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美国想孤立中国 但结果恐怕会适得其反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美中角力升温,彼此也在印太区域寻找盟友,学者指出,即便美中陷入僵局,但仍可以因为共同利益合作,这正是第三国可以施力的地方;也有学者认为,美中贸易战中,美国想孤立中国的目标反而适得其反,并预测未来印度、印尼、马来西亚会崛起。

由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举办的“亚洲角度与声音:美中紧张下的地缘政治结果”论坛11日登场。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柯成兴给予美中之外第三国3种方法,发挥主动性,包含“不经意合作”、“轻推强权僵局”、“探索多边主义”。

柯成兴指出,首先要试图让强权达成合作,而这不是一定要签署什么和约,而是可因共同利益“不经意地”。重点在于要如何“有饭吃”,是人们专注于追求自身利益才达成合作及好结果。

柯成兴说,强权就是在希望对方做和自己一样的事,照自己路线走而陷入僵局的,他相信在经济上轻推一把,给大国一点压力,就能化解僵局迈出大大一步。

柯成兴也建议,可以采取新加坡的政策“探索多边主义”,若无法让强权走出僵局,其他国家不妨就自己建立一套多边体系。

香港大学教授邓希炜则指出,美中贸易战下,美中对彼此商品施加的关税平均是19%,若川普胜选,关税会更重。美国不再是中国第一的贸易伙伴,只占了中国出口的14%,但这只是直接出口到美国的比例,中国透过第三国最终出口到美国的数字其实一直在往上升。附加中国价值的产品进到美国的贸易量是上升的,近期更达到中国贸易的4分之1,其中最为受益的国家就是墨西哥、越南、台湾、加拿大、韩国。

邓希炜表示,中国透过第三国对美国投资,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东盟国家,尤其马来西亚。美中都对东盟展现兴趣,但在地缘政治上没有为美国带来好处,反而带来负面影响。如今东盟、亚洲国家和中国更为紧密,因此若美国目标是在亚洲结交盟友、孤立中国,贸易战反而适得其反,将亚洲所有经济体更加推向中国。

邓希炜说,在新全球化时代,可以称之为中国加1或中国加N,这导致供应链韧性降低,因为有更多的进口来自特定国家。在一个中国只跟自己伙伴贸易的世界,全球总体经济将下降2%,而像新加坡或摩洛哥等国则会丧失0.5%的GDP。

邓希炜也预测,未来5到10年,经济成长会相较过去20年更缓慢,贸易变得更区域化,随着美中贸易战的进行,也出现了赢家与输家,若美中贸易战持续下去,会促成印度、印尼与马来西亚崛起,而台湾则必须谨慎应对美中之间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

查看评论(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