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毯先生》的“勇气”,已经被全国观众看到了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01、

今年的春节档让所有人惊掉了下巴。

在春节到来前,它被称为“史上最弱春节档”。

整个档期没有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大片,每部电影都有一定的硬伤。

贾玲的《热辣滚烫》是一部翻拍片;

韩寒的《飞驰人生2》和张艺谋的《第二十条》都是两三个月拍好的速成电影;

临时定档的《我们一起摇太阳》,讲的是重症病人的故事,不适合过年观看;

《熊出没》倒一如既往地稳定,但是另一个赛道上的。

数来数去,只剩《红毯先生》了。

本片是宁浩继《疯狂的外星人》后四年磨一剑的作品;

本片是宁浩出道以后首次和刘德华合作的电影;

本片去年参加过多伦多电影节和平遥国际电影展,口碑不俗。

因此,皮哥曾预言《红毯先生》 会是春节档的头号种子。

等春节真正到来时,我们却迎来了一个“史上最反转的春节档”。

贾玲的《热辣滚烫》最初不被看好,但它豆瓣开分7.8分,目前涨到了8.0分,最终票房很可能超过40亿;

韩寒的《飞驰人生2》不被看好,但它豆瓣开分8.2分,目前稳定在了7.9分。

百分百的含腾量,韩寒式的热血故事,让韩寒在《四海》折戟后重新获得市场认可,本片最终票房很可能突破30亿。

张艺谋的《第二十条》不被看好,但它豆瓣开分8.0分,目前稳定在了7.8分。

老谋子阅尽千帆,回归都市烟火气,拍出了一部笑中带泪的电影,最终票房很可能接近20亿。

韩延的《我们一起摇太阳》不被看好,但它豆瓣评分7.9分,延续了他《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的水准。

这些影片的集体爆发,让春节档一下子进入了评分8.0时代。

02、

一片大好形势下,最具冠军相的《红毯先生》却遭遇了滑铁卢。

票房血扑。

上映前,各大平台对它的票房预期只有8亿左右,已经让人感觉不妙。

现实更加残酷。

大年初一,这个数字跌到了2.87亿;

初二,跌到了1亿+,初三,直接跌破1亿。

目前它的票房8000多万,被《我们一起摇太阳》反超,最终票房或定格在9000万,春节档倒数第一。

口碑垫底。

影片豆瓣开分7.0分,很快跌到了6.8分。

乍一看还是个不错的分数,但和其他8分电影一比,实在不够看了。

票房口碑双扑,影响有多大?

根据片方公布的财报来看,宁浩的导演费2400万,刘德华的片酬高达6200万,制作成本高达2.6亿。

本片最初定档去年10月27日,后改档到11月17日,最终进入春节档,多次改档是露怯的表现,前两次的营销费用打了水漂,春节档额营销又是1亿起步。

这样看《红毯先生》总成本超过了4亿,票房要卖到10亿以上才能回本,现在这个成绩真是扑到姥姥家了。

想当年,宁浩用300万的成本拍了《疯狂的石头》,卖了2500万的票房。

没想到18年后,来了一次大反转,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亏钱事儿小,砸了招牌事儿才是关键。

电影圈非常残酷,普通导演只有一次机会,一部电影拍砸了,资本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了。

强如张艺谋、冯小刚,也是拍一部商业片赚钱了,才敢奖励自己一部文艺片,是戴着镣铐跳舞的。

宁浩之前已经在《疯狂的外星人》上小扑过一次了,这次来了次大扑,两次机会用完,谁还敢投资他?

在最近的路演中,宁浩已经把情绪写在脸上了。

他双手插兜,全程黑脸,合影中憋成了包公,就差当众哭出来了。

03、

胜败乃兵家常事。

《红毯先生》失败不稀奇,但惨败到这个份儿上,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宁浩+刘德华,这可是两张王炸啊!

宁浩,是冯小刚之后中国最好的喜剧导演,陈思诚之前中国最赚钱的商业片导演,一己之力开创了多线叙事的疯狂系列。

拍过的影片既有《心花路放》这样的爆款,也有《无人区》这样的口碑之作。

4年前,他和沈腾、黄渤组成三巨头,拍摄了《疯狂的外星人》,尽管口碑不尽如人意,但票房也有22亿。

这些年,他没闲着。

他的坏猴子公司一直在帮助年轻导演,他作为监制参与制作了《我不是药神》《受益人》《刺杀·小说家》《奇迹·笨小孩》《孤注一掷》等卖座电影。

他比一般导演更懂得如何拍出商业爆款。

刘德华是他的恩人,当年资助他拍摄《疯狂的石头》一战成名。

后来拍摄《无人区》时,他为刘德华量身定制了角色,结果档期冲突,刘德华没来,徐峥捡了漏,影迷一直希望看到二人合作。

这次的《红毯先生》,是两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合作。

宁浩在片中就扮演自己,戏份很多,可见他是铆足了劲儿要拍一部好电影。

刘德华,更不必说,娱乐圈的常青树,大家心中的天皇巨星。

皮哥之前总结过一个“刘德华定律”,凡是刘德华出演的商业片,正常情况下都有5亿的基本盘。

过去几年,这个定律几乎得到一一验证。

《追龙》5.77亿,《扫毒2》13.12亿,《拆弹专家2》13.14亿,《人潮汹涌》7.62亿,《莫斯科行动》6.64亿,《流浪地球2》40.29亿,《金手指》7.73亿。

《潜行》与《金手指》撞了档期,且整个大盘非常冷,但票房也接近4亿。

找刘德华拍电影,也许不会大赚,但一定不会赔钱,特别是人人艳羡的春节档。

春节档不同于其他档期,不是谁都有资格挤进来的。

今年春节档,谢苗主演的《目中无人2》原本也定档了,结果临近上映前知难而退,改成走网络院线了。

《红毯先生》能挤进档期,证明它已经有足够的资本和自信。

春节档的蛋糕一般是这么分的:两部爆款电影+一部一般的作品+一部熊出没+几部炮灰。

哪怕是炮灰,只要质量过硬,电影破个亿也是轻轻松松。

3年前,刘德华的《人潮汹涌》首日排片只有8.5%,最终也拿下了7.63亿票房。

3年后,《红毯先生》首日排片刚好也是8.5,5亿保底不是难事儿吧。

可为啥这么多利好因素叠加,电影还是血扑呢?

