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对中国电影的“预言”,正在成真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张译最近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短短一个月,他有三部影片要和观众见面。

忧的是,目前已经上映的两部,形势都相当惨淡。

第一部是《无价之宝》。

一部翻拍片,豆瓣评分6.5分,票房1.37亿。

第二部是《刀尖》。

一部尘封5年的谍战片,豆瓣评分6.1分,票房勉强突破5000万。

张译把电影三连击形容为年底三场考试,哪门考糊了都要“打屁股”。

结果一语成谶。

两连坎后,负面舆论的板子已经挥向了他。

有人嘲讽张译在商业片领域,上限就是男二号。

这些人认为,张译票房大卖的《红海行动》《八佰》,主要是题材和导演的功劳,和他本人关系不大。

还有人声称张译在剧组口碑不好,“好为人师”,私下里不被人喜欢。

偏偏在这时候,张译又频频被卷入一些争议话题。

比如某平台年度盛典的舞台上,《狂飙》剧组重聚,独缺张译。

可导演徐纪周当着众人的面说“人都到齐了”,令人浮想联翩。

再比如最近几天,张译南极拒绝合影事件持续发酵,网络上充斥着“装清高、耍大牌”的字眼。

是是非非背后指向一个问题——

过去张译不红,但观众喜欢他,哪怕是小配角也觉得演得好;

现在情况反过来了,张译已经是超一线演员了,可有些观众似乎却不那么相信他了。

说一千道一万,现在的张译,缺少一部有说服力的代表作。

2023年留给他翻身的机会还有一次,那就是最近马上就要上映的《三大队》。

这部电影的看点有三。

其一,本片由陈思诚监制。

陈思诚上一部监制的《消失的她》票房大爆,盘活了市场,这部《三大队》会不会高光重演?

其二,这是《士兵突击》兄弟团的一次重聚。

张译、陈思诚、李晨相隔十年再次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外界一直传言三人之间存在不和。

其三,影片的硬件配置。

电影改编自网络纪实小说《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原著和《狂飙》一样,也是跨度超过10年的警匪故事。

陈思诚不仅请来了张译,还找来了《狂飙》里的“大嫂”高叶和“杨健”王骁,势要打造一部电影版的《狂飙》。

最近?《三大队?》提前?两个?礼拜?进行?了?点映?。

提前点映很正常,但提前两个礼拜点映就不多见了。

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片方对质量足够自信,希望用点映的好口碑形成出圈效应,帮助影片取得票房成功。

皮哥第一时间去看了《三大队》的点映,印证了这个判断,我看完后只有一个感受:

能拯救张译的,或许只有陈思诚。

这种感受,拆开来看,是两句话。

第一句,张译真的翻身了。

张译今年的作品很多,看似是影视两开花,其实处在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问题不在于他在《狂飙》里被张颂文喧宾夺主,不在于他和导演闹矛盾的网络传闻,也不在于他的电影票房连续不佳。

而在于他的演技出了大问题。

简单来说,演技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表情派。

代表作就是香港的一大票演员。

那时候港片是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剧组常常24小时连轴转,这种环境下表情派演员就大行其道。

演流氓就面目狰狞,演色狼就一脸猥琐,演娘娘腔就翘着兰花指。

一个素人只要短期培训几个表情,就能迅速成长为演员去赚钱,谁掌握的表情多,谁的演技就越好。

王晶说周星驰是演技之神,原因就是他5秒钟能做20个表情。

第二种类型是方法派。

用这种方法演戏,不是直接做表情,而是用内在情绪驱动做表情,更接近真实。

而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经历再大的事儿也不太可能做太夸张的表情,该方法也称为微表情法。

第三种类型是体验派。

简单说就是真听真看真感受。

王宝强演农村人演得好,因为他就是在农村长大的。

张颂文的鱼贩演得好,因为他真的去观察过鱼贩的生活。

这种方法可遇不可求。

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

他演医生,不大可能真去医院工作;演工人,不大可能真去工厂打工,顶多就是体验一两个月的生活。

那么张译的演技属于那种类型呢?

他是28岁才通过《士兵突击》被观众认识的,后来通过《我的团长我的团》巩固了观众的好印象。

他当过兵,见过兵,再演军人,基本就是本色演出,出道即巅峰。

他后来拓宽戏路,尝试不同角色,体验派方法用不了,他就转型成为方法派的佼佼者。

这时候的张译名气不大,私底下喜欢琢磨演戏,表演时会给自己设计很多细节,是带着脑子表演,观众常常会被他的爆发式演技给惊艳到。

但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曝光度越来越多,观众越来越熟悉后,就逐渐变得腻烦了。

张译演得都不差,但观众开始不买账。

他们想看不一样的张译。

那么在《三大队》里,张译是如何翻身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你们不是说我总是演警察吗?

