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哄我 涉嫌恶意了 一般人说话,不能太满,比如说在某种判断前面加个「努力」或「争取」二字。 但对一退再退的林毅夫老师来说,现在已在墙角,加不加的,留给他的时间都不多了。 因为他用了一个广告法禁用的字「最晚」: 现在是2024年12月12日,个人养老金制度从今日起全面推向全国。这意味着,原来的养老金,或者说某种承诺,至少是跛了,所以这事很急。我也被银行逼着开通了账户,但里面没存过一分钱。 当年秦国来了个韩国水利专家叫郑国,为秦国修了条利国利民的郑国渠。 当年从对岸抱着篮球游过来一个林毅夫,为此岸的现代化建设殚精竭虑。 作为德高望重、弃暗投明的经济政策智囊,如果林毅夫的话都打了水漂,那我们还能相信谁? 现在是2024年12月12日,距离林毅夫老师预测的「最晚」成为高收入国家还剩19天时间。 想想都令人激动。 自从2015年他首次提出我们将进入「高收入阶段」的确切日期以来,我已洋溢了9年乐观向上的氛围。 毕竟,他不是维为那样胡说八道的货,不一般。 2015年,他说,5年后,也就是2020年我国可能跻身高收入国家。 结果,2020年成功地实现了全面脱贫。 这是林毅夫第一次告慰于人民。 当然,与林毅夫一样乐观的大有人在。比如社科院中特中心研究员、美国所所长郑老师,于2016年6月12日给出了另一个时间点:再用六七年时间,即到2024年,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无太大悬念。 这篇文章的预测很有章法: 第一阶段是低收入阶段(1978—1998年)。在这一时间段,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从190美元增长到820美元。 第二阶段是下中等收入阶段(1999—2009年)。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外汇储备增长了十几倍;投资率保持高位;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第三阶段是上中等收入阶段(2010—2023年左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确保经济中高增速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 第四阶段是高收入阶段(预计从2024年左右开始)。 我信了,相信很多人都信了。 结果,《山东卖天,辽宁卖空间,全国卖未来,缺钱放飞了领导的想像力》。 当然,既然是预测,都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说,没有发生颠覆性错误。 好在林老师变脸快,很快第二次告慰于人民,给出了第三个时间节点:2025年。 有些预测,因为时间太近,很可能已经板上钉钉,缺乏吸引力。但坏就坏在,2022年预测2025年这么近的时间,难道要第三次告慰人民了? 因为,今年两会期间,他又给出了下一个时间点:2026年! 又定这么近? 好在这次他不算改口,也吸取了教训没有说死,而是保留了一些空间。他的原话是,「如果2025年没有实现(成为高收入国家)」,那么2026年「有望」。 怎么感觉底气越来越不足了呢? 谁能告诉我,是谁害得林毅夫老师学鹅国划红线,一次次重订D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