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有媒体报道了“多地高校成立家委会”的消息,引发关注。家委会,是用来协助学校管理、督促学生的家长组织。过往,人们只听说过中小学生有家委会,但如今,连江苏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这样的高校都开始成立家委会,就实在让人有些吃惊了。与之配套的现象,还有今年4月初引起讨论的“浙江大学期末寄成绩单给家长”。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前两周的热搜“多地高校禁止学生挂床帘”。这几件事有什么共同点?本质上,这都是把大学生当中学生看,把成年人当未成年人看。对于当代大学生教育来说,这绝不是什么好的信号。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做法遭到了大学生们的普遍反对。拿“禁止大学生挂床帘”来说,许多大学生都提出了很有力的回击。比如,一位叫“左途同学”的腾讯新闻网友,针对某辅导员声称床帘是“隐形墙”、挡住了人际交往的说法,反驳道——“社会是在发展的,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清净,你凭啥认为你的就对,别人的就不对呢?
你去看看有多少发明创新是那些喜欢独处的人创造出来的?学会尊重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少在这好为人师了!”
大学生们反对禁止挂床帘的理由,首先就是这种隐私意识。大学生宿舍矛盾的重要诱因之一,就是互相之间的隐私问题没有处理好。而当代大学生,恰恰普遍从小时候开始,就有了比上一代人要更为强烈的隐私意识。既然大学宿舍原本不存在隐私空间,那就自己创造隐私空间,于是才有了日趋普遍的床帘现象。
其次,是权利意识。一个高赞的网友观点是,床帘争议的重点,“就不是挂这个帘子有没有用,而是为什么学校这种事都要管!是不是管的有点宽了?”在当代大学生看来,挂不挂床帘,完全属于自己的事情,既不妨碍他人,也跟学校管理者没什么关系。他们也越来越反感学校“事事都要管”“什么都要管”的管理风格。
“隐私意识”与“权利意识”,也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在经历了一切以考试为核心、个人的喜好被压抑的十几年后,这些已满18岁的新晋成年人,想过上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无法容忍,连2平米大小的床铺如何布置,都不能自己说了算。
是的,在大学宿舍里挂床帘,的确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据报道,多所大学不允许学生在宿舍安装床帘,主要出于两点的考虑:第一有消防隐患;第二隔绝人际交往。另外也有健康隐患——据说,曾有挂床帘的大学生急病发作,失去意识了室友也没有发现。
不能说这些是虚假的问题,但问题不一定有那么大,也不一定无法解决。正如许多人质疑的那样,床单、被子也都是易燃物,难道为了消防安全要让学生睡铁板吗?如果理由是消防原因,那学校就应该拿出拿出专业的意见和数据,来说服大家为什么必须禁止床帘,以及告诉大家,为什么只做好电器和吸烟管理还不足以起作用。同样,辅导员们也应该解释,要增进室友们之间的交流,是不是只能禁止挂床帘,而不能采取其他鼓励交流的措施,让学生们既能维持交流,又可以保留隐私空间?至于在床帘里学生突发急病,室友无法发现这种极端情况,如果非常罕见的话,那也不能因噎废食,就跟不能因为存在车祸就禁绝汽车是一个道理。
事实上,大学生是能够意识到挂床帘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的。2013年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上,就刊登过一篇《高等院校大学生“床帘现象”调查与分析》,呈现了当时大学生对床帘的看法。这项针对近三百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1.6%的大学生认为该现象会影响室友间关系,44.1%的大学生认为挂床帘具有特殊意味(如自我保护、彼此间不坦诚、性格障碍、人际关系有问题等等)。
但重点在于,即便有这些负面因素,且只有27.2%的人挂床帘的情况下,高达94.3%的大学生都不反对挂床帘,仅有5.7%的人表达了反对。这说明,十年前的中国大学生已经普遍意识到,尊重彼此对隐私的需求,尊重彼此间的自主选择,是一种常识。
所以,哪怕挂床帘引发的问题难以解决,也不应该武断地、一刀切式地禁止挂床帘,这对大学生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主意识,是一种严重损害,乃至羞辱。
同样,哪怕我们承认高校家委会有其正面作用——开高校家委会风气之先的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表示对家委会的期待是“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落实大学生涯规划”。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类似大学向家长寄送成绩单这样的做法,也会损害、羞辱学生们步入成年人世界后的自主意识。
前不久,还有一个类似的事情——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因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电子设备而引发争议。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天定对此有一个很好的评论,“大学的高中化管理让大学生越来越像高中生”。是的,高校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生活能力像高中生,所以就用高中生的管理方式,那只会是“预言的自我实现”,大学生只会越来越像高中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这些已满18岁的大学生,视为能够为自己负起责任的成年人,哪怕他们在开始阶段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最终能实现更好的成长。
请大学把大学生当大学生看待,把成年人当成年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