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比荔枝涨价更疯狂的,竟然是它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想买巧克力送朋友,进店先被巧克力的价格打击了。

广州一家以巧克力为卖点的咖啡店贴出告示,表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原料价格疯涨),5月1日起巧克力价格将进行调整”。

同样离不开巧克力的,还有西式烘焙甜品。4月下旬,厦门一家烘焙甜点店以“巧克力告急”为标题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店内含巧克力成分的产品将重新调整生产规划和价格。

△厦门甜点店发布调价公告。评论区不少同行也表示:“最近的巧克力‘有毒’,涨得太离谱了”。(图/网络截图)

其公告上解释的调价原因为——“受气候变化与病害影响,全球可可豆产能严重短缺”。上海一烘焙原料供应商透露,其代理的可可百利巧克力价格今年内上涨近三成。

可可是巧克力生产环节中最重要的原料。从20世纪80年代到2023年初,可可的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吨2500美元。但过去一年来可可的价格狂飙,今年4月达到创纪录的每吨12538美元,是47年前历史高位的两倍

△过去一年里可可的国际价格走势。(图/Trading Economics)

为什么巧克力突然就紧缺了?

气候变化也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情,为什么最近对可可的影响如此大?供应短缺的话,多种点可可树能缓解这“危机”吗?

可可的娇气,碰上极端的天气

可可果中的可可豆会在种植地经过发酵、烘干后制成成品,再经销至巧克力加工厂,然后去到产业链下游的巧克力厂商处,制成可可粉、巧克力等食品工业产品。

节节高的可可价格,直叫下游企业采购手抖。新华社转引路透社报道称,受可可减产的影响,西非一些可可加工企业因采购价太高或者采购量不足,而无法正常运转。

这波可可供应危机,就连雀巢、玛氏、好时这样的国际大牌也顶不住压力。有的为了保持价格不变,悄悄缩减了产品尺寸;有的一闭眼一跺脚,直接把价格提上去;有的动起了改变成分的脑筋,往糖果里添加焦糖、坚果和水果,只求减少一点可可的用量。

△澳大利亚网友发现一款知名巧克力价格不变,但缩水了60克。(图/3AW)

温差不能太大,湿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直接照到太阳,更不能在险峻的高山上……这些要求听着像不像豌豆公主的居所?但这只是可可树生长所需的部分环境条件。

目前可可树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度之间,大规模产区更是集中在少数国家里。国际可可组织统计,全球可可豆产量的近六成,来自加纳科特迪瓦这两个西非国家。这意味着平均每10颗可可豆,有6颗产自西非。

可可树对环境气候异常敏感,偏不巧近年的天气总不似预期。过去半年里,西非天气主打一个“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紧随极端降水而来的,还有极端高温。

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23年12月加纳和科特迪瓦遭遇特大暴雨,当地的可可农场被洪水淹没。到今年2月,西非地区严重干旱,气温一度飙升至40℃以上。本盼着雨季来解渴,然而4月初西非再度遭遇连续的极端高温。

△树上的可可豆荚。(图/视觉中国)

干旱的天气会加剧非洲农业的“魔鬼干热风”,压制可可的生长。切换到雨季的潮湿高温,又会引发各种可可病害

由强降水引起的潮湿,容易加剧黑荚病的暴发。这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可能毁掉一整年可可收成的植物病害。极端降水后的极端高温,让另一个更让人头秃的病害——肿芽病接踵而至。一旦染上肿芽病,可可树首年产量可能会暴跌1/4,次年再降至1/2。

过去近100年来,加纳种植户想尽各种办法消灭肿芽病,但都无功而返。目前为数不多的应对办法之一就是砍树,把明显染病的可可树和相邻的树木都砍掉。加纳可可委员会统计显示,肿芽病近年来导致超过50万亩可可田消失。

△可可豆荚里的种子,经过干燥发酵制成可可豆。可可种植非常耗时,一般种植4至5年开始结果。(图/视觉中国)

极端天气加病害,扼住了可可产量的咽喉。

国际可可协会预测,今年全球可可产量将在445万吨左右,比上一产季减少10.9%。算上2024年,科特迪瓦和加纳已连续三年收成不佳,市场供应缺口将扩大5倍。这一缺口的增长,意味着全球可可市场的供应压力正在持续加剧,市场供需关系日益紧张。

可可很贵,种可可的人很穷

可可是加纳支柱产业,约占该国出口收入的30%,同时为约80万加纳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虽然现在可可豆价格飙升,但可可农却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那样,赚得盆满钵满。

事实上,加纳的可可农想要从涨价中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邻国科特迪瓦的农民,可以选择将可可豆卖给合作社,或私人采购商。但在加纳,农民只能将豆子出售给可可委员会,再经由委员会在全球市场上进行交易。加纳可可委员会认为,这项政策能确保未来的可可供应,应对价格波动风险,同时稳定市场。

每年可可产季前夕,加纳可可委员会都会制定出一个固定的收购价。由于产量不佳,今年的可可收购价提高了60%,增加至33120加纳塞地(约合人民币16882元),但仍与国际上每吨六七万元人民币的可可价格差距巨大。

