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格力电器(000651.sz)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董明珠顺利当选新一届董事,并再次当选董事长,开启她执掌格力电器的第五个三年任期。
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电器创造了很多骄人的成绩和故事。71岁的她永远志气满满,敢于挑战一切看起来难以实现的目标,相信在她的下一个任期,格力电器有望创造出更多奇迹。
但在当日的股东大会现场,董明珠关于选拔人才的一番回答引起舆论哗然。在谈及如何推进管理层年轻化时,董明珠说道:格力重视人才培养,不是以年龄、资历来衡量,关键在于人才的思想要保持年轻化,有创新能力、责任心及敢于拼搏,但 “绝不用海归派”。
不知道董明珠“不用海归”的判断是出于自大,还是自我封闭,或者是忘记了格力电器本身的发展历程?当董明珠信心满满可以带领格力电器实现各种超越的时候,是否想到了这是全球性进步和融合带来的结果?
董明珠大概忘了或者并不知道,从19世纪末到现在,我国长期官方派出留学生,也有很多人自费留学,目的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学成归来助力国内建设发展,诞生了铁路专家詹天佑、桥梁专家茅以升等一大批杰出人物,为我国各类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6月2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对扩大派遣留学生作出指示:“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翻开了我国留学工作的新篇章。近50年来,广大的留学人员积极投身我国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向前发展,众多产品和技术走向世界。
根据教育部今年2月份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我国在国外的留学生人数约为70.35万人。这一数字涵盖了公派留学生、自费留学生以及访问学者等不同类别的人员。
去年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促进留学回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鼓励留学人才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搭建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落实留学回国人才社会保险待遇等十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意见明确,留学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董明珠需要思考,当对人才加盖各种“标签”的时候,就意味着“不拘一格降人才”原则的丧失,更何况是将具有知识和创造能力的“海归”人才一言以“毙”之。如果这一用人标准确实在企业推行,那么这个企业离活力丧失也便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