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因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战而加速放缓,就业市场陷入困境正在削弱北京与华盛顿抗衡所需的韧性。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145%的关税,正威胁着中国进入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渠道。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片 © 法新社图片
据彭博社报导称,高盛集团估计,多达2000万人——约占中国劳动力的3%可能受到对美出口的影响。如果中美两国全面脱钩,将令本已因大范围减薪和裁员而精疲力竭的劳动力市场陷入混乱。
在商业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采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提高了生产率,这很可能导致招工需求放缓,尽管在特朗普重返白宫的前几个月,中国经济复苏没有中断。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政府于2024年底部署的支持措施的帮助下,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几乎没有放缓,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在5%以上,超出了中国政府设定的目标。
相比之下,总部位于巴黎的金融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商QuantCube
Technology根据2000多家公司的网上招聘数据编制的职位空缺指数在过去两个月里比一年前大幅下降了近30%。
长江商学院对主要由私企组成的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月份未来招聘计划指数跌至六个月来的最低点。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的就业分项指标也在下降。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就业分项指数也在下降。
万神殿宏观经济学研究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 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里格利(Duncan
Wrigley)说:“第四季度的刺激政策还没有转化为劳动力市场,企业希望在加大招聘力度之前,经济前景更加明朗”。
就业市场的长期疲软是重振消费的一大障碍,而重振消费是中国领导层在面对长期的房地产危机时试图扭转局势的首要任务。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国内外的挑战给就业带来了压力。她上月在两会期间参加了记者会,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次会议确定了于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的就业预期目标。
尽管中国经济在去年年底以六个季度以来最快的速度增长,并在2025年初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中国在就业方面仍面临着巨大困难。除了后期的政策突击外,民营企业情绪的复苏也起到了提振作用,尤其是在本土初创企业DeepSeek取得人工智能突破以及习近平主席与包括马云在内的民营企业家高调会晤之后。
长江商学院在其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的指数显示,企业对前三个月的销售和融资信心上升,乐观程度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点。前几个月经济的强劲增长很可能说服了中国央行推迟今年迄今为止的货币宽松政策。尽管过去几个月人们的预期有所提高,但官方仍未降息或降低银行必须设置的现金储备量。重型设备需求出现复苏迹象的进一步证据,反映出政府前期通过创纪录的债券销售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的努力。
3月份,中国挖掘机销量同比激增29%,是2021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个月。2月份政府净债务发行量激增至1.5万亿元,几乎是2024年同期的三倍。QuantCube
Technology编制的指标显示,截至4月初,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稳定。由于最近几周与住房相关的支出有所恢复,消费有所回升。
在就业前景不乐观的情况下,启动消费将变得更加困难。为了抵消美国全面关税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需要扩大内需,帮助抵消美国这一在去年吸收了价值525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市场损失。据彭博经济研究估计,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中断将导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高达3%。高盛是下调中国GDP增长预期的全球性银行之一,高盛目前预测中国2025年的GDP增长为4%,低于此前的4.5%。
特朗普政府周五晚宣布,豁免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这可能会给中国出口商带来一些宽慰,因为免税范围涵盖了来自中国的超过1010亿美元的商品。尽管如此,人们对中国政策制定者将推出更大力度的刺激措施以帮助经济实现今年增长约5%的官方目标的预期仍在不断升温。虽然官员们已表示今年将转向刺激消费,但迄今为止当局采取的措施仍然有限。
因此,家庭信心尚未出现转机。全球消费者趋势、受众概况和品牌监测Morning Consult
Intelligence的一项指数显示,根据该公司的每日调查,2025年初中国的消费者情绪较去年有所减弱。
以高盛研究部首席亚太经济学家兼新兴市场经济研究主管迪安竹(Andrew
Tilton)为首的高盛经济学家们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极高的关税、对美出口锐减以及全球经济放缓,预计将给中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