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元宵节这天你去超市买了一袋汤圆,在家吃着汤圆唱着歌,突然瞥见汤圆包装袋上这样一行醒目大字,你还敢不敢继续吃呢?
“警告:癌症及生殖系统损害”
什么意思?这个汤圆食用后有致癌和对生殖系统产生损害的风险?
“汤圆惊魂”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起事件发生在元宵节当天的美国,对于海外华人来说,元宵节吃汤圆是思乡与团圆的象征。然而这位华人女子在超市购买的中国产的思念牌汤圆包装上竟然印有“癌症及生殖系统损害”的惊人警告。这让她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份来自家乡的美味难道隐藏着危险?
视频上传网络,迅速引发网友们的热议有人愤懑的表示这是在区别对待,有危害的食品为什么国内的包装袋上不标注?
还有躺枪的网友表示刚买了包一模一样的思念大黄米,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啊?
又有网友专业的解释出主要还是因为里边使用了反式脂肪酸,也就是植物黄油,欧美那边是禁止使用的,要求明确标出来才能售卖。
最后有知情的有关人士说明了美国很多食品包装上都有这个醒目的警告标识,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严重。
深层调查:原来如此!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这些警告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产品或产地的,而是欧美特定地区的法规要求。特别是在美国加州那个“65提案”下,所有企业都要明确标注可能含有致癌、导致出生缺陷等化学物质的产品,让消费者心里有个底儿。
事实上,类似的警告标签并非孤例,从沙丁鱼罐头到本土生产的可乐、风靡全球的星巴克咖啡等日常消费品,很多商品上都可能出现类似的警告。
因此,消费者在超市商品的包装上或者店内的告示栏、餐桌上都经常会看到这种警告标签。
保持理性态度,适应法规差异面对这些标签,我们不必恐慌。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为了遵守这些规定,许多商品都会附上各种警告标签,这些标签并不代表产品本身有问题,而是企业为了遵守法律、保护消费者权益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
因此,当我们在全球化购物中遇到这些警告标签时,不必过度惊慌。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们,仔细阅读标签内容,了解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