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在很多人眼中,是田园美学的符号,
是诗意化身。
也是田园牧歌的行走的代名词。
她将东方农耕生活,唯美精湛的手艺,输出到世界各地。
因为她,世界各国朋友知道了,中国式田园牧歌,原来如此岁月静好。
也才知道,有一种生活,叫与山为居,与水为邻,一个院子一缕炊烟,就是一幅画。
她以鲜花作宴。
以五谷为食。
她将生活过得色香味俱全。
我们通过她的视频,看她日出摘花,日落酿酒。
檐下插花,春水煎茶。
端午做粽。
七夕做七巧酥。
盛夏做樱桃饮。
金秋酿桂花酒、烤柿子。
冬天便踏雪腌鱼……
中国式田园诗意,尽在她的一帧一幕里。
闲来无事,立一架秋千,捧一本书,岁月静好,人世安稳。
于是,许多人以为,她的生活,堪比人间仙境。
但后来我们发现,人间仙境并不存在。
真实的生活里,处处是劳作留下的疲惫与伤痕。
2
干过农活的都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有多辛苦,有多累。
挥汗如雨。
酸痛交加。
累到筋疲力尽。
没有人能受得了常年高强度、环境恶劣的劳作。
所以,农村许多人,能外出就外出。毕竟再怎么说,也比在土地里死磕强。
李子柒的诗意生活背后,就有大量的辛苦劳作。
她碾谷。
种地。
砍伐。
耕牛。
打谷。
弹棉花。
做篾工。
动作娴熟。
一看就是经年劳作的人。
也因此,我们在李子染的手上,能看到她厚厚的老茧的疤痕。
手粗糙,指节粗大,遍布伤疤和刀口。
这哪里像一个小姑娘涂满护手霜、做好美甲的手。
它和记忆里母亲的手差不多。
同样“饱经风霜”,
同样“备受摧残”。
这些老茧哪来的?
当然是日复一日的苦役所导致。
干农活还易受伤,手时不时就被拉一刀或砍一刀。
手动不动就掉皮、见血,甚至见肉见骨,都是常事。
大家只看到她视频中的风花雪月。
看不到她的伤口与老茧。
而李子柒干农活,也不是作秀。
她曾说过:“你眼中的生活技能,或许只是别人的求生本能。”
她就是农村娃儿。
很小的时候,她父母离婚。
6岁,父亲去世。之后李子柒被送给继母抚养。
但继母虐待成习。
有一回,继母抓起她的脑袋,往臭水沟里按。李子柒拼命挣扎。继母依旧往水里按。
那一刻,李子柒真的感觉自己快死了。
爷爷奶奶知道后,坚决将李子柒接回了老家。
一双老人,一个孩子,就这样相依为命。
为照料小子柒,爷爷利用空闲编背篓、簸箕和扇子,拿到集市上去卖。
小小的李子柒也会跟着下地干活,劈柴、插秧、拾稻谷......
穷人的孩子是没有选择的。你若不拼命,没人会帮你。
后来她拍视频,上山、爬岩,在密林穿行。
被人问及是否会害怕。
李子柒说:“怎么会怕呢。我7岁的时候就在坟洞里,逮着蛇尾巴往外拽……”
她对生活之苦,已经习以为常。
这种心态,也是她能忍住寂寞、苦累、伤病,扎根在田园农作领域一直记录的原因。
3
除了身体的苦,成名后被误解的冤,同样不是易事。
李子柒爆火后,引发不少质疑。
有人称:农村生活不是这样的。
有人说:李子柒是在炒作,背后有团队,是大家一起捧出来的。
质疑声高涨时,李子染发了一个视频,呈现自己艰难的拍摄。
里面全是李子柒没放出来的片段。
砍木头,她自己NG了无数次,即便手指受伤,为减少相机损耗,依旧坚持拍。
拍《四川腊肉》,为让镜头好看,她一遍又一遍重录。
砍一下树枝,便按一次暂停。
又砍一下,再次暂停重录。
如此反复,一直到百分百完美为止。
拍雪景,李子柒在雪地呆了8小时。
即便感冒发烧了,依旧要拍完作品才能回去。
她的成名作《兰州拉面》,为让镜头更立体,李子柒反复重复一个动作,按了200多次快门,洗完手又继续,不好再重来。
因为拍摄,浪费了20多斤面粉。
拍废的面团做成馕,足足吃了半个月。
拍《秋千》,过程同样不易。
“不拍视频的话像这样的小玩意儿,我两天就能做好。但为了把过程拍下来这秋千我足足做了5天……拍了600多个素材……又花了2天时间重复剪了5次。”
解释之后,相信的人自然相信,不信的人仍然有各种攻击点。
知乎上甚至有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李子柒?
有个点赞很高的评论说:
“不喜欢李子柒,不真实,没别的。”
她的视频里,当然不是真实的人间仙境。
是她的审美加成下的避世之境。
是她的生活哲学下的三餐四季,人间烟火。
是她心里的乡村。
它有艺术滤镜。
也必须有艺术滤镜。
毕竟,
真实的农村生活里,
女人大多不会去拍视频,
而是生娃、吵架、哭泣、喝药。
真实的农村生活里,
没有女人能赚钱。
也没有女人敢不结婚。
真实的农村生活里,
少有女孩能一个人,做好家中全部农活,
也创作出贫瘠生活里的美。
4
也正因为这种真实之上的加工,日常之上的审美,她日渐创造出惊人的作品。
她自己造胭脂、口红、眉笔。
自己染布、设计、制衣。
自己编织。
刺绣。
同时,开始以一己之力,还原几千年前的中华文明。
她制作笔墨纸砚。
笔。从羊毛上整合而成。
墨。自己打磨墨水。
纸。从枯木开始造纸。
砚。亲自一点点研磨。
一套古香古色的中华瑰宝,成功完成。
她还以一己之力,还原了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
以自己的巧思,还原已经失传的魏晋时期的“曲水流觞”。
曲水之上,美食流转。
来人品茗鉴食,以诗会友,乐趣无限,诗意盎然。
因创意惊艳,视频唯美,走红国内外。
网友们纷纷称赞:
“这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啊。”
她受到央视褒奖,被人民日报、共青团、央视新闻等官媒点赞。
在国外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她成了一种文化,一种传说,一个享誉世界的华夏文明传播者。
有了很多头衔,“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十大女性人物”,“年度文化传播人物”……
她再也不是被继母按在臭水沟的赤贫女孩。
还记得多年前,李子柒第一次上舞台,主持人问她:“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
李子柒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纯天然的美食,依旧最古朴的生活方式,是我这一生的追求。”
有追求,有行动,梦就会落地。
哪怕你开局再难,道路再艰险,走下去,终有一天,也会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