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置顶: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七四):香山阮定(20314 byes)(381 reads)04/17/2025
• 置顶:林徽因与梁思成之问 —— 至性痴人金岳霖(连载2)(7180 byes)(6077 reads)04/17/2025
(上接《至性痴人金岳霖(连载1)》)林徽因当然不愧不世出的多情佳人, 这里我们且看林徽因写给婚后徐志摩的那首著名的“断情诗“—— 《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
• 置顶:追根溯源:30多年前的川习与关税大对决(6412 byes)(8054 reads)04/16/2025
• 置顶:人民战争(3530 byes)(5980 reads)04/16/2025
• 置顶:我插队看到的水利设施(二)(1362 byes)(1226 reads)04/15/2025
• 置顶:我插队看到的水利设施(一)(1201 byes)(621 reads)04/15/2025
• 置顶:村里的水利设施(7216 byes)(23181 reads)04/15/2025
• 置顶:南北朝北齐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残酷杀戮的政权更替(六十二)(5543 byes)(968 reads)04/15/2025
• 置顶:精彩:观江泽民、克林顿在西藏问题上的斗法(4081 byes)(2418 reads)04/14/2025
• 置顶:70年代的上海回忆(11160 byes)(1368 reads)04/14/2025
• 《狐假虎威》巴郎
(1900 byes)(6 reads)04/18/2025
• 《为虎作伥》巴郞
(1315 byes)(7 reads)04/18/2025
• 王朔:要是全国下令追星,我就追他
(34376 byes)(32 reads)04/17/2025
• 金岳霖笔下的朋友们:最亲密的是梁思成、林徽因 ZT
(17494 byes)(1103 reads)04/17/2025
• 还是以金老本人的文章来澄清吧:他就是梁林夫妇(共同的)亲密的朋友
(0 byes)(9 reads)04/17/2025
• 梁不可能认为金是朋友。
(0 byes)(4 reads)04/17/2025
• 除非梁写下这个意见或有其他可靠的证据,我们外人还是不要妄自猜测
(0 byes)(1 reads)04/17/2025
• 这不需要证据,这是男人的直觉。
(0 byes)(2 reads)04/17/2025
• 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他这样的行为,没有男的愿意!!!
(0 byes)(2 reads)04/17/2025
• 是这么回事儿!
(0 byes)(3 reads)04/17/2025
• 看官自己按常人思维推断没有说服力。拿出证据来
(0 byes)(3 reads)04/17/2025
• 谁会刻意留下证据呢?不过从梁后来续玄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他以前显然是很压抑的。
(0 byes)(3 reads)04/17/2025
• 你要是男的,自然会明白,无需证明。这样,你问问本坛男网友,那个不同意?
(0 byes)(2 reads)04/17/2025
• 常人常识。非常的话,一是压抑还有变态。再者利益交换。说是心甘情愿,违背任何生物特性。-:)
(0 byes)(2 reads)04/17/2025
• 说得对:违反生物学原则。
(0 byes)(0 reads)04/17/2025
• 你去查查金和梁的人生交集,怎么可能是最好的朋友?
(0 byes)(1 reads)04/17/2025
• 说真的。即使老梁自己说的,也不会是真心话。哈哈。-:)
(0 byes)(0 reads)04/17/2025
• 只看了开头。金说,梁和林是他最亲密的朋友。这不见得是真话。因为他不可能说林是他最亲密的。。。
(0 byes)(3 reads)04/17/2025
• 这篇文章提到, 梁林在昆明建了一套房后专为金加了一间,且房门开在梁家主客厅。可见金是他们一家亲密朋友说法是恰当的
(4278 byes)(12 reads)04/17/2025
• 这个和我知道的略有不同。老金毕竟也是个大家(教授),人家有自己的house,但开门是开在那的。这样很方便金的出入。
(0 byes)(4 reads)04/17/2025
• 啥亲密朋友,只是老金愿意,林批准而已。老梁能愿意吗?
