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招工”骗局:花2万手续费 仅得一张旅游签证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只要参加线上面试,就可获得税后月薪3万到5万元的境外工作岗位,结果缴纳2万元手续费后,等来的却是旅游签证。6月27日,针对近期出现的“境外招工”骗局,上海警方通报了典型案例侦办情况。同时,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刑侦支队政委李国平还向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揭秘了“境外招工”骗局的新套路,以及近期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法。



上海市公安局通报“境外招工”骗局侦办情况。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交2万手续费等来旅游签证

今年2月,长期在上海务工的陈先生向宝山公安刑侦支队报案称,他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境外务工相关资讯,添加客服咨询后被高薪岗位所吸引,便缴纳了2万余元手续费,但最终不仅没获得境外工作岗位,还被拉黑。

陈先生称,该机构对他许诺可在国外提供税后月薪3万至5万的建筑工人岗位,且手续非常简单,便在对方的引导下缴纳了报名费、手续费等各种费用2万余元,并参加了简单的线上面试,但等待四个月后仅获得了一张旅游签证。

警方梳理发现,类似陈先生这样陷入“境外务工陷阱”的并不是个例,“我们从相关网络平台广告资讯、中介机构运营情况、维权投诉信息等入手,核查资金去向、核验合同凭证等真伪,逐渐梳理出一个以姜某为首的劳务中介机构存在重大作案嫌疑。”宝山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负责人柯佳介绍,通过侦查,上海宝山警方在外地警方的支持下,于3月6日在当地开展集中收网,成功捣毁该诈骗团伙,抓获嫌疑人22人,缴获涉案手机20余部,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



引流话术截图。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经查,犯罪嫌疑人姜某伙同崔某、李某等人成立了2家劳务中介机构,在不具备海外劳务派遣资质的前提下,招募员工按照“引流组、客服组、面试组”等进行分工培训并开展工作。其中,引流组在各大社交网站、短视频平台发布可免费咨询的境外招工中介广告,吸引有出国务工意向的求职者;随后,客服组按照既定“话术”,许诺可以提供高薪建筑工人、服务员、保姆等低门槛岗位,并虚构成功就业案例,逐步引诱被害人缴纳报名费、手续费、签证费;面试组则负责假扮境外雇主,对被害人进行所谓的线上面试,进一步巩固求职者信任,并以此拖延办理进度。

犯罪嫌疑人姜某还供述,对于着急出境工作的求职者,团伙成员则会先为其办理旅游签证,稳住求职者,再以办理务工签证流程冗长、岗位应聘竞争激烈等为由,进一步诱骗求职者缴纳加急费、服务费等,从而实施“二次诈骗”,直至被害人察觉异常后“拉黑跑路”。

目前,犯罪嫌疑人姜某等6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宝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其余16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设置在写字楼内的办公室,墙上悬挂着看似齐全的证照其实都是假的。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跨国公司”伪造资质招聘

在宝山警方侦办的另一起“境外招聘”案件中,还出现了“跨国公司”伪造资质的情况。

今年3月,家住宝山的梁先生报案称,自己长期从事木工工作,听说境外务工收入高,于是在多个搜索网站查询境外求职信息,还添加了一位资深“中介”为好友,但先后投入近3万元费用,等待了半年也没能成行。

接到报案后,刑侦支队反诈中心民警发现,梁先生在没有提交任何学历和技能证书的情况下,仅通过“线上视频面试”就直接获取了所谓“境外劳务岗位”,在缴纳了28800元的签证费、律师费、交通费、服务费,并签订工作合同后,中介公司出具了资质初审和多个国家的工作匹配表,但始终被代理公司以“材料不全”“暂无合适岗位”等理由拖延办理。警方调查发现,在消费者维权平台、互联网投诉平台等均有涉及该公司的多起投诉。

经查,该公司并不具备海外劳务派遣的相关资质,开具的机票行程单、律师服务费和劳务技能培训费等均系伪造,与国外合作公司签订的合同也都没有甲方签字和盖章。4月18日,在外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宝山警方成功起底一个开设在当地某写字楼内的“境外招工”诈骗团伙,陆续抓获犯罪嫌疑人7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