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起源于“洗儿钱”吗?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春节的习俗,长辈都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

尽管现在有支付宝,但在除夕那天,人们也会从银行特意去换崭新的纸币,只为了给小辈们发压岁钱。尽管很多已是成年人,但父母也会一样记得给压岁钱,在父母眼里,孩子无论年纪多大总归是孩子。过年了,大家不就图个开心嘛!

晚清著名诗人、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的林朝崧(1875-1915年),有一首小诗《甲辰除夕杂咏七首(其一)》是这样写的:

爆竹声中又一年,光阴三十箭离弦。

莱衣戏作儿童舞,博得高堂压岁钱。

根据题目可知,这首诗写于甲辰年(1904年),今年也是甲辰年。那一个甲辰年,林朝崧其实刚过三十虚岁,因此首句说“光阴三十箭离弦”。诗人并不老,但他认为自己不再年轻,却也要学着老莱子的样子彩衣娱亲,讨得父母的压岁钱。老莱子何许人也?据说他是春秋末年的楚国隐士(约公元前599-约公元前479年),出生于湖北荆门。老莱子七十多岁时,为了让九十多岁的父母开心,甚至扮作顽童,娱悦父母,被颂为孝子。直到今天,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图》中还有一幅“老莱娱亲图”。

民国《二十四孝图长卷》 雅昌艺术网 图

压岁钱的来历,众说纷纭,民俗专家说来自洗儿钱。

古代,婴儿出生后三日要洗身,谓之“洗三”。这种风俗起源于何时,不得而知,但在唐代已经盛行。《资治通鉴》卷二一六记载:

“甲辰,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

这里说的是安禄山生日时,玄宗和杨贵妃赏给他很多东西。过了三天,又把安禄山召进宫中,杨贵妃用锦绣做成的大襁褓裹住他,让宫女用彩轿抬起。唐玄宗听见后宫传来欢声笑语,问在干什么,左右说是贵妃为儿子安禄山“洗三”。玄宗亲自去观看,大喜,赏贵妃洗儿金银钱,又重赏安禄山,尽兴而散。

洗儿钱是长辈为了庆贺小孩降生分赏的钱,宫廷里的“洗儿钱”用金银特制,不仅有喜庆之义,更有不菲的价值,众人因此争抢。唐代王建的《宫词》中有一首这样写道:

日高殿里有香烟,万岁声长动九天。

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

在宋代,洗儿钱的风俗更为盛行。不仅宫廷重视,民间也十分流行。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1002-1060),在他五十多岁时,夫人刁氏生了最小的儿子。据说儿子出生前一晚,诗人梦见道士送给他一个黄龟。孩子出生以后,梅尧臣就给他取了小名龟儿。好友欧阳修(1007-1072)得知后,送去一坛酒,作为“洗三”之用,随即去诗一首《洗儿歌》。

欧阳修诗中有句“深山猛虎夜生儿”,是指初生的儿子健如猛虎,不是真的指老虎诞子。接到好友的诗后,梅尧臣高兴之余不免感叹:“车马煌煌梅氏子,真的会这样吗?不一定。即便可能,我也已经垂垂老矣,看不到这一天了!”后来,他写了一首诗《依韵和答永叔洗儿歌》。

《报父母恩重经变》图轴 甘肃省博物馆 图

《报父母恩重经变》图轴(局部)

甘肃省博物馆藏有一幅敦煌藏经洞所出《报父母恩重经变》的绢画,大概是淳化二年(991年)的作品。绢画中左下方有一个独立的单元,画的是一位身着红衣的产妇在房内坐在褥上,旁边官人打扮的男子可能是她的丈夫。屋外一位红衣妇人手抱婴儿在盆中洗浴,一位婢女侍立在侧。边有一行小字“十月将满产后母子俱显洗浴时”。有专家将此独立单元命名为“洗儿图”,足见宋代洗三的风俗非常普遍。

宋以后,关于洗儿钱的诗文确实不多见,有人说洗儿钱逐渐被厌胜钱代替。厌胜钱不是通用的货币,而是一种工艺品。许多厌胜钱,铸有“长命富贵”“五子登科”“状元及第”之类的吉祥语,因此民间用于挂件或饰物佩戴在小孩身上,作为辟邪驱魔的护身符、祈求平安的吉祥物。如前所述,洗儿钱主要是孩子出生三日后,大人分颁给邻里亲友的,小孩本人没有分享到。但成长中的孩子更想要零钱,对这些小玩意也更为稀罕。

