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过去,周于英始终记得,因为交不起初二学费而被迫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傍晚,她独自在河边长堤流着泪走了许久。
辍学一年半后,1995年,周于英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帮隔壁邻居家的阿姨照顾刚刚出生八个月的宝宝,每个月赚80元。
对16岁的女孩来说,这不是一份简单的差事。周于英没有生育经验,也不知道该怎么照顾新生儿。抱小孩、哄睡觉、换尿布、准备一日三餐,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让人无法松懈的考验。
一个月后,邻居委婉地辞退了她。这位新手保姆失去了工作。
找不到新工作、又需要补贴家用的周于英只能再次来到亲戚家里,照顾瘫痪无法自理的长辈,以此换取每个月60元的劳务费用。
岁月如梭,少女时代的窘迫犹在心头,但周于英已走到人生的另一片天地。
今年45岁的她在深圳经营一家家政公司,拥有面积超过1800平的写字楼门店,年营收近千万元。贫困不再成为她的恐惧。
周于英
在周于英的公司,还有许多和她一样的女性,在家政行业发挥自己的能力,绽放出明亮动人的光彩。透过她的讲述,我们看见一位女性创业者的坚韧与勇气,也看见时代的大门如何向更多的女性敞开,牵引她们走向更独立、广阔的生活。
01 谋生的另一种可能
辍学后的两年,周于英偷偷哭过很多次。
这两年的大部分时间,她都住在亲戚家,照顾瘫痪的大爹(湖北方言,祖父的哥哥称为大爹)。
照顾老人是一件无比繁琐且费力的事。周于英每天需要提前起床,准备好早饭,喂老人一口一口吃下去,然后趁老人休息的时间,打扫卫生、洗衣服。常年卧床的老人脾气不算太好,饭菜做得慢了、不合口味、有亲戚上门探望时没有提前打扫好卫生,都可能招来责骂。
周于英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姑娘。不擅长做饭,她就提前半个小时起床研究怎么蒸好包子;卫生打扫得不够仔细,她就再多拖一次地;每一次挨骂,她只会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下一次必须得学会”。
要把家打理得干净整齐,非常消耗精力
长时间进行繁重家务劳动给周于英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伤。不到17岁,免疫力较差的她已经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弯腰、下蹲等姿势都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最严重的时候连下床都很困难。背后也长出一大片不明原因的疹子。
即便如此,她也依然忍着不适,一边喝药一边完成每天的照料与家务。因为每个月拿到手的60元,对她拮据的小家庭来说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那是九十年代末期,保姆对大多数的中国家庭来说依然是陌生和新鲜的存在。周于英自己也没有听说过这种职业,更没有想过此后几十年,自己的人生轨迹都将与之粘连。
直到老人过世,需要找到新去处的周于英才从其他亲戚口中听说,在大城市当保姆,照顾老人或者产妇是一种“正式的工作”,每个月到手的报酬也不低。
周于英明白,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能够选择的职业类型本就有限。而家政行业,恰巧可以发挥自己过去的经验,又与自己安静、细心的性格匹配,或许可以再试着往前走一走。
想到还在砖厂里打工的父母和尚且年幼的弟弟,周于英决定南下,发挥自己两年来积累的做家务、照顾人的能力。
一路从大巴车挤到绿皮火车,几经辗转,刚刚20岁的周于英来到了深圳。那时千禧年即将到来,整座城市日新月异,每一次出门,她都惊讶得发现:“正在盖的楼房又高了几层。”
周于英决心在这里扎根。
深圳龙岗
初来乍到,她听人谈起香港和深圳的一些人家很需要找保姆,一个月可以给到1200元的薪酬。经亲戚介绍,她找到了一份做月嫂的工作,照顾一对双胞胎和刚刚做完月子的高龄产妇。带小孩之余,周于英也会翻看主人家订阅的报纸和杂志,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
在一份当地报纸的夹缝里,周于英看见了一家家政培训公司的招生广告和联系方式。周于英鼓起勇气拨通了电话,也是那一天,她决定去接受培训,成为一名真正专业的月嫂。
