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演员突然走了,他不只是喜剧巨星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这两天,一个令人难过的消息刷屏了。

《老友记》中钱德勒一角的扮演者马修·派瑞(Matthew Perry),去世了。

10月28日,他被发现溺亡在家中的浴缸里。

警方已排除他杀,现场也未发现毒品痕迹。

他突然地,安静地,离开了我们。

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友记》都是鱼叔的电子止痛片。

十季的陪伴,熟悉带来安心。

你清楚地知道,无论剧情怎样波折。

总会有一个温暖结局,等在一次又一次笑声之后。

也知道无论如何,朋友们的陪伴可以治愈一切细小的生活创伤。

而钱德勒,就是其中最好笑又最让人心疼的一个。

他以演员真实的人生经历为底色,由马修·派瑞鲜活演绎。

儿时父母离婚,母亲生活混乱,父亲变性后去做了舞女。

魔幻人生让他失去了安全感与归属感,才时常以讽刺笑话掩饰脆弱。

但更多时候,钱德勒幽默、慷慨、温柔、细腻。

是许多人心中最好的朋友和伴侣模样。

遗憾的是,戏外的马修没有像钱德勒那样,拥有足以治愈人生的友谊与爱情。

童年创伤、一夜爆红、再加上意外事故,让他的身心双双陷入痛苦虚无的无边深渊。

几十年内,他都难以自抑地沉湎于酗酒、吸毒、止痛药物成瘾来减少死意。

自救无数次,放弃无数次,与死神熟练地打照面。

2021年的《老友记重聚特辑》上,他的不佳状态肉眼可见。

反应有些迟钝,还忘记了很多事情。

与记忆中的钱德勒早已判若两人。

如今再看,满是唏嘘。

或许是钱德勒的光环太过耀眼,马修的其他角色总是容易被忽略。

出于纪念,鱼叔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部老片。

它是马修为数不多担任主演的电影。

却帮其赢得了人生中第一个三奖(演员工会奖、金球奖、艾美奖)影帝提名。

而且,片中形象区别于马修以往的所有角色。

或许他的另一面,藏着更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热血教师》

The Ron Clark Story

此片拍摄于《老友记》完结后的第二年。

彼时,马修企图找寻更多表演可能,便接演了这部严肃题材的电影。

用他自己的话说,拍得相当痛苦。

「太严肃了,整部片子一个笑话都没有。」

不过,虽说题材严肃,但仍是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温暖故事。

马修饰演的小学教师克拉克,有着教育上的远大理想。

在家乡小镇,他的教学成绩早已有目共睹。

但克拉克不满足于此,他想去到更大的城市,挑战更难的教育任务。

于是克拉克背上行囊,离开家乡来到纽约。

在内哈林小学,他接手了一群换过六任老师的严重问题学生。

决心要将他们打造成成绩第一的班级。

「没有人想教他们,但我想。」

好老师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

不管是经典之作《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

还是更贴近东亚学习环境的《龙樱》《垫底辣妹》。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学生时代遇到电影里那样耐心平视、足以改变一生的好老师。

而《热血教师》的魅力就在于在相似的教学传奇故事中,塑造了一个更接地气的教师形象。

对此,马修·派瑞自身温和的气质加成功不可没。

比如很多时候面对学生,克拉克更像束手无策的受气包。

家访时,被各种复杂的家庭背景震撼到连连喝水。

拉架时,学生吃软不吃硬,克拉克只能卖萌搞定。

百试百灵的教学神技,也根本不存在。

之前的教学方法,像是改造教室、制定规则、运用集体捆绑法激发责任感等。

在这群捣蛋大王面前,统统失了效。

学生们日复一日的挑衅和叫板,终于把克拉克逼疯了。

他一时没忍住,摇晃了学生的桌子。

等恢复理智,他又气又自责。

表现在摇晃伞柄的手上,受挫的委屈溢出屏幕。

各种小细节,沾染着马修独有的表演风格。

本身严肃的教育议题,也有了一抹可爱色彩。

热情与温暖,是孩子们眼中克拉克老师的样子,也是朋友眼中马修的样子。

《老友记》中菲比的扮演者丽莎·库卓(Lisa Kudrow)在为马修书作《Friends, Lovers, and the Big Terrible Thing》写的序中就提到。

跟马修相处,每天都能笑得很开心。

几乎每个星期至少一次,被他逗得笑到喘不过气来。

《老友记》的经典开头中六人的笑容,也是因为马修的幽默耍宝。

这份戏内戏外的独特的演员风格也表现在电影中。

片中多处演绎,得益于马修的喜剧表演节奏。

明明没有笑点,却被其加持出一份轻松来。

像是克拉克刚到内哈林小学求职,就遇到上一任老师崩溃离职。

克拉克守株待兔,见缝插针:

