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香港首映礼,暴露光线发行巨大短板,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把东方文化打入全球呢?——记一场票房神话背后的发行裂痕。
在内地票房大爆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终于可以在中国香港地区上映了,获悉,此片的香港定档日期已确定为2月22日。
而内地上映日期为1月29日,这整整迟到了25天,为何会出现此类现象呢?光线传媒的发行为何如此傲慢呢?
且听啡哥做出解析。
一、《哪吒2》的票房神话仍在继续。
截至发稿时,《哪吒2》票房突破124亿,正式超越《头脑特工队2》的123.19亿票房,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并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总榜第8名。
这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首次打破好莱坞对全球动画市场的垄断格局,我们可以向世人宣布:中国动画可以傲视群雄了。
迪士尼动画、皮克斯动画、梦工厂动画,包括日本的东映动画等一众老牌动画制作发行公司,都得向光线、彩条屋和可可豆动画俯首称臣了。
咱们本土138家公司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效果了,可以在世界动画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
让全球观众了解《哪吒2》内在东方文化叙事,如“逆天改命”的传统内核,同时融入自我接纳、家庭和解等普世主题。
中国工业动画体系已初步形成,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收益的双重突破,为全球文化产业格局注入新动能,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本土原创佳作问世。
《哪吒2》的神话仍然在继续,虽然内地票房放缓,但海外市场有增无减,多国着手引进,海外发行目前已覆盖了北美、澳大利亚等市场,票房更是接近1亿人民币。
按照目前走势下去,《哪吒2》极有可能会挺进全球影史票房前五名,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二、香港首映礼。
2月18日,香港铜锣湾的夜晚被《哪吒2》的首映礼点燃。
现场星光熠熠,媒体多达50多家,香港电影界重磅人物参加,有英皇集团老总杨受成,有东方影业老总黄百鸣,还有寰亚影业老总林建岳等。
另外还有演艺界名人七仙羽师傅赵玲和TVB视后蔡思贝等。
当然了,还有两位知名度较高的明星活跃在线下和线上。
一位是任达华。
他来到了线下捧场,首映礼现场,任达华身着绿色棒球服,以“全家观影”的姿态力挺影片。
并接受媒体采访,他说:“其实,这部电影内容实在做的好,无论是特效技术,还是人物角色塑造都很立体,哪吒又顽皮又聪明,成就了这部电影。”
同时,号召大家,走进影院一探究竟。
另外一位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香港巨星周星驰。
可能因为工作原因,他未能达到现场,周星驰在社交平台疯狂喊单,连发十遍,:“我要看《哪吒2》(我要睇《哪吒2》)。”
还Cosplay哪吒造型,引爆全网热议。
说起来,《哪吒》两部动画与周星驰多少有些渊源,因为饺子的偶像就是周星驰,在电影中,很多搞笑的桥段均出自周星驰电影。
饺子把致敬周星驰做到了极致。
啡哥随便举一些例子吧。
太乙真人无厘头台词如“你打我撒”“不知道我顶不顶得住”,分别对应《九品芝麻官》方唐镜的挑衅和《少林足球》三师兄的经典台词。
太乙真人醉酒驾云的滑稽画面,模仿《大内密探零零发》的“反物理操作”;他枕着《神仙的自我修养》打盹的细节,则直接戏仿《喜剧之王》中尹天仇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结尾彩蛋中,鹤童鹿童对BOSS无量仙翁施展的“整容拳法”,直接复刻《唐伯虎点秋香》的“还我漂漂拳”,但融入了“打工人暴揍领导”的反套路,让老梗焕发新意。
海底八爪鱼自切触须烤熟吃掉的场景,神还原《美人鱼》中章鱼哥的铁板自烤名场面,但加入“边吃边吐槽”的魔改台词,强化喜剧效果。
如此这般的画面应有尽有。
从某种意义上说,饺子和周星驰通过《哪吒2》香港首映礼,完成了一次“双向奔赴”。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主打内地市场的香港电影人,有很多都没到场,比如说徐克、陈可辛、周润发、刘德华、郭富城、梁朝伟、张家辉、古天乐、谢霆锋……
是没被邀请,还是他们不屑一顾呢?
