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粉丝选中的节目,最终“背叛”了粉丝?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作为综艺大盘冷静时期冲出的一匹黑马,《种地吧》这档节目从出生伊始到第二季完结,都备受行业瞩目。

从业者没有想到,一档小而美的节目,能够产生意料之外的行业声量,更没有想到,在第二季结束时,产生了大规模的“脱粉效应”。

2024年7月19日,《种地吧》第二季完结的同时,官博也发布了一则寻找新农人的“招聘启事”,从而引发大批禾伙人对于第三季节目要加入新人的猜测,关于“十个勤天是否继续在第三季中合体”“新人以怎样的形式加入”等问题一时间众说纷纭。

对于这则模糊招聘的不满,粉丝们选择直接用行动表达。短时间内,官博掉粉超过百万,掉粉数量之庞大,让禾伙人们在反对的同时甚至想赠送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给节目组。

在平台内容TO C化的当下,《种地吧》起于粉丝,最终也陷入粉丝的围攻中。面对庞大且粘性极强的禾伙人们,我们也是时候换一种角度看《种地吧》。

内娱选秀,成功换壳

与其说《种地吧》是一档群像综艺,不如说它更像是一档“男团养成”的节目,尽管一开始,主创们可能并没有想要朝这个方向发展。

内娱的选秀节目就曾这样打造限定团,在各大经纪公司中搜罗出上百个素人,让他们在三或四个月中只做“唱跳”这件事。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成员通过互动,形成一个庞大的真人秀叙事,有人在其中看到了“野心”,有人在其中看了“不甘”,还有人磕到了CP。

而《种地吧》也有着相似的逻辑。它就像是一个小型的选秀,将十个素人送到后陡门58号,让他们在二百天内只做“种地”这件事,通过成员们之间的互动,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简单清晰的真人秀故事。

就像选秀中的素人通过节目获得了“人生高光”一样,《种地吧》的成员们一开始因为迷茫来到节目,最终也通过节目,找到了前路的方向。有人在这里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有人在这里找到了看热血漫的澎湃。

和选秀不同的是,《种地吧》成员并不需要通过打投的方式来获得最终的出道位,他们的“出道”逻辑更像是男团的养成过程。节目通过“一群素人不拿通告费种地190天”的创新概念吸引观众,然后再通过超长的节目排播,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在其中找亮点,产生情感羁绊的同时,也形成“自来水”在各大平台中安利,最终帮助节目成功出圈。

就像内娱著名养成系公司时代峰峻的操作一样,观众从茫茫人海中发现了这些素人的存在,从他们藉藉无名时就陪伴押宝,而后倾注自身的努力,帮助成员们出道或者获得更多资源。比如粉丝们会有组织地到各大场合中控评、购买成员代言的产品,形成一定的声量,赢得更多观众的瞩目和资本的认可。

这样的方式在禾伙人中也可以看到。在和“十个勤天”有关的讨论下,总能看到“十个勤天,做大做强”的统一信仰,最典型的要属粉丝自发帮助节目促成更多商务机会,比如“十个勤天”代言的豪士面包,最初是因为禾伙人们的积极争取,才有了豪士赞助《种地吧》的可能性,而在后续的消费转化中,因为禾伙人的给力,豪士与十个勤天才有了更紧密的绑定。

于是,观众与成员的双向叙事,也在这种漫长的陪伴中完成。尽管《种地吧》算不上全民爆款,但它却拥有极强的圈层属性,和一群对节目高度认可的粉丝。

《种地吧》高级的地方在于,它虽然用选秀和养成的逻辑去做节目,但却用“新农人”的养成,打破打投带来的负面舆情,为粉丝们提供了一个真人秀叙事、男团养成的良好环境。

一夜掉粉,大众仿佛看到了《种地吧》粉丝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我们在选秀与养成中,其实早已领教过。

男团养成,两年“魔咒”

招聘发出后,“十个勤天”董事长蒋敦豪发表长篇文字进行回应。回应中,蒋敦豪坦白自己在第二季时,就曾犹豫过是否要继续参加节目,“我真的要参加第二季,放下我的乐队和舞台,在地里再待上半年吗?”

