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拥有8年工龄的程序员,深夜守在电脑屏幕的微光下敲击代码,是吴先生生活的常态。哪怕出现手脚发麻的症状,他仍相信是颈椎病作祟,他自动无视搜索网页上的“脑出血”三字,直到呕吐感难以抑制,才匆匆前往医院。
被确诊为脑干出血时,吴先生33岁。自此之后,生活彻底改变。抢救、ICU、瘫痪,这些本以为还很遥远的词汇成为现实。尽管经过28天的ICU治疗,脱离生命危险,他仍要面对意识清醒却无法控制身体的无力感,备受煎熬。
好在康复治疗科学有效,外加自我心态良好。康复一个月后,他从瘫到走,第二个月从“能走”恢复到“走好”。
还差几个月就快确诊一年了,如今,吴先生的身体已恢复七成。他说,考虑到身体状况,放弃了重返岗位的想法,转而尝试做自媒体。他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给病友们带来希望,也让更多年轻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这场大病让他明白,捡回一条命已是不易。他想活得更加自由,也更加相信自己能够做好一切事情。“如果能见到以前的自己,我想对他说,好好爱自己。”
对话吴先生。
吴先生。图/受访者提供
【1】发病前月薪3万,凌晨一两点睡是常态
九派新闻:为什么选择程序员这份职业?
吴先生:主要是因为工资相对较高,以前家里主要靠我挣钱,发病前月薪有3万元。当年我33岁,在一家创业型公司工作,人少活儿多。我做开发,一个人对接五个人的工作,忙不过来,要人也一直没招到。最忙的时候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凌晨一两点睡是常态,早上7点多就得起床。就算睡着也不踏实,在家休息也得干活。
后来公司内部出了问题,我倒是稍微清闲些,但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面临裁员压力,精神压力特别大。生病前一两个月基本没活干,心里焦虑。
九派新闻:发病前身体有何不适症状?
吴先生:去年7月底手麻、脚麻持续了几天,只能甩手缓解,没什么用。我在网上查,怀疑颈椎病。上面确实还写着可能是脑出血,我根本没往那想。
2024年8月1日晚上,我正打扫卫生,突然很想呕吐,趴着也缓解不了,就自己开车去了医院,诊断出脑干出血,医生直接把我送到抢救室。
九派新闻:确诊时是什么情况?
吴先生:刚确诊,我的情况还挺好,只有麻木症状,在医院挂水,六天出院。那时对病情没概念,很懵。医生说再等会儿可能就来不及抢救了,可我意识不到有多危险。
后来去杭州一家康复医院时再次出血,我又转去了上海一家医院的康复科。但因为发烧、咳嗽,做不了康复,专家会诊后把我送到了ICU。
我当时的记忆停留在医生给我抽血检查,还有在ICU里给我插管。很快,我就昏过去。昏迷时有一点意识,偶尔知道有人来看我,有人在我耳边说话。
后来我才知道,我脑干部位长了一个血管瘤,可能是因为我压力太大、过度劳累,导致血管瘤破裂。
九派新闻:何时苏醒?病情是否好转?
吴先生:昏迷了大概15天,再醒过来时,意识恢复,但我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手脚不能动弹、发不出声音、全身麻木、眼睛出现重影、共济失调、无法吞咽。感觉自己被封印在床上,既没办法克服,也没办法求助,特别难受。这种状况持续了大约一两周。
【2】在ICU住了28天,普通人轻而易举的动作变得难如登天
九派新闻:发现自己瘫痪时心态如何?
吴先生:我心态还算好,虽瘫痪在床,但我看病房里两个老头,一个70多岁,一个90多岁,他们康复时都能扶着走,我相信自己也可以,总有一天能够好起来。
偶尔心态不好时我就看书,心理方面的书,调整心态,告诉自己:生病已是事实,好好配合治病,不想太多。
我的家人确实吓坏了,他们起初对这个病也没太多了解,觉得上年纪的人才会得。我进ICU,下了两次病危通知。我爸还因为这事受了惊吓,导致心脏病发作,做了手术。
九派新闻:何时开始康复训练?
吴先生:醒来就开始康复,在ICU一共待了28天,排除生命危险后转出ICU,又去康复医院待了70多天,回家后也一直在康复和锻炼,比如针灸、电刺激、按摩、踩车等。
在康复过程中,唯一有痛感的是针灸,其他虽然不痛,却感觉对普通人来说无需用脑的动作变得难如登天,比如站立、行走,都要不断练习。
九派新闻:康复中最鼓舞你的事情是什么?
