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正餐"还想吃甜点"原因曝光,研究:摄取热量多6倍
ettoday
2025-02-15 18:35:47
▲许多人即使刚吃过丰盛大餐,但仍会想要吃甜点。
许多人即使刚吃过丰盛大餐,但面对甜点仍能找到「吃甜点的空间」,对此,最新研究也发现,这和人们大脑中的特定机制有关系,「摄取的热量竟是原来的六倍」。
根据《每日邮报》的报导,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代谢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大脑中的特定机制在我们吃饱后不仅会产生饱足感,还会强烈渴望糖分。该研究表明,一组名为POMC神经元的脑细胞在摄取糖分时会被激活,进而产生让人愉悦的内啡肽,使甜食更具吸引力。
科学家透过老鼠实验发现,当老鼠吃饱后,再次面对普通食物时,几乎不会进食。但如果提供高糖食物,它们摄取的热量竟是原来的六倍。此外,研究发现,当老鼠摄取糖分时,大脑中的室旁丘脑(PVT)会被激活,进一步驱动其对糖的渴望。
进一步实验显示,当阻止POMC神经元释放内啡肽时,老鼠在吃饱后便不会再摄取过量糖分。这表明,人类对甜食的渴望可能源于类似的大脑机制。
研究人员对30名受试者进行MRI扫描,发现他们在饮用含糖饮料后,大脑的PVT区域与POMC神经元的活动模式与老鼠相似,这可能解释了为何人们即使已经吃饱,仍然无法抗拒甜点的诱惑。
研究人员指出,已知的一种名为「纳曲酮-安非他酮」的药物可抑制这类大脑活动,帮助减少糖分摄取并控制体重。未来可能会有更精确的药物,针对与餐后糖渴望相关的特定脑区,减少副作用。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亨宁芬斯劳博士表示:「甜食的吸引力是暴饮暴食与肥胖的关键因素之一,更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未来开发更有效的减重策略。」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追踪人类在吃完正餐后的甜点摄取行为,并探讨这些脑细胞是否在零食摄取过程中也发挥作用,这项研究已发表在《科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