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总编王波明谢幕90年代记者工资就发200万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执掌财经杂志26年,总编辑王波明谢幕!

8月13日,王波明发表“期待《财经》再创辉煌”一文,表示在担任《财经》杂志总编辑26年后,由于已到退休年龄,辞去《财经》总编辑职务。

资料显示,王波明,汉族,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金融专业,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留学生之一,曾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任职,担任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总干事、《证券市场周刊》《财经》社长。

王波明作为证券市场的早期主要推动人之一,积极推动、策划并参与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创建。

1988年3月,王波明、高西庆等人共同执笔,写成《关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政策建议》,这份“建议”又称“中国证券市场的白皮书”。

王波明父亲王炳南曾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兄长王东明是中信证券董事长。

王波明身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首批留学生之一,在成为纽约证交所的经济学家后,他选择回国组建了“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

1998年,王波明决意创建一个更面向大众的财经媒体,他找到了当时被誉为中国最好的财经记者的胡舒立,后者提出了直至今日都是中国媒体环境下的超前要求:每年近两百万元的记者工资以确保记者诚实,全权负责所有内容,采编独立不受广告经营影响。王波明以罕见的气度全部答应。

《财经》,这个最初创刊名叫《Money》的杂志就此诞生。

1998年4月,创刊号特稿“琼民源证券欺诈案”一出就是爆炸性的效果。随后,《财经》又刊发了《基金黑幕》等一系列揭秘证券市场劣迹的特稿,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大地震。

此后,在发表了《庄家吕梁》《SARS调查》《银广夏陷阱》《上海社保案》《谁的鲁能》等一批重大财经新闻报道后,《财经》奠定了其国内首屈一指的财经媒体地位。

在同行眼中,《财经》是个奇迹,并在中国达到了媒体能到的最大尺度。

《财经》的大胆报导,让投资人王波明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斥责”“撤广告”等局面。每当此时,他都跟对方解释:他只是拥有这本杂志,但是不能干涉编辑的决定。

除了《财经》,王波明还曾谋划一个平面杂志全产品线的阵容。从最早的《证券市场周刊》和《财经》,到《他生活》、《TimeOut消费导刊》, 高峰时期,王波明旗下财讯传媒拥有12本杂志。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