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中国可能利用稀土报复美国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资料照片:中国制造的小鹏电动汽车运抵比利时的泽布吕赫港。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正在控制包括稀土在内的用于制造电动汽车车及其电池以及一系列民用和军用电子产品的关键矿产。根据多份报告,近几个月来,中国企业加大了从缅甸、越南、摩洛哥和刚果等地采购稀土的力度。

接受美国之音(VOA)采访的分析师称,中国寻求获得更多关键矿产的份额意义重大,因为如果华盛顿决定大幅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中国预计将利用这些矿产作为报复美国的工具。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已警告要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

宾夕法尼亚州巴克内尔大学政治学家朱志群(Zhiqun Zhu)在通过电子邮件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如果关税战升级,稀土将是中国用来报复特朗普政府的有力工具。”

中国商务部最近宣布对向美国出口几种稀土矿物实施更严格的控制。

12月初,中国禁止向美国出口具有广泛军事应用的关键矿物:镓、锗和锑,扩大了北京在2023年开始实施的限制措施。

“这只是第一步,也是对华盛顿即将上任的政府的警告。然而,谈判的大门仍然敞开,以避免关税战升级,”朱志群说。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Center Automotive Research)主任费蓓娅(Beatrix Keim)表示:“中国控制着绝大多数用于制造电池的稀土和锂的精炼能力。中国需要这些矿物来满足其不断扩张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投资,与几个供应这些资源的国家发展关系,”她补充道。

据德国政府运营的研究机构Now-Gmbh称,中国拥有全球36%的稀土储量,但控制着来自不同国家矿产的全球70%的供应。该机构称,中国还控制着77%的稀土提炼能力。

康奈尔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所长卢尔德·卡萨诺瓦(Lourdes Casanova)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美国之音:“越南、俄罗斯和巴西等其他一些稀土(矿物)产国可能被视为中国的盟友。”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估计,美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储量达180万吨,此外还可以从印度和澳大利亚采购,这两个国家的储量要高得多。

据总部位于伦敦的矿产研究和定价公司基准矿物情报(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称,中国公司还控制着刚果民主共和国大部分生产钴的矿山,钴是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国际股东服务公司(Interna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称,刚果占全球钴供应量的70%。

缅甸争端

中国正在对缅甸军政府与反政府武装组织之间的冲突加以利用,扩大其在该国稀土矿区的影响力。缅甸生产几种稀土矿物,包括重稀土元素,这些元素对所谓的“清洁能源”技术至关重要。

反政府武装组织克钦独立军(Kachin Independence Army)已控制了缅甸与中国接壤的边境城镇坎帕伊克提。坎帕伊克提拥有丰富的稀土矿资源。新德里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斯里帕纳·班纳吉(Sreeparna Banerjee)告诉美国之音,这意味着中国可能成为从反政府武装组织而不是执政的军政府那里购买矿物的唯一买家。她说,中国官员长期以来一直在与反政府武装组织进行谈判。

“中国将通过直接与新掌权者......克钦独立军进行谈判来保持其供应主导地位,”班纳吉说。“这可能会为中国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因为克钦独立军可能会优先考虑从可靠的买家那里获得收入。”

克钦独立军发言人星期一(12月9日)对法新社(AFP)说,该组织已派出代表团前往中国与中国政府进行会谈

另一方面,班纳吉说,反政府武装组织与军政府之间持续的冲突导致供应中断,镝和铽等一些稀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

巴克内尔大学的朱志群表示:“中国为了继续开采稀土和不间断地从缅甸购买稀土而与反政府武装组织接触并不令人意外。”

习近平访问摩洛哥

在中国企业加大投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访问了摩洛哥。中国国轩高科已承诺斥资13亿美元在拉巴特附近建造非洲首个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另外两家中国公司也将在那里生产电池部件。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的费蓓娅说:“我认为中国计划在摩洛哥制造汽车,这些汽车可以在距离不远的欧洲销售。这样,中国企业就可以避开欧洲国家的高关税。”

去年10月,欧盟对中国制造的各种电动汽车征收了17%至35.3%的高额关税。欧盟为这一决定辩解称,中国为其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补贴,使它们能够以极低的价格在欧洲销售。中国已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抗议,导致北京和欧盟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康奈尔大学的卡萨诺瓦表示:“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无法与中国公司竞争。欧盟希望保护自己的公司,比如德国大众(Volkswagen)、梅赛德斯(Mercedes)、宝马(BMW)、法国雷诺(Renault)或意大利斯特兰帝斯(Stellantis,前菲亚特 /Fiat)。”

查看评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