当然,什么时候给小孩也是有讲究的。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莫过春节,没有什么比大年三十给孩子厌胜钱更有纪念意义。除夕夜是旧年与新年的交替,过了子时人就长了一岁,大人要给孩子一些东西以保护其平安度过年年岁岁,谓之“压岁”。可以“压岁”的东西很多,有的把橘子在临近子夜时放小孩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有的用厌胜钱送给小孩,这种钱就成了“压岁钱”。

其实厌胜钱很早就有,最初可能是一种法器,因此币面有日、月、星、龟蛇等图案。厌胜二字取“厌伏其人,咒诅取胜”之意,古代厌、压相通,因此又叫做压胜钱。唐宋时期,纹样就变成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人物故事,寓意吉祥、太平。正因为厌生钱有这样的寓意,大人用它们作为压岁钱,或者给新生儿作为“洗三”之用,都是完全可能的。比如唐玄宗“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也非当时流通的开元钱,而是专门铸造的金银钱。洗儿钱在唐宋时期最为流行,此前、此后均较少见于记载。在洗儿钱流行的宋代,压岁钱就已经有了。有诗为证,北宋诗人王松的《除夕书怀》就写到了压岁钱:

酒脯今宵列绮筵,祭诗醉灶不遑眠。

亲朋索写宜春帖,儿女争求压岁钱。

痛饮每贻邻里笑,浪吟偏惹姓名传。

回头顿觉前非悟,明日吾生又一年!

王松是金陵(今南京)人,生活在宋哲宗时期。上述《除夕书怀》是笔者所见有关压岁钱最早的一首诗。

元代学者吴当(1297-1361),抚州崇仁人(今属江西)。他也有一首诗《除夕有感(其二)》:

华盖芙蓉翠倚天,高堂綵服忆长年。

家人共守迎春酒,童稚争分压岁钱。

香雾煖浮金鸭动,蜡虹晴隔绛纱然。

鹤书一去无消息,白发沧江对雪眠。

也就是说,除夕夜给孩子们发压岁钱的习俗在宋元已经有了。根据前面诗文可知,宋代也流行洗儿钱,厌胜钱更不用说了。这说明,至少在宋代,洗儿钱、厌胜钱和压岁钱,三种钱同时并存,因此很难说“压岁钱来自洗儿钱”。这些钱使用的场景不同,但都与小孩有关,其主体功能也基本一致,即除了喜庆外,更重要的是为小孩避邪驱魔、祈求平安。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再到终老,一生中会遇上许多“坎”。而“坎”从字面上解释,即低陷不平的地方,因水就下的属性,就会填平“坎”。《易经》中有“坎卦”,代表水。钱具有流水一样的性质,古人将钱有时称为“泉”,因此钱本身就有一种“平安符”的作用。

2014年8月13日,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钱币展厅展品。长命富贵吉语钱。时代:清(公元1616年—1912年)。清代流行的一种厌胜钱,民间俗称花钱,起源于西汉,并非流通货币,人们常把它挂成帽子、腰带上,以起到驱邪、保平安的作用。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明清时,压胜钱最为盛行。不仅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用途也更为广泛,包括馈赠、玩赏、撒帐、博戏等。也是在明清时,压岁钱流行于大江南北。然而厌胜钱尽管常见,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并不易得。大年三十,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给孩子发压岁钱,普通人家就用铜钱代替厌胜钱。对于找不到厌胜钱的人家,选用一些大钱、新钱,或者品相好的铜钱给孩子,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如同我们小时候,大人发几百元的压岁钱不可能,但崭新的角分纸币还是容易换到的。

综上可知,古代铜钱本身就是“平安符”,而洗儿钱、厌胜钱和压岁钱,除了喜庆以外,也有辟邪护身的作用,只是应用于不同场景。这三种钱在宋代同时并存,很难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演化关系。因此,民俗学家说的压岁钱源于洗儿钱,不一定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