个人发展与节目录制之间的矛盾,在招聘启事发布的瞬间,达到了高潮。不仅是蒋敦豪个人的问题,在他解释的字里行间中,李耕耘、陈少熙、赵一博、赵小童希望有机会去拍戏,卓沅、鹭卓、王一珩、何浩楠希望有舞台,李昊想要去当导演,小有名气后,每个人都有更长期的演艺职业目标,也都比素人时期有更多机会去实现。

这样的结局早在曾经的选秀节目中就曾写下过答案。《种地吧》和选秀相似的不仅是逻辑,还有声名鹊起后面临的抉择和结果,通过选秀角逐出的限定团体们,通常也只有两年的期限,而在这两年中,个体发展导致合体次数减少的例子并不少见。

“十个勤天”在一边养成一边出道的模式下,虽然成功度过了两年的“危险期”,但在第三年也将面对同样的问题。

一方面,成员个人未来发展的确无法忽视,成团只是一种形式,面对大量涌来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协调成了无法跨越的鸿沟;另一方面,不同的经纪公司对艺人的规划也不一样,要想继续合体,不仅要平台、制作公司有意愿,同时也需要各自经纪公司点头。如此一来,“合体”参加活动,反而成为一件需要多方点头的奢侈品。

火箭少女101出道后,孟美岐、吴宣仪的经纪公司乐华娱乐,张紫宁的经纪公司麦锐娱乐曾因成员健康、行程等问题,提出与火箭少女101的经纪公司进行解约。

尽管最终在腾讯视频的反击下,成员们才再次回归组合,但从中不难看到,一个团体的活动,尤其是多人团体的活动,往往需要复杂的协调和沟通,并非平台一方的意愿就能够掌控全局。

那么,当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大于团体时,十个种地的少年,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依然写在选秀成员的命运剧本中。有人一出道即断层,始终拥有流量的护身符;有人找准赛道,深耕之后也小有成绩;但大多数成员,在多年后都只能成为选秀长河中的匆匆过客,离开了团体,反而面临人气下滑的趋势。

对于“十个勤天”来说,大家既不愿意放弃个人发展的机会,也不愿伤害固有的粉丝粘性,这种类似于养成男团“单飞不解散”的折中方式或许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在内娱,养成一个男团并非易事,既有年龄要求、时间跨度,又需要经纪公司等各方策略的统一。和时代峰峻的养成系不同,无论是限定团还是“十个勤天”,在花期并不长的娱乐圈里,留给他们走向花路的时间并不多。

没有人能笃定,第三季的全员参与对成员来说一定是有利的选项,唯一能笃定的是,“单飞”的成员们,要面临内娱更大的考验。

真诚变味,节目走形

任何一档火爆的节目,第一季的内容往往最让人难忘。

对于观众来说,这批素人的到来,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娱乐的盛宴,此时成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羁绊更纯粹;而第二季往后再出现的成员,多少会让观众留下“慕名而来”的功利色彩,大大削减了节目的“真诚度”。

最初的选秀节目,观众为群像叙事而感动,但伴随着选秀节目的批量生产,观众时常会产生“套路”之感。如果观众爱磕CP,那么组CP几乎成为人手一套的走红工具,当真人秀参与了太多表演的成分,这种“虚假”会透过屏幕,让观众一览无余。

作为一档小而美的综艺,《快乐再出发》也曾像《种地吧》一样以黑马之资出现在综艺市场中,观众们爱看0713男团回忆青春、插科打诨,打破综艺惯性制作出的综艺,在豆瓣拿下了9.6 的高分。但到了第二季,也免不了受到部分观众“套路化”“剧本化”的审视。

这也是《种地吧》IP化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如果没有新人的加入,即便能够召集“十个勤天”,那么在原有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保证节目的可看性而不使粉丝失望,将会成为一大难题。

但如果第三季加入常驻新人,必然又会引发禾伙人的不满。作为“十个勤天”的男团养成粉丝,没有“十个勤天”作为核心的内容,对原有的养成粉而言,俨然已经相当于一档新的节目,节目显然也需要做好收视下滑的准备。毕竟《极限挑战》《奔跑吧》等国民综艺换人后,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流量下滑。

在平台内容 TO C化的当下,《种地吧》作为一档粉丝与主创共同打造的节目,给综艺行业敲响的警钟,并非是人员更替上的谨慎,而是“背叛”观众情绪价值可能制造的危机。

成员更替,但受到肯定的综艺内容依然存在,比如在《哈哈哈哈哈》第四季中,邓超、鹿晗、陈赫核心成员不变,王勉、范志毅等搞笑成员的加入,依然能够满足粉丝的需求,使得豆瓣评分较上一季有所上升。

对于《种地吧》的观众而言,节目中是“十个勤天”在田地间努力做好一件事的身影,节目外是禾伙人们低头过好生活的细节,大家因为相信土地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成长、壮大,好不容易燃起的斗志却被语焉不详的招聘启事泼了一盆冷水。

尊重“十个勤天”的个体发展固然重要,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残酷的情绪“流放”——节目变质之后,大家或许再也无法找到当初看节目的初心,“相信土地的力量”“”十个勤天做大做强”都开始变得经不起推敲。

禾伙人最在意也最担忧的,是被粉丝选中的节目,最终“背叛”了粉丝。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