来到培训班,周于英重新过上了学生时代的刻苦生活。白天上课、练习,晚上回到宿舍,拿着人偶娃娃反复模拟给新生儿洗澡、翻身等基础动作,悄悄记诵辅助儿歌。有一次,来例行查宿的老师发现周于英熄灯后还在拿着娃娃练习,忍不住跟她说:“能顺利通过考核就行啦,没必要每门课都奔着100分去。自己的身体也重要。”
但100分,是周于英对自己的期待与要求。经过了半个月的封闭式培训,在最终的资格考核中,周于英以所有科目满分的成绩顺利拿到了家政服务上岗资格证。
“决心要做的事情,必须要做好。”这样简单的信念贯穿了此后她的每一户上门服务。
02 借助东风,以种子的姿态生长
拿到从业证明后,周于英的职业道路顺畅了许多。
第一户上门服务的宝妈对她十分满意,将原本一个月的服务期延长到三个月,道别之际又把周于英推荐给另一位刚刚生产的朋友。
耐心、细致、勤劳、平和,这些从小养成的品质被周于英带到了每一户服务的家庭中。照顾好孩子、也照顾好刚完成生育的妈妈,对每位月嫂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新生儿会面临的问题复杂多变,不同的妈妈也都有各自的要求和习惯,但努力让每一位客户都满意,是周于英不变的坚持。
月嫂,是妈妈产后恢复和新生儿护理的超级好帮手
因为需要定时起来给婴儿喂奶、端尿,周于英的睡眠总是被切碎的。哪怕是身边的宝宝睡梦中的响动,她都会立刻苏醒并起身查看。白天,在必要的家务之余,她也会主动带着孩子玩耍,换着花样给产妇做月子餐。周末休息的时候,她会去图书馆,翻阅产后护理、新生儿养育等专业书籍,记下笔记,回去反复练习。遇上生产后情绪状态不好的新手妈妈,她也总会陪对方聊天,以自己同为女性与妈妈的经验和感悟,开导对方初为人母的不安与压力。
好评不断,主动邀请周于英上门服务的客户也越来越多。
在遍地都是机会的新世纪初,许多人怀揣着蓬勃的希望,开始探索创业的道路。不少客户也问过周于英:“你现在做得这么好,怎么没想到自己创业呢?”
创业,成了一颗埋在心里的种子,静候发芽的时刻。
现在的东瑶家政办公室环境
对出身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的女性来说,在深圳自己开公司,听起来更像是幻梦一场。营业执照怎么办、怎么选办公地点、第一批员工怎么招聘怎么管理······每一个环节,周于英都担心自己做不到、做不好。
此前积累的人脉在此时发挥了作用。一位同在深圳创业的老家姐姐对周于英的状况十分了解,她十分细致得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手把手教了她怎么办理执照、租赁办公室,以及建立之初如何让公司快速运转。
在另一位女性的带领和托举下,周于英创立了自己的家政公司。招聘的员工也都是之前做月嫂时认识的姐妹们,她想,要靠自己和姐妹们的双手,在深圳真正立足。
公司开业之初,几乎所有的客户都来自自己之前服务过的客户的推荐。每一次开单,周于英都会亲自带着家政阿姨上门,路上她会仔细地跟阿姨分享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叮嘱对方一定要让客户满意。
身份从服务者转向管理者之后,周于英很快遇到了瓶颈。过去熟人推荐的客源十分有限,但新的客源从何而来,周于英没有经验,也找不到突围的入口。她尝试着咨询了一些深圳本地的家政公司,寻求合作的机会,但都再无后文。
上游的客源不够稳定,下游服务人员的水平也难以确保其稳定。周于英招聘的月嫂很多都是自己过去的同行,但对其具体的职业技能、服务道德缺乏全面的考核,所以也会遇上雇主不满意、中途要求更换人员的情况。
单打独斗终究无法长久。这也是许多初级创业者共同面临的困境,原有的资源往往过分依赖创业者自身的人际关系,且难以持久运转,而开拓新的资源则需要面临来自市场的检视与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大公司、大平台更有优势。
这种优势体现在能够为员工提供规范的培训,确保其输出质量;同时大平台更具资源整合优势,可以更好地匹配市场需求与供给。对周于英这样的个体创业者来说,平台意味着桥梁,更意味着助推的东风。
03 “清华们”涌进家政行业
2010年,大学毕业的儿子决定辞职来到周于英的家政公司工作,原因也很简单,“不想看我妈一个人那么辛苦,给她当助手。”儿子的到来,给了这家小公司新的动力。
在儿子的记忆中,从童年起,妈妈就是远在电话另一端的声音。直到来到深圳,来到妈妈身边,儿子才对妈妈的辛苦有了切身的感知。每天周于英都是早出晚归,在办公室的时候也几乎没有空闲,她需要了解每一位阿姨和雇主的习惯偏好,不停地接打电话、对接客户等。