「我可以马上开始上班」

后期虽被学生气到一度放弃,却又靠着热情很快重拾信心。

一份「你每坚持听课十五秒,我就灌一瓶牛奶」的教学方法,也变成了马修独创风格。

为了让孩子们熟记美国历史,克拉克将知识点编成Rap现场表演。

你很难从这样的欢乐气氛中,感受到马修拍摄时的苦闷。

而片中有位学生尤为特殊。

泰尚是班里的典型问题学生。

多次有暴力行为,已经记了两次大过。

私下跟街头混混搅合在一起,靠偷东西赚零花钱。

多少老师在他身上栽跟头,管教到耐心全无。

虽然表面纨绔,但其实泰尚本质善良。

他会因为克拉克一句温暖的话就放下拳头。

也会因为老师追来送考卷,而松动态度。

泰尚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是因为从小被人遗弃,身上独特的艺术才华也备受忽略。

养母没有话语权,养父酗酒又暴力,每天都想着如何甩掉他眼中的累赘。

他的内心十分渴望被人看到,被人需要,却从来得不到。

敏感自卑加上从小被遗弃的恐惧,让他不断靠暴力吸引关心与注意。

而被抛弃的命运一次次上演,又让泰尚从心底生出一股不配得感。

所以偷偷赴约补习时,看到克拉克老师与别的学生玩起游戏。

他熟练地失望,默默走开,神情难掩委屈。

为什么说这个角色特殊呢?

因为他与马修本人的经历十分相似。

马修九个月时,父亲追寻演员梦想离开了家。

五岁时,马修曾被独自送上飞机去找父亲,身上贴着「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标识。

他说他记得高空俯瞰下那些所有美丽的灯火,意味着不远处他即将拥有一对完整的父母。

但现实并非如此。

五岁孩童独自远行的恐惧,让被遗弃感贯穿了马修终身。

他从小就乐于扮演取悦别人的角色,娱乐、哄骗、安慰,用笑声换得被需要。

即便后来他凭《老友记》拿到一周一百万美元的天价片酬,买下能俯瞰城市的豪宅,也填不满无底洞般的失落。

他甚至无法一人独处,从未连续睡足过四个小时,随时随地需要有人陪在身边。

为了填满那个洞,他往里灌入所有自己能想到的东西,烈酒、毒品、药剂。

又花费数百万美元治疗,进出医院和戒毒所的次数不可计数,过程长达几十年。

但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马修作品中的角色,不论是钱德勒还是泰尚,都要比演员本人幸运。

《热血教师》中,正当泰尚的生活因为克拉克的鼓励燃起希望,养父的拳头再次落下。

但这一次,泰尚不再是孤身一人。

克拉克在垃圾堆里找到了遍体鳞伤的泰尚,将其抱在怀中安慰。

他告诉泰尚,我就在这里,哪儿也不会去。

而这正是马修本人曾经渴望听到,却又未曾听到的承诺。

这一段里,马修的表演状态有些笨拙,没有松弛下的机灵劲儿。

不知道,这是否和他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有关。

唯一算得上的安慰,是这部作品到底成全了他首个影帝提名。

马修的离开,让人再次感慨于喜剧演员们的双面人生。

作品中,他们留给观众的是温暖治愈的力量。

生活中,却忍受着长期不为人知的痛苦挣扎。

这种反差让人看到演员在表演上的敬业,也愈发痛惜他们真实人生中难以愈合的伤口。

《死亡诗社》中「船长」的扮演者罗宾·威廉姆斯,是泰斗级的美国喜剧演员。

所获奖项不胜枚举,却最终在家中自杀身亡。

相当一部分卓越的喜剧电影人,诸如卓别林、金·凯瑞、「憨豆先生」罗温·艾金森等。

同样常年忍受精神折磨,饱受抑郁困扰。

「我的人生是一系列毁灭性的绝望——金·凯瑞」

其实,听到马修去世的消息之后。

鱼叔出于观众的「自保」心态,一直刻意地将其与角色隔离开来。

企图保留他带来的快乐,略去他沉重的死讯与被扒开来的痛苦人生。

但再看他的作品,又带来不同的感触。

那些笑声非但不会因他们隐藏起的悲伤而变得孱弱,反倒透出更为坚实的可贵来。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作品,是生命消陨也熄不灭的火。

索性与其一起轻轻和声,送我们的朋友安心远航。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