好,《三大队》里我还演警察!

你们不是说我喜欢加一些小设计吗?

好,《三大队》里我依然要加小设计!

张译这次给自己的眼角,加了一道疤痕,整个人看起来更狠了。

《狂飙》里,张译饰演的安欣和高启强缠斗了20年;

《他是谁》里,张译饰演的卫国平追捕凶手花了8年;

《三大队》里,张译饰演的程兵又和凶手二勇斗了11年。

同质化的角色,大同小异的设计,差不多的剧情,张译难道要在一条道上死磕吗?

前段时间,《无价之宝》在清华大学路演时,提问环节一位清华博士就问张译,为什么总演警察。

张译反问她,清华大学有多少博士?

答,好几千个。

张译说,那太厉害了,他们是不是一样的性格?

答,不一样。

张译说,有没有两个一样的?

答,好像没有吧。

张译这才回答,警察也是,都穿着同样的制服,一定是不一样的人。

你可能会问说了半天,张译到底怎么翻身了?

答案就是陈思诚。

这也引出了我们第二句话。

陈思诚真的升级了!

很多人说,陈思诚是中国目前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嗅觉灵敏,《唐探》系列、《误杀》系列和《消失的她》足以证明这一点。

但陈思诚还有另一项绝技——能帮助演员度过瓶颈期。

从《唐人街探案》系列里的王宝强,到《消失的她》里的文咏珊、朱一龙,还有肖央、邱泽、张钧甯等演员。

他们都通过和陈思诚的合作迎来了第二春。

这回和张译联手,陈思诚带给张译的变化,又和带给其他演员的不太一样。

《三大队》的故事并不复杂。

警察在审讯犯人时涉嫌刑讯逼供让嫌疑人之一意外去世,被捕入狱。

出狱后他以普通人的身份继续追凶,终将凶手捉拿归案。

影片在还原真实时,叙事节奏很凌厉,寥寥几个镜头就交代了来龙去脉。

它最成功的改编在后面千里追凶的过程。

真实事件里,主人公是单枪匹马追捕逃犯,有点千里走单骑的意思,故事比较平。

电影里,主人公出狱后,三大队重聚,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一群失意的中年人,他们重新集结,共同破案。

这不就是《七武士》里的经典模板吗,主角招兵买马组成一个队伍去干一件大事吗?

剧情有了第一层波澜。

追凶过程状况百出。

心心念念的凶手没抓到,阴差阳错帮警察抓了几个坏人。

几个老家伙状况百出:老婆闹的,要回家结婚的,得病要回去治的。

总之,队友纷纷离开,又剩下主角一个人。

剧情有了第二层波澜。

你看,一个孤胆英雄的故事,因为两处改编,变成了老友重逢+共同创业+无奈散伙的故事。

观众可以解读出中年危机,如何破除执念,如何坚守信仰。

而影片中响起了刘欢演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也让整个故事的情怀拉满。

张译最后在阳光下说出的那句“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直接让人泪崩。

演技上,本片也不是张译一个人独挑大梁。

配角里,有《狂飙》里的“杨健”王骁,有《潜伏》里的“谢若林”曹炳琨,有《叛逆者》里的“王世安”,还有偶像成功转型成演员的魏晨。

除了魏晨,其他都是大家公认的黄金配角,个个都有出彩的名场面。

王骁的强吻老婆,曹炳琨的“我执”金句,张子贤的卖保险梗,都让人印象深刻。

分析至此,我们再说回陈思诚对张译的帮助。

他并没有指导张译去演戏,他不过是给张译创造了保姆式的表演环境。

好故事,我来找,我来改;

感人的情怀,我来铺垫;

好的看点噱头,我来填;

精彩的配角,我来安排。

方方面面,把兄弟你伺候好了,张译你只要按照自己舒服的路子演,一定成功。

这大概就是陈思诚对张译的最大的帮助。

好的演技,往往不是表演本身,而是把演员放在对的环境下,让他呈现最舒服的表演状态。

《三大队》后,陈思诚对中国电影的预言再次应验。

他曾在2020年的北影节论坛上说,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必须具备以下两个特质中的一个。

能呈现强大的电影工业,那种沉浸式的体验是普通流媒体无法替代的,观众才愿意去买票。

电影能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直击大家内心的软肋,观众才愿意掏钱进电影院和一群人体验一次“情感共振”。

《三大队》满足了第二点,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

最后小小预测一下,《三大队》豆瓣评分7.5以上,票房10亿+,一定会成为2023年年末的爆款,欢迎大家打脸。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