPA达到3.0以上,也就是80分或者B及以上,你才能接着往后去读。
如果你的前置课程没有达到要求分数,就只能再重修这门前置课,并且没有办法继续读专业课。
如果你重修再不过,比如GPA可能不到2.0,学校就会建议你转学院,你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毕业。
不让学生“歇一口气”的考核方式
美国本科的考核形式非常多样、并且贯穿整个学期的每一天。
考勤、课堂表现、作业、论文、研究项目、考试……都是考核你的标准,而并不仅仅是最后期末考试老师划重点突击一下。
这就需要你从学期开始到结束,都要不停地努力努力努力,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由此可见,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们,真的是太难了。
更扎心的是,有的大学,不但让学生难,还让学生的“难”没什么回报。
这是因为在美国:
根据下面“美国全国学生信息交换中心”汇总的不同类型大学学生的6年毕业率,我们可以看到:
四年制私立学校毕业率,比四年制公立学校毕业率高;
两年制社区学院和营利性四年制学校的平均毕业率都低于40%。
我们过往学生的数据也是如此。
我们去到Top 50的学生,反而是更好毕业的,很多甚至提前毕业,比如3年或者3.5年毕业。
像我们之前有一名UCSD的学生,不仅学了双专业,还做到了3.5年毕业。
但是如果是Top 50之外的大学,尤其是百名开外的学校,因为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和管理上的宽松,学生的毕业率反而会更加低。
由此可见,现在努力学习,一劳永逸去个好学校,是多么地重要!
而你以为中国留学生是最不好毕业吗?大错特错了!真正难毕业的其实是美国少数族裔。
根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数据:
亚裔和白人学生比非裔和西班牙裔美国同学更有可能获得学位。
2012年开始上大学的所有黑人学生中,只有41%的人在6年内获得了学位。对西班牙裔学生来说,这是49.5%。
也就是说:
黑人和西班牙裔学生,往往会因为家庭经济因素,而倾向于去社区大学和营利性学校。本来这些学校的毕业率就低,再加上家里的条件不好,他们往往需要一边打工一边学习。
之前《纽约时报》研究过为什么美国学生的退学率这么高。
得出的结论是:首要原因就是学生的“打工活动严重干扰了正常学习”。
越打工越不能好好学习,越不能好好学习越容易被退学,失去文凭,没有文凭就很难找到能让他们跨越阶层的工作,造成了很严重的“恶性循环”。
比尔盖茨2017年就曾在他的博客上痛心写下过这样的一段话:
“乔治亚州立大学(GSU),一所服务于低收入和少数族裔学生的城市大学,GSU因惨淡的毕业率而苦苦挣扎。
就在十多年前,GSU的整体毕业率为32%。在西班牙裔学生中,这一比例为22%。在非裔美国人中,为29%。
如果没有更多的毕业生,我们的国家将面临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获得脱贫机会的低收入家庭将越来越少。”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孩子们,真的要好好感谢自己的父母。
正是中国家长们为孩子的殚精竭虑和无私的爱,才会有孩子们不需要考虑是否有奖学金或者助学金,想选哪个学校就去哪个学校的幸运。
而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珍惜自己的优势,好好努力。
因为说实话,美国本科学位含金量有多高,拿美国本科文凭就有多难。中国孩子想要去的美国大学,也没有一所在学术上是轻松的。
我们需要格外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如果教育观念是错的,那么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不可能对。
比如棕榈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现在依然还有部分国人认为,有钱就能去美国读本科。
这样的想法学霸君不做赘述。
但是却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千万不要被这样的想法所影响。
因为第一,如果你这样想,会不自觉地把眼光放在那些只需要钱就能进去的“野鸡”大学,去了这些学校,孩子的未来也就毁了。
第二,如果我们这样想,孩子会觉得既然自己拿钱就能进去,那么靠钱在大学里面混完4年也理所当然。
这让孩子容易在大学沾染懒惰的恶习,不思进取,孩子除了容易被退学之外,养成不好的心态和习惯,更是害了他的一生。
所以,培养正确、健康的教育理念,洗涤心灵,努力学习,保持进步,把目光放在那些好大学上。这些好素质,是任何一个家长都可以教给孩子的。
至于其他的,就像下面2位家长说的那样,让别人说去吧。
用汗水、决心和努力,让梦照进现实
被任命为美国国务卿的非裔美国人科林鲍威尔说过:“梦想不会通过魔法成为现实;它需要汗水,决心和努力。”
在美国高校看来,如果你的课程很容易,你将无法为将来的职业做好充分准备。你需要学习强有力的知识,才有能力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
这也是美国高校虽然以难度大、低毕业率而让不少学生艰难挣扎,但是却少有怨言的原因。
但越是这样,越需要你加强平时的学习,稳扎稳打,学好语言和打好专业基础两不误,磨炼意志,最后才能走得更稳!
提升你的本质能力
美国本科,非常考验学生的本质能力。
其实我们在准备留学的时候,就可以转换思维,回想一下美国本科平时的学习中会考核孩子哪些能力?
就像前面所说的:
深厚的学识积淀、抗压能力、专注能力、应变能力、演讲能力、主动推动事情的能力、领导力、沟通能力、组织协作能力、写作能力……等等。
我们平时不管是学习还是做活动,都可以有意识地去训练这些能力,这些能力强了,美国4年自然也就更好过了。
所以,以上是帮助我们提高美国本科学习质量的一些有效措施。
以及,今天我们聊了很多美国大学的毕业难度问题,也因此引申出了一些其他问题,这都是我们申请美国所需要了解、以及面对的现状。
把这些问题记在脑海中,面对并解决它,会更加有助于孩子和家长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