吴先生:在医院做完气管切开手术后不能说话,伤口愈合三四天后能轻声说一些。吞咽功能在康复医院过了一两周恢复,我自己有感觉,因为能咽口水。康复一个月时我能站起来了,这个时间相对来说已经很快,对我鼓舞很大。大部分的偏瘫病人都觉得只要能站,就能走,其他的动作也能逐渐完成。当然,能站跟站好也有区别,需要慢慢练习。
九派新闻:你认为在恢复过程中什么最重要?
吴先生:科学的康复治疗是物理层面,个人意志是精神层面,两者缺一不可。治疗无效,意志再强也没用;治疗有效,精神力量能起到很大作用。
我所在的康复医院,有很多人因为心态不好,抗拒康复,明明有能力做到的事却放弃了。我们还经常会说奇迹发生,我希望没有所谓的“奇迹”,那些都是正常的案例,我们都能做到。
当然,在康复过程中,家人的鼓励也很重要。如果家人不理解,质问为什么那么“简单”的事情却做不好?这对我们会是很大打击。还好我的家人相信我能恢复正常,没把我区别对待。
我能恢复成现在这样,最想感谢的还是自己,最艰难的是“接受自己”,接受现在与过去的差别。幸运的是,我的心态很好,治疗方法也非常科学,所以康复进展很快,一天比一天好。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康复治疗师还是我的主治医生,都没想到我能恢复成现在这个样子,在他们看来我的病情挺重,大概率会瘫痪。
【3】希望记录生活,给孩子多留些回忆
九派新闻:现在的身体状况如何?
吴先生:身体恢复七成左右,自理没有问题。精细活不行,尤其是左手的触觉不行,比如摸不出来被子和一张纸巾的区别。精力也不太好,很容易疲惫。我内心明白,可能没有办法完全康复。
九派新闻:考虑重返职场吗?
吴先生:想过,以前家里主要靠我挣钱,如果我断收,我妻子要承担很大压力,又要赚钱,还要照顾小孩。考虑到我现在的身体状况,体力活做不了,程序员岗位经常加班,我精力跟不上,公司也不太敢要我。
所以我在想办法破局,我想挣钱,减轻家庭负担,这是很多脑出血病人面临的困局。现在,我在尝试做自媒体。
九派新闻:为何选择自媒体?
吴先生:一方面想给病友们打个样,看看能不能通过自媒体赚钱。另一方面,我想记录自己的生活,给孩子留下些回忆。以前,我的手机相册里根本没有我的照片或视频。但我女儿还小,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万一以后我不在了,她想看爸爸的样子,至少有个地方记录着。
九派新闻:账号主要分享哪些内容?
吴先生:刚开始我主要分享康复日记,越来越多的病友私信我,说我的状态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希望我继续做下去。
后来我意识到,我们这个群体,很多人患病后容易心理崩溃,甚至抑郁,毕竟前一秒可能人生还很辉煌,后一秒就半身不遂了,心理落差特别大。
我很想开导、鼓励他们,所以我现在拍视频、开直播,不讲康复动作,不推荐任何药物和保健品,这些是医生的工作。我主要分享心理疏导方面的内容,希望病友们振作起来。
我还想让社会关注并帮助脑出血群体,比如我给韩红基金会和黄晓明基金会写过邮件。我也希望年轻人能意识到知道这种病有年轻化趋势,一定要注意身体。此外,我们走路与常人不同,希望大家在街上看到我们,能给予更多理解。
吴先生分享治疗心得。图/受访者提供
【4】不再忽视自己的感受,想做的事一定能做成
九派新闻:做自媒体对你有何挑战?
吴先生:我以前做程序员,更多是面对电脑,话很少,很内向。刚开始面对镜头我会不好意思,现在不得不去试着变得外向。至于负面评价,我倒看得开,别人说什么我管不了,但我可以决定自己在不在意。
九派新闻:这场疾病给你带来的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吴先生:生病前,我想着挣钱,会在很多方面压制自己,忽略自身感受。躺在病床上时我就想,我连海都没见过,太遗憾了。
现在,虽然金钱的压力依旧很大,但捡回了一条命,我想更自由地生活、体验生活,让自己快乐。上周,我一个人到贵州散心,想多看看世界。我如今在意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尽力满足对自己的期待。如果你都不能取悦自己,怎么能指望别人取悦你?
此外,经历了康复,我现在有点“盲目自信”,觉得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想做的事都能做成,我认为很多人就是因为给自己设限才做不成事。
九派新闻:对于仍处在高压行业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吴先生:我以前很讨厌加班,生活完全被工作占据,不过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只能被逼着“卷”。对于“打工人”来说,希望大家不要被社会束缚,被他人的期待困住,一定要注意身体,累了就休息,身体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