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被举报性骚扰后续:疑似在北外就有前科?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因为年代久远,无论是北师大还是北外,估计查证起来颇费时间,但希望能够像人民大学那样给公众一个交代。

文 | 王嫱

本周连续几天上热搜的事件,莫过于人大女博士生举报导师性骚扰了。

1

举报不到一天,导师被开除了

7月21日(上周日)晚,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文学院在读女博士生王某在微博发帖,实名举报该校文学院博导王某某教授对自己性骚扰、强制猥亵,在被拒绝后进行长达两年的打击报复,威胁自己不能毕业。当事人称,要求依法依规惩治王某某、更换指导老师,并上传近1小时的相关录音作为举报证据。

据当事人称,2022年5月21日在前往导师王某某的办公室探讨学术问题时,后者突然开始脱衣服,对自己强行拥抱、亲吻,进行肢体和语言上的性骚扰。

公开的录音记录下了这个过程。录音中,男声称“我这有战国、秦汉的(文献研究)材料,很全,我是不给别人的,但你不一样”,还表示如果建立起特殊关系,自己将让对方在学术界获利。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截图

7月22日(本周一)一大早,中国人民大学微博发布了《声明》,表示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连夜开展调查核实,并强调对于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从严从快处理,绝不姑息”。

人大的调查速度的确很快。当晚,发布了《情况通报》,“举报情况属实,经研究决定,给予王某某开除党籍处分,撤销教授职称,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撤销其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关系。同时,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并将问题线索依法反映给有关机关”。

两个半小时后,举报人清空了之前的微博,发了一条回应微博,表示校方当天下午就给出了处理结果,接下来她会“安心读书,期待回到安宁的世界”。

2

警方介入,网友爆料王某某还有前科

本以为此事就此暂时告一段落,谁知北京海淀公安分局也在当晚发微博表示,已依法介入调查。

法律人士指出,如果进入立案,王某某的行为面临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确立为治安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4条,猥亵他人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行政拘留;二是构成强制猥亵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中,后者的行为情节和引发的后果需要更加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晚女博士生举报王某某之后,网上就有网友爆料,王某某早年在北外工作时就有前科。

公开资料显示,1959年出生的王某某,1979年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读本科;1983年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专科学校(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任教;198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199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字学、词汇学。

针对网上流传的内容——王某某在30多年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期间有过类似前科,后被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学者王某“力保”,因为后者正是涉事教授王某某在北师大读研时的导师——7月23日(本周二),北师大党委/校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此事已经记录下来,会进行查证。而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因为年代久远,无论是北师大还是北外,估计查证起来颇费时间,但希望能够像人民大学那样给公众一个交代。

如果北外前科的说法属实,那么王某某为何可以三十多年在高校如此肆意妄为并能逍遥法外呢?

被举报的王某某

7月22日晚,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在微博的评论也许可以给出答案。劳教授表示,希望这次的事件能成为一个转机,改变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对性骚扰的乡愿氛围,并促进反性骚扰常态机制的建立。

劳教授认为,与职场上的性骚扰一样,校园内的性骚扰也并不罕见。由于涉及师生关系,多数高校又缺乏有效的救济机制,导致作为受害一方的学生往往被迫选择隐忍与沉默。很多时候,学生在学校内部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即便进行举报,涉及性骚扰的情形也经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校方或院方,甚至会以影响学校或学院的名声为由,给学生这一方施加不准公开的压力。

庆幸的是,人民大学这一次并没有因为“家丑外扬”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是迅速做出回应,保护了当事人的权益。

事实上,对于高校性骚扰,我国有严格规定。

2023年开始实施的新《妇女权益保障法》中,针对校园性骚扰作出了规定,要求“学校应当建立有效预防和科学处置性侵害、性骚扰的工作制度。对性侵害、性骚扰女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通知受害未成年女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但到了现实层面,处于不对等学术环境中的学生方大多面临“取证难”“处理具有不确定性”等困难,这让不少受害者选择隐忍。

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要求“教师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但屡屡发生的性骚扰个案又告诉我们,想要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仅凭倡议性表态并不能产生有效约束,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制度来规范权力边界、落实处罚力度,从源头上遏制性骚扰发生。

也许,如果每一家高校都能像人大这样,王某某之流就不敢多年骚扰女学生了。

查看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