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四川雅安宝兴县一野生大熊猫在河中溺亡,引发关注。在视频中,有只大熊猫头朝下漂浮在水面一动不动,已经死亡。
4月12日上午,有媒体从宝兴县官方人士处获悉,溺亡大熊猫已被找到,溺亡地位于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兴部分的一个水库边上。目前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专家正在对熊猫尸体进行检查,“熊猫身体表面无明显外伤。”
另据报道,宝兴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股股长郑从军称,未在熊猫身上发现外伤,初查大熊猫系溺亡,排除人为因素。至于熊猫溺亡前有没有生病,还需要进行尸检。
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出现大熊猫溺亡的事件。
2014年6月27日,四川卧龙耿达水电站闸口附近,一只6、7岁的雌性大熊猫被发现溺亡。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介绍,野生大熊猫死亡与卧龙连日暴雨有关,应该是其下山饮水时,不小心摔伤头部后被山洪冲下河中,导致溺亡。
2018年7月3日,四川成都大邑县发现一只死亡的熊猫崽,成都林业部门证实称,这只雌性大熊猫疑似因2日暴雨导致的山洪而溺亡,被发现时,胃里还有没来得及完全消化的妈妈的奶水。
面对再次发生的大熊猫溺亡事件,很多人不禁要问,大熊猫到底会不会游泳?这次发生溺亡,又会是什么样的原因?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副教授、上海生态学会理事郭光普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熊猫的游泳纪录不多,发生溺亡的情况也比较少。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曾发文科普:大熊猫生活在高山地区,周边只有小溪、小河,几乎不用游泳就能顺利通过,所以很少有人拍到大熊猫游泳的画面,但其实大熊猫也会游泳。如果身上沾了水或者过河涉水之后,也会像其他动物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但在水深的地方,大熊猫也会有溺水的危险。
图源: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郭光普表示,一般来说,成年大熊猫是善于游泳的,但幼年熊猫却未必如此。另外,如果河水湍急或者从高处跌落,大熊猫也可能会失去行动能力,从而带来溺亡的风险。
“具体死亡的原因,可能还要等待进一步的尸检。”郭光普认为,溺亡的大熊猫看起来像是幼年熊猫,有可能在觅食过程中受到了其他猎物的惊吓,或者暂时和成年大熊猫妈妈的距离较远,导致其他猎物的追击等等,其中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了溺亡的发生。
也有一些网友提问,既然大熊猫在野外会发生诸如溺亡等意外事件,是不是应该全都圈养起来?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冉江洪认为,保护动物并不是仅仅保护这个物种,更多的是保证它们与自然界共生、持续进化,并在自然场合中发挥作用,拥有一席之地。
冉江洪表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大熊猫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重大,但这并不代表圈养是它们最好的归宿,自然有其规律,出生和死亡都是正常的,应以平常心看待。
1月25日,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道,我国大熊猫栖息地受保护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至258万公顷,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已增至近1900只,实现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面积和野外种群数量“双增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由“濒危”调整为“易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