△可可是2024年全球最畅销的商品。(图/视觉中国)

更糟糕的是,统一收购价的上涨,往往赶不上产量的下跌。

一位年过六旬的加纳农民向媒体讲道,可可丰收的年头,他们家每人能收获10袋可可豆,但今年恐怕连每人三袋都不一定凑得出来。按照今年的收购价,一袋净重64公斤的可可豆,售价约为人民币1055元。

国家统一收购的机制却使加纳农民失去了定价权,也无法从全球可可价格上涨中受益。为了卖个好价钱,部分加纳农民宁可把可可豆送到外国市场上售卖。

即使如此,无论国际市场价格如何上涨,大部分加纳农民的每日收入仍不到1.25美元,远低于联合国每天2.1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

电影《阿甘正传》里,主角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的滋味”。对于种植巧克力原料的农民来说,他们不可能知道下一颗巧克力的滋味,因为终其一生都买不起。

为了生存,可可农越种越穷,越穷又越种。每当遭遇可可病害,这些农民穷得连杀菌剂的钱都掏不出来,更不用说有多余的钱来恢复肥力降低的田地,或者有计划地更替老化的可可树。

△种可可的人,吃不起巧克力。(图/视觉中国)

在加纳,只要能有比种可可更好的谋生方式,农民们很容易就妥协。比如,非法金矿开采就正在大量占用可可田,大型挖掘机将农田翻个底朝天。

原本滋养可可树的沃土,变成了贫瘠荒地,到处遍布汞污染的红土和危险的深坑。加纳可可理事会统计,过去5年来,当地约有2%可可种植地块被非法采矿强占或破坏。

这非法采矿看似暴力,实际上得到部分可可农的默许。据法新社报道,加纳东部的一个可可种植户把自己的两块地卖给非法采矿者,以换取每月500美元的收入。这可是她种可可赚不来的高收入。

被挖掘机翻过的土地,以后还能恢复吗?

连年歉收影响下,许多可可农恐怕也顾及不了太多了。

救救雨林,以延续这美味

赤道两侧,可可供应量受到气候变化、采收制度和非法产业等因素的多重制约。与此同时,可可需求量在欧洲工业革命过后就不断攀升。

人们不曾想到,几千年前一颗热带植物衍生出的果实,竟然占据了现代人甜品食谱的半壁江山。无论是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还是提拉米苏、巧克力咖啡,人们对甜食的喜爱让巧克力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即使戒糖之风骤起,高可可含量的黑巧又以抗氧化、抗emo的健康姿态,重新赢得年轻人的欢心。然而,我们对巧克力的爱,不仅影响西非的可可种植业,而且给全球环境造成负担。

大部分植物性食物都是低碳之选,每公斤粮食的碳排放在0.3至4公斤之间,而巧克力则是植物里的“高碳排异类”。

△巧克力是植物性食物的“碳排之王”。(图/Our World in Data)

根据数据网站Our World in Data显示,巧克力的碳排放量在各种食品中高居第5,仅次于牛肉、羊肉、奶酪和乳牛。每公斤的巧克力产生高达19公斤的温室气体,其高碳排放的原因与传统的可可种植方式有关。

无论是西非加纳,还是南美巴西,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被砍伐,肥沃的土地上开垦出数座可可园。

据英国《卫报》的报道,科特迪瓦曾有多达1/4的土地被热带雨林所覆盖,如今的森林面积却锐减至不到4%,就像奶牛身上的斑点,零星分布。森林减少,对全球变暖产生正反馈,间接地增加极端天气的发生,形成可可树种植的恶性循环。

科学家不断寻找挽救热带雨林,同时维持当地农民生计的办法。他们观察到,在其他树木树荫的庇护下,可可树的长势反而更好。因为热带雨林的树木一般长得比可可树高,森林浓密的树荫能为可可树创造更佳条件。想要可可长得好,没必要把森林都给砍掉。

△加纳鼹鼠国家公园。毁掉森林会同时毁掉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图/图虫创意)

自从有可靠的统计数据以来,欧洲一直主导着巧克力的生产、消费和出口。要想扭转可可种植毁坏森林的局面,单靠种植可可的国家是远远不够的。

2022年底,欧盟通过全球第一个“零森林砍伐供应链”立法协议。协议生效后,巧克力厂商必须证明供应链未砍伐森林,否则相关商品将不准进入欧盟市场,并且面临在欧盟市场营业额4%的罚款。

身为加纳气候变化谈判者,阿多尔无数次向世界描述自己童年时在农村度过的雨季。那个时节里,田间地头到处鲜花盛放,蝴蝶翩飞,小孩子放学后就爬树摘橘子。

短短十年的时间,这一切美景均不复存在。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曾经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溪流干涸,基本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在联合国的小组讨论里,阿多尔说:“气候变化将影响的不仅仅是非洲,而是每一个人。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重要的是现在就采取行动,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能坐等自然向人类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