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整肃招投标乱象:14名专家受审,涉案50亿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经营报《等深线》记者 程维 重庆报道

多家央企建筑公司,在评标当天“利用黑客手段”获得专家名单,再通过多位“专家操盘手”(官方文本称其为“职业中介人”)牵头运作,为特定投标人在技术标评分中,打出倾向性高分,帮助中标……

据《等深线》记者掌握的信息,2023年年底,依据一宗重大招投标舞弊案线索,重庆对该市的工程建设招投标市场进行了一轮司法整治,以规范该市的招投标市场。

不过,业内人士对入案者供称的“利用黑客手段”这一说法,有不同看法。并称在每年动辄高达百亿元级别的利润空间里,操纵招投标的产业链密道,很难被真正摧毁。

而在相关材料中,除2个涉案事件明确注明控标方精准获取评标专家名单的途径外,另几个涉案事件,未明确注明控标方是如何精准获取评标专家名单的。

评标专家集中受审

2024年年初,14位工程建设评标专家,坐到了重庆市巴南区法院的被告席,被指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受到公开审理。其涉案的6个项目的总中标价,超过50亿元人民币。

其中一个涉案事项显示,2022年5月5日,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城市中心一期二标段EPC项目”在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招标金额为17.31亿元。

开标前,中建三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王某某、黄某某请托熊某、王某帮助中建三局中标该项目,王某、熊某与何某某商议后,决定操纵该项目评标。

评标当日,熊某、冷某、杨某某三人在电话联系确定了操作暗标的标记后,再一一请托评标专家:熊某联系请托了评标专家金某某、罗某并分别支付好处费1万元;杨某某联系请托了评标专家汪某;冷某联系请托了评标专家曾某某、夏某,并分别支付了好处费1万元。

评标中,受托专家金某某、罗某、汪某、曾某某、夏某帮助中建三局顺利中标。

评标结束后,熊某又支付金某某、罗某2人好处费各30万元;杨某某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九滨路九滨广场附近的一个茶楼旁,支付给汪某好处费20万元;冷某分别两次在“重庆会馆”门口边、龙湖春森彼岸二楼苗品记茶楼,支付给曾某某好处费20万元,分2次在观音桥一个地下车库、一家茶楼支付给夏某好处费20万元。

当地建筑界的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上述招投标中,有2位业主专家并未涉案,这是因为通常在“操作”时,首先被搞定的就是业主方,因此由业主方指派的2位业主专家,无须再单独“搞定”。

评标专家,是指根据法规要求,在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活动中,对投标人(供应商)提交的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和投标文件进行审查或评审的、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人员。

也因此,评标专家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具有决定权。

为了避免评标专家被操控,重庆市采用了“2+5”的结构:即2位“业主专家”,加5位“社会专家”。前者由业主方指定;5位社会专家,则由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专家系统中随机抽取。

这一架构下,即使有人能搞定2位业主专家,但因社会专家是重庆市主城区6244名(记者注:2015年数据)社会专家中随机抽取,因此能同时搞定这5位社会专家的概率很低——毕竟难以确定这5人会是谁。

但是,重庆市工程招投标市场中的人,轻而易举地找到了一个终极破解方案,一举让操纵评标专家,概率提升至100%。

记者注意到,上述案例并没有披露,中建三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究竟是如何精准知晓这5位社会专家的名单的。因为这5位社会专家是评标当天,从重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6000多人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

某央企会预测?显然不是。

此案中的另一个案例披露,他们可能用黑客手段,攻陷了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专家系统抽取端。

黑客大破专家阵?

该案中的另一个案例显示,2022年9月7日,重庆果园港国际枢纽经济产业园二期项目在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招标价格为10亿元。中国建筑第八建筑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刘某请托熊某帮助中建八局中标,熊某与王某共谋以指定评标专家的方式来实现中标。

评标当日,熊某、王某联系黑客技术团伙侵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专家系统抽取端,指定评标专家杨某、贺某某、夏某、王某某、廖某某5人参与该项目评标。

评标前,杨某某在渝北区人和附近一个加气站内,将暗标标记及好处费8万元交给杨某,将暗标标记交给了贺某某;冷某在渝北区照母山附近将暗标标记及15万元好处费分别给了夏某、廖某某、王某某,3人各得5万元。要求评标专家在评标中对中建八局予以关照。

评标中,杨某、贺某某、夏某、王某某、廖某某5人帮助中建八局顺利中标。

评标结束后,杨某某在重庆市江北区红土地一家茶楼、阿兴记大饭店停车库内,分两次支付给杨某好处费42万元;杨某某在渝北区人和附近一座加油站内,支付给贺某某好处费35万元。冷某在江北区大石坝东原D7小区附近的一家健身房,支付给夏某好处费10万元;在江北区五里店附近一个加油站厕所内,支付给王某某好处费14万元;在沙坪坝区石门大桥下一座加油站内,支付给廖某某好处费14万元。

但是,上述操作,仍有一个重大谜团待解。

重庆市为避免招投标作弊,各投标方的投标文件,事前均采用统一规格的文件袋封装,封装形式一致,封装、转移、拆装过程有全程严格管控,且要求任何投标方不得在投标文件中作标记或暗记,一旦发现,立即废掉其投标资格。

