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月3日,正月初六,在李白都喟叹的古蜀道上,四川巴中90后小伙谭卫民用一条红绸带背着70岁的母亲赵秀远,登上了剑门关。谭卫民“背母登山”的身影,成为剑门关一道靓丽而温暖的风景,他的孝心也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与点赞。
2月7日,谭卫民告诉红星新闻,2014年父亲意外去世后,原本有病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为了照顾母亲,他到成都、苏州、宁波等地打工时都带着她。2016年母亲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在家照顾母亲两年后,为了生活只能再次外出打工。为此,他将母亲送到广元市苍溪县一家养老院,逢年过节回家看望她。
▲谭卫民背70岁的母亲游剑门关
“小时候妈妈背我,现在我背妈妈出去看看,我就是她的腿!”谭卫民说,由于要照顾母亲,他还没有恋爱结婚的打算。现在,他有一个愿望,下一站背母亲到北京天安门看看。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谭卫民是2018年度“巴中好人”,2019年2月入选“四川好人榜”。今年2月6日,他被剑门关景区特聘为推介大使,享受终身免票。
背母登山:
背着70岁母亲登上剑门关
“往后人生再无难关”
背母亲登剑门关,谭卫民计划了一段时间。
谭卫民告诉红星新闻,母亲今年70岁,几年前开始生活不能自理。年前,他萌生了带母亲游剑门关的想法。
“2023年,我推着轮椅带母亲游了阆中古城。每次带母亲出去,她都会很高兴。”谭卫民说,但这次游剑门关,母亲惊喜之余又有些担心,“我说放心,我背您去。”
正月初五,朋友开车接上他们,先到了青川县城游玩。正月初六,他们从青川出发,下午1点左右到达剑门关。
购票进景区时,因为是山路,轮椅无法前往,谭卫民拿出以前背母亲用的红绸带,将她背在了自己身上。工作人员表示担心,但并没有打消谭卫民“背母登山”的念头。起初,山路平缓,谭卫民步伐轻快,每到一处景点都会耐心地给母亲讲解。母亲趴在他背上,像个孩子般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时不时叮嘱儿子道:“娃儿,慢点,莫滚倒。”
▲谭卫民背70岁的母亲游剑门关
“我们从北门出发,登上剑门关楼,一路看,然后到了南门。”谭卫民告诉红星新闻,后来,景区给他们开了绿色通道,坐了两段索道上山。
山路逐渐陡峭,谭卫民的脚步渐渐沉重起来,呼吸也变得急促。汗水顺着他的额头、脸颊滑落。母亲也不停念叨:“娃儿,慢点,歇下嘛。”
景区了解到这对特殊的攀登者后,迅速组织人员为他们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并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在一旁陪护,时刻关注着母子俩的需求。同时,还在过安检、乘索道以及险要路段为他们提供帮助。
▲谭卫民(后排中)和母亲游剑门关
当晚6点半左右,谭卫民又背着母亲下山,结束了这趟难忘的旅程。谭卫民在朋友圈写了这样一句话:“大年初六背母爬完剑门关,往后人生再无难关!”
对话本人:
父亲去世后
为照顾母亲,四处打工也曾带着她
2月7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谭卫民,他正在四川巴中市恩阳区雪山镇清泉寺村老家,准备再次外出打工。
谭卫民的家,与广元苍溪交界。2014年,父亲去世后,谭卫民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双手,重修了家里的房子。一层三间灰水泥的房子,坐落在山间,简朴却干净。站在院坝里,正好可以看到对面的大山。
▲谭卫民背70岁的母亲游剑门关
谭卫民说,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他高中毕业便外出打工。母亲最初患有精神疾病,起初,父亲一边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一边在近郊打工和做农活支撑着。2014年,父亲意外去世,母亲承受不住父亲的离去,身体每况愈下,也不愿出门,不愿说话。
为了挣钱给母亲看病,谭卫民不得不带着母亲走南闯北打工。最初,他带着母亲到了成都,自己打工挣钱,母亲则由舅舅帮忙照顾,他给生活费和照料费。没几个月,他又带着母亲到了苏州打工。
“那时,母亲生活还能自理,我上班前就将菜买好,母亲可以自己做,有时我出差,会在头天晚上把菜买好,有时也会请朋友帮忙买菜。”谭卫民说,他给母亲买了一个手机,上面只有他一个人的电话号码,母亲也只会给他打电话。
但不久,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谭卫民后来又带着她到了宁波。那时,母亲自己能走,他带母亲到了多个景区游玩。
直到2016年,母亲出现下肢瘫痪,他带着母亲回家,到巴中、广元等地治病,还请了北京的专家会诊,但都无能为力。那两年,谭卫民就在家中照顾母亲,起床、穿衣、吃饭等,都是他一手操劳。
2018年,手中积蓄所剩无几,谭卫民只能再次外出打工挣钱。走之前,他经四处对比,将母亲送到了广元苍溪一家养老机构,每月3000多元。
“我现在每月工资6000多元,能负担妈妈的养老费用。逢年过节,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回家看望妈妈。”谭卫民说,他每周也会和母亲通很多次电话。
未来心愿:
尚无恋爱结婚打算
希望背母亲去看看天安门
“这是孝道最本真的模样,直击人心。”“谭卫民为年轻人照亮了尽孝的道路,行孝不能等。”“爱,足以跨越蜀道的艰难险阻,最美的风景配得上最美的人”……
谭卫民背母亲登剑门关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后,也引来众多网友的点赞。
▲谭卫民背70岁的母亲游剑门关
“他很孝顺,把母亲照顾得很好!”2月7日上午,四川巴中市恩阳区雪山镇清泉寺村党支部书记谭明德告诉红星新闻,在当地,大家都知道谭卫民孝老爱亲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
“谭卫民是我看着长大的,他父亲走后,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是我们这里的大孝子。”清泉寺村党支部副书记张顺丛说,在谭卫民的感召下,村里孝老爱亲的氛围越来越浓。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谭卫民是2018年度“巴中好人”,还在2019年2月入选了“四川好人榜”。2月6日,他被剑门关景区特聘为推介大使,享受终身免票。
再过两天,谭卫民将起身外出打工挣钱。现在,他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每一分钟,“妈妈就是我的精神支柱。”谭卫民说,因为要照顾母亲,加上自己的家庭情况,他还没有恋爱结婚的打算,希望带母亲多走走看看。
面对广大网友的赞誉,谭卫民坦承“没想到。”“小时候妈妈背我,现在我就是她的腿。”他说,只要自己在家,他走到哪里,都会用红绸带将母亲背上。母亲也喜欢趴在他的背上,两人一起说说话,“可能这样母亲也觉得心安。”
“我现在的心愿是背母亲去看看天安门。”谭卫民说,因为他只有节假日才有时间,目前还没有具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