周于英很少和孩子抱怨创业的辛苦,只是从她时不时的腰酸背痛、身体不适中,儿子明白了妈妈身上的压力。
周于英的儿子王冬
为了让妈妈轻松一点,从商业合同的拟定模版,再到上下游渠道的对接,儿子每天跟着周于英学习,了解家政行业如何运转,也在这个过程中,儿子也意识到更好的发展前景只能在更大的平台中谋取。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对平台资源的利用和新分发平台的探索有更多的兴趣与认知。在儿子的鼓励下,2021年,周于英正式加盟58同城。
与58到家合作后,公司运营层面的改善显而易见。过去,周于英公司的客户来源主要是熟客转介绍以及扫楼、发传单等效率较低的方式。接入58到家后,无论是获客还是品牌介绍,都以数字化形式在平台上实现,整个流程更加简洁与高效。
东瑶家政接入58到家,公司运营大幅改善
另一个显著的改善来源于劳动者的招募与改善。如何确保阿姨的质量过关、确保雇主满意,是周于英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而接入58到家后,所有入职的劳动者都需要一系列基础的背景调查与职业培训,
确保其劳动质量后才能进入接单服务阶段。
供给端更可靠,需求端更开阔,这两大关键问题解决后,其服务流程的每一环节都被纳入更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中。
周于英的公司里,引进了一种新的职业角色——家政服务经纪人。简单来讲,家政服务经纪人所承担的职业功能,是成为雇主与服务者之间的桥梁,提高服务匹配的精准度与满意度。
王冬正在指导家政服务经纪人们工作
据家务经纪人林家燕分享,在每一次的家政服务中,经纪人需要的做的就是在前期充分了解雇主的需求与偏好、并选择与之匹配程度较高的阿姨候选人,其次安排面试,确保阿姨的服务素质。在家政服务过程中,她也需要定期回访;服务接受后,她会和雇主以及阿姨一起,共同复盘本次合作,并找到需要注意和可以提升的部分。
无论是家政服务经纪人,还是所有在职的阿姨,都会被纳入58到家定期的培训考核机制,确保其服务的专业与科学。
在数字化平台的助力之下,家政行业的面貌正在改变。
一大变化是家政行业正在经历从粗放到细分的行业变迁。以58到家平台所整合的行业资源为例,除了传统的住家保姆、月嫂等分类,还有许多新兴的精细分支,提供诸如养老照料、科学育儿、儿童成长陪伴、家庭早教、健康管理等服务。
东瑶家政公司内的品牌宣传栏
另一大变化是年轻人越来越多,尤其是许多高学历的年轻人也愿意了解、走进家政行业。在周于英的家政服务公司,有不少95后甚至是00后的服务者。在培训主管林小华的记忆里,她印象最深刻的年轻人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女孩,对方表示看好家政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想要在这一行业深入发展。
正如周于英的儿子所说,过去这些年,他最大的感悟就是看见了“家政行业的另一种可能性”。家政行业,不再只是收容中年女性的劳动力市场,而是面向全社会不同家庭、人群提供对应服务的现代产业。
在这里,照顾他人不再只是女性的家庭义务,而是成为切实的劳动换取报酬与尊严的途径。周于英公司里的金牌月嫂说,“我本来就是个特别喜欢小朋友的人。每次看着小宝宝一天天长大,看着宝宝对你笑、跟你玩,那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而且在做月嫂的这几年,我也确实赚到了钱,所以我很知足。”
周于英在指导月嫂们培训
决定让公司转型的时候,周于英说她的一大动力是不想让儿子觉得这是一个只有文化水平低的、中年阿姨的行业,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很自信、很有底气得告诉别人,我不仅是在帮妈妈做事,更是在探索和发展一个自己认可的事业。
如今三年过去,周于英的东瑶家政公司又开了一家新的门店,经手的客户与阿姨也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看着办公室里忙碌的上百人,她想,无论是作为一名家政阿姨、作为母亲,还是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的负责人,自己都走在了正确且光明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