看上去评标专家对自己所评的标书,究竟哪一本标书对应的是哪一家投标企业完全不知情,以确保公正评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目前重庆招投标领域采用的暗标标记是,在投标文件的第一页,或最后一页的某段、某行的指定说法,或有特定数字。”前述不愿具名的建筑界资深人士告诉《等深线》记者,这种暗标标记,有时候也可能是一幅图,或一张图表。

经过评标前的好处费和见面告知,评标专家就能在30秒内,从十几本、几十本厚厚的标书中,一眼找出这个暗标标记,并在打分时,刻意给该编号的标书打高分,同时压低其他标书的分数,使得指定暗标标书所在的企业中标。

该案的另一个案例,也是“通过黑客渠道获取评标专家信息”。

2022年4月2日,重庆市经开区弹子石CBD群慧公园及配套道路工程(二期)一标段项目在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重庆市某民营建设集团实际控制人罗某某(另案处理)找到王某、熊某,商议帮助宁波某建筑公司中标该项目。

开标当天,熊某安排杨某某依据黑客渠道获取的专家名单,通过先电话联系后,见面详谈给暗标标记的方式,成功请托了评标专家何某某,熊某成功请托了专家周某某。

在评标过程中,何某某、周某某帮助宁波某建筑公司顺利中标,中标价为3.06亿元。中标后,杨某某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广场露天停车场,给予何某某好处费10万元。

业内:隐秘通道仍在?

“你会相信黑客能攻陷官方性质的‘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吗?”受访的重庆多位建筑业人士认为,说黑客攻陷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抽取端,其实只是掩护真正的专家操控体系不受影响——他们认为,相关监管方的内鬼,以及提供这套软件的软件公司,才是导致专家抽取名单外泄的真正原因。

2023年,重庆市工程建筑招投标总金额高达6000多亿元。2024年,业界估计大致有7700亿元工程建筑招投标总量,其中大致有3400亿元至3600亿元工程总包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

“说成是黑客导致的,泄密就变成被动的了,就能保护原有的泄密渠道:人抓了一批又一批,但都不会伤筋动骨,‘地道’、‘暗道’、线人、把门人依旧安然无恙。”一位接受《等深线》记者的“专家操盘手”称,这样一来,大家心知肚明的游戏,依旧能顺利继续下去。

所谓“专家操盘手”,是指在工程建设招投标市场中,接受不便出面的投标企业(“金主爸爸”)的委托,代为出面搞到评标专家名单,搞定评标专家的人。

“专家操盘手”有专业的,也有非专业的。譬如,如果投标方没有资金实力搞到评标专家名单,就采用在开标处大门外的道路上,人力拦截专家的方式,现场委托一位专家临时客串“专家操盘手”,由他出面将暗标标记转交给其他评标专家,并搞定其他评标专家,一旦搞定,正式中标了,就事后结账。

“本案中所提到的这14名评标专家受审,其实并不只有14名评标专家涉案,另有几位评标专家,列为了‘另案处理’。”知情人士称,其实,受审的评标专家,以及一批其他在本案中“另案处理”的“专家操盘手”及其他人员,只是重庆市去年年底以来,办理的有关整治招投标市场大案中的一个局部。

譬如,该案中的“专家操盘手”熊某、王某、陈某某(另案处理),其实在重庆建筑江湖中“专家操盘手”的“四大头目”排名中,陈某某的江湖地位是列在第一位的,陈某某于2023年年底受审,暂未宣判。

陈某某在该评标专家集中受审案中,于2022年6月28日,在椿萱大道(蔡家L、R分区段)一期施工项目中,陈某某、谭某某、李某某(另案处理)三人合股出资,联系了7家公司进行围标。评标前,陈某某通过评审专家杨某的帮助,在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车库联系请托了田某某并给予其10万元好处费。陈某某还另联系请托了评标专家胡某东、胡某西(均另案处理)。

田某某、胡某东、胡某西在评标过程中,帮助陈某某指定的某建筑公司中标。中标后,陈某某在渝北区天来酒店附近,再次给予田某某好处费20万元,给予杨某好处费1万元。

有多个信源提供的消息称,重庆市这一场针对工程招投标市场的司法整治,共有100多人涉案。不过,记者未能从官方渠道证实这一说法。

本次重庆市通过司法手段整治招投标市场,祸起某肿瘤医院新院区高达43亿元项目的招投标:业界盛传的版本是,某企业以3000万元的代价,通过“专家操盘手”陈某,搞定了几位评标专家,顺利中标。

“其实那个投标事件中,被买通的评标专家每人只收到了几十万元,‘专家操盘手’也只收到了几百万元,但是该中标的某国内大型建筑企业的人,回去报的数字,是花3000万元搞定了这一个标。”重庆市多位建筑界人士在饭桌上,笑谈该建筑企业的人回去“报账”,报得太狠了。

这一招投标,后来成了本次重庆市司法整治工程招投标市场的导火线。

查看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