04、

还是要回归到电影本身。

皮哥第一时间看了《红毯先生》,尽管排片不多,但我去的那场上座率还不错。

观众中有很多中老年面孔,证明了刘德华的国民度。

影片一开始,梁家辉、王晶、林熙蕾客串,刘德华在片中调侃成龙,笑点老套,但胜在气氛轻松,观众席还是能零星笑出几声的。

但是半个小时之后,剧情急转直下,踏上了荒诞的不归路,整个影厅直接被尬住了。

接下来100多分钟里,电影几乎没有一个笑点。

剧情很多人又看不懂,大过年的本来是找乐子的,结果花了钱在座位上枯坐2小时,堪比坐牢。

中途有人受不了提前离场,我身后的一位大妈直接睡着了,影片结束,身旁的一对情侣长舒一口气:“终于结束了。”

很显然,这是一次堪称灾难的观影体验。

但观影体验不好,不等于电影就是烂片。

《红毯先生》算是宁浩开创的一种新式喜剧,用它的宣传语说就是“高雅喜剧,会心一笑。”

无论它的叙事还是构图,都充满了讽刺和隐喻,在整个华语电影里都算独树一帜。

它真正的问题在于“挂羊头卖狗肉”。

它本质上是一部艺术片,只不过套了一个商业片的外壳。

片方宣传时是按商业片宣传的,观众也抱着图一乐的心态去看的。

结果被被强行摁着头欣赏了一出“高雅喜剧”,心里难免膈应。

有人会反驳,《红毯先生》投资高达2.6亿,这是哪门子的文艺片?

这就涉及到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区别了。

商业片本质上就是在刻意讨好观众,主打一个皮薄馅大,你几乎不用思考,就能get到影片所有的主题和金句。

春节档里的《飞驰人生2》《热辣滚烫》《第二十条》全都是这种类型。

但文艺片的本质在反映现实世界,主打一个纠结拧巴,它不会刻意讨好你,甚至会冒犯你,因为真实的世界并不可爱。

《红毯先生》刚好符合第二个标准,就是一部标准的文艺片。

05、

这部电影究竟讲了什么?

表面看,是曝光了娱乐圈的各种内幕。

刘德华和成龙争番位;

刘德华在颁奖礼上遭遇尴尬点名;

贾樟柯拍农民参加电影节;

刘德华拍戏坠马受伤;

刘德华隐婚隐育;

汽车厂商还没造车就卖概念;

明星立人设然后人设崩塌;

拍戏说数字台词使用替身;

丑闻爆发的危机公关等等。

当然,这些八卦不是流水账式的陈列,而是用各种电影手法融进了剧情里。

比如刘德华一开始从睡眠仓出来,暗示他身为巨星已经脱离了真实生活太久了;

比如刘德华和林熙蕾饰演的夫妻分手,宁浩用一棵砍倒的树和一棵倾斜的树来隐喻夫妻关系破裂,典型的奉俊昊风格;

比如某著名导演喜欢拍猪,宁浩在影片里也找来一只猪隐喻主角的尴尬处境。

当然,有隐喻不代表就是好看,有门槛不等于高级。

影片呈现的所谓内幕,都是陈年烂谷子的事情了,多数观众并不感兴趣,这也不是影片重点。

宁浩真正想表达的,在影片中已经直接告诉了观众——“沟通”。

人人皆孤岛,他人即地狱。

这是《红毯先生》的内核,带有很强烈的悲观色彩,和春节热闹的气氛是相悖的。

宁浩偏要拿着放大镜,把人类沟通过程中不可调和的矛盾,用一种影像化的方式呈现给你看。

刘德华饰演的角色名叫刘伟驰,是刘德华、梁朝伟和周星驰的组合体,代表的是在娱乐圈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人。

但光环之下,他依旧活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和经纪人、和妻子、和投资人,和导演,与观众,甚至和自己,都会陷入到鸡同鸭讲的困境之中。

影片有一处绝妙的隐喻,刘伟驰养了一头猪,美其名曰体验生活,这头猪在摩天大楼里乱窜,和周围环境十分违和。

刘伟驰本意是体验生活,实则背道而驰,摩天大楼里的猪,早已不是猪圈里的那只猪了。

人和人的沟通又何尝不是如此,你说东我说西,看似聊得不亦乐乎,实则是自说自话。

本片的主题,像极了锡兰导演的《冬眠》,在那部影片里,锡兰用3个多小时让主角和周围人不停地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人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别人。

《红毯先生》的最后,刘伟驰饲养的猪坠楼身亡。

他深受启发,多次尝试后稳稳站在了平衡车上,代表了他完成了自我的和解,这算是一个相对光明的结局。

总之,《红毯先生》绝对是宁浩刘德华拿出的一部诚意之作。

他们知道如何拍出市场喜欢的电影,但却反其道而行之,用巨大的勇气拍了一部不叫座甚至都不叫好的电影。

但他们已走上了,电影人创作的另一条大路。

这样的片子放在春节档里是个巨大的错误,但是若干年后,它的超前性也许会被以后的观众给重新发掘出来。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