三、饺子和光线缺席。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主投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既没有亲自到达现场,也没有派代表过去,创作者饺子也同样缺席。
这可是香港首映礼啊,这么重要的场合为何不露面呢?
此前,博纳影业的《红海行动》在香港首映礼时,于冬和林超贤出席到场;好莱坞大片《沙丘2》内地首映礼,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和制片方都来现场了。
如果说饺子有些社恐,不愿出席这样的场合,又或者是忙于《哪吒3》的筹备,不想外界干扰,勉强能说得过去,但王长田不来,那真的说不过了。
这可是你公司出品的重磅动画,在全球电影界声名远扬的作品,更在全球影史留名的影片,宣发造势,这是你必须要做的事儿啊。
王长田如果去了,第一,可以给《哪吒2》制造热度;第二,表示你重视香港市场,吸引影迷购票观影。
他竟然不来。
啡哥给出的唯一解释只有一点:那就是王长田根本不重视对外发行。
?
四、《哪吒2》的发行历程。
这也就是本文开头所出来的,《哪吒2》为何在香港迟到25天的根本原因。
今年春节档,内地有两部大片同步香港公映,一部是肖战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另外一部是乌尔善的《封神第二部》。
前几天,陈思诚的《唐探1900》登陆了香港市场,其余的影片均未进入香港地区。
有影迷提出,为何《美国队长4》能在香港上映,咱们的《哪吒2》却迟迟没有定档呢?
问的好,我给解答一下。
一般来说,发行分为主动发行和被动发行。
被动发行,就是在别的地方火了,我们主动去购买版权,再播放,比如说中影引进的日本动画电影,还有去年购买中国台湾地区电影《周处除三害》。
这种被动发行又叫“批片”,一次性买断版权,我们市场所产出的收入,他们没有分账票房资格。
还有一种就是主动发行。
想要把自己的电影打入别的市场,你得先把影片送过去审批,他们通过之后,你再做相关配套的宣发定档工作,这样的话,很快就能上映了。
审批和后续流程大约需要1-3个月时间,也就是说,想要和内地同步公映,在去年11月份,就要把电影送到香港那边去审批了,因为他们也有电影分级制度。
如果,你都没有把电影送过去,他们如何知晓你要上映这部电影?他们哪里搞到电影播放硬盘和公映密钥呢?
我查询了香港媒体得出结论,光线根本就没有把《哪吒2》送到香港去,只是内地票房爆火之后,东方影业、英皇集团等四家电影公司都想抢着发行。
在电影总局协调下,找光线,把电影送过去,2天极速特批,才得以在2月22日公映,这就是《哪吒2》在香港迟到的原因。
再从王长田没有到香港出席首映礼,由此可以判断,他根本不重视发行,根本没有想让电影走向全球各地的理念。
连咱们的香港你都不送过去,还指望全球票房大卖吗?
电影做得再好,你不走出去,那怎么行?
五、结语:神话未完,悬疑待解?
在香港首映礼的镁光灯下,《哪吒2》的票房传奇仍在续写。
饺子的书房里,或许已铺开《哪吒3》的草图;光线的会议室中,一场关于全球发行的战略辩论正在进行中。
周星驰的“十遍喊单”,是情怀的终点,还是合作的起点?
任达华的“全家观影”,能否撬动香港影迷对国漫的认同?
这一切,如同电影中哪吒撕裂海浪的瞬间,辉煌之下,暗流涌动。
中国动画的“闹海”之路,注定是一场没有终局的冒险。
而答案,或许藏在下一部“死磕”之作中。
如果《哪吒3》能够同步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我相信,詹姆斯卡梅隆都得瑟瑟发抖,因为他的《阿凡达》全球影史票房冠军,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