(0 byes)(0 reads)04/17/2025
• 谈论民国,奉劝各位还是实事求是好些,即知道多少是多少,不要充大尾巴狼。被问住,就不好了。:)
(0 byes)(3 reads)04/17/2025
• 不过我这个人,民国的事,有问题,随便问!不吝赐教。:)
(0 byes)(1 reads)04/17/2025
• 不断地转帖,意义何在?而且是没有考证过的,跟传谣有啥区别。 来源: 夕阳美如画 于 2025-04-17
(18 byes)(4 reads)04/17/2025
• 唉,有些话我本是不愿意说的。毕竟江湖有江湖的规矩。但要较真儿,咱们坛子里,谁几斤几两我还是清楚的。:)
(0 byes)(3 reads)04/17/2025
• 你帮助把此贴顶上热帖
(206 byes)(9 reads)04/17/2025
• 哈哈,我不在意。我来此坛是想多给大家介绍些历史知识的。:)
(0 byes)(0 reads)04/17/2025
• 在他们还年轻的那个年代,他们很多人是观念上比较新潮的一群,而他们又全部都是亲历中西文化的一群。发乎情止乎礼,亲和友有区别
(203 byes)(33 reads)04/17/2025
• 西北网友明鉴,民国本身就是东西方文明文化的碰撞。但这样的事并不多见。即使同时代的人,如冰心,钱钟书等,也还是看不惯的。
(0 byes)(3 reads)04/17/2025
• 当然,同时代肯定也有人会看不惯呀。理解你所说的,不争论。有不少事是专属于那个年代、那群人的。最终,有的按传统方式,有的
(78 byes)(9 reads)04/17/2025
• 说得在理。
(0 byes)(0 reads)04/18/2025
• 林徽因就是个是非不清,被感情牵着走的糊涂蛋。最为一个妻子,结婚后就应该有分寸,和异性朋友保持一定距离。
(213 byes)(25 reads)04/17/2025
• 还是毛儿席好~,呵呵呵
(0 byes)(1 reads)04/17/2025
• 不用争了,大家保留自已看法就好。公众至少知道了其中一位当事人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发文的目的。
(0 byes)(0 reads)04/18/2025
• 人民公社的工分和口粮(ZT)
(1739 byes)(2089 reads)04/17/2025
• 方外网友,你们队的工分值,是一分工二分钱还是一份工五分钱?
(0 byes)(2 reads)04/17/2025
• 当时的一工分值多少,是要算到几分几厘的,不可能在二分到五分钱之间变化。
(0 byes)(2 reads)04/17/2025
• 您的那个普通人十块的人情,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0 byes)(3 reads)04/17/2025
• 人情都是指亲戚间的人情。结婚是大人情,十块钱起,高的可以十五,二十。二十为顶。
(0 byes)(2 reads)04/17/2025
• 问题是钱从哪里来的?
(0 byes)(2 reads)04/17/2025
• 你以为人们真拿不出十块钱吗?
(0 byes)(2 reads)04/17/2025
• 我是小县城里人,大学里伙食靠助学金,家里邮寄到南大,每月按时,五块零花钱。78-82年
(0 byes)(2 reads)04/17/2025
• 一般农民,比我穷很多。
(0 byes)(2 reads)04/17/2025
• 你用你每月的五块钱零花钱与农民一家一年比?
(0 byes)(2 reads)04/17/2025
• 给你一个参照。十块二十块,是很大的数。
(0 byes)(1 reads)04/17/2025
• 这还用你说?
(0 byes)(2 reads)04/17/2025
• 您不知道。十五块,可以买二十多斤肉。
(0 byes)(1 reads)04/17/2025
• 普通农民,送这样的人情?别胡扯了。
(0 byes)(2 reads)04/17/2025
• 哈哈哈,你还是缺乏生活经验。十快钱只是为了买肉吗?
(0 byes)(2 reads)04/17/2025
• 您理解别人的话,就这水准?问题回复不了就胡搅蛮缠了。搞笑。
(0 byes)(1 reads)04/17/2025
• 请回答:第一,你们那里的工分值,是二分还是五分钱?第二,就这个工分值,农民一送十块二十块的人情,钱从哪里来?
(0 byes)(6 reads)04/17/2025
• 第三:你们那里每月按人头分口粮,标准是什么?每人分多少?您答不出。
(0 byes)(0 reads)04/17/2025
• 我已经回答你了!
(0 byes)(1 reads)04/17/2025
• 对我的第三给问题:您回答说反正能吃饱,不然哪有力气干活?这也叫回答?前面两个,也类似的回应。搞笑。
(0 byes)(1 reads)04/17/2025
• 懒得跟你鬼扯了
(0 byes)(0 reads)04/17/2025
• 你真的是自己虾扯却反咬人。人情在中国文化非常重,10块钱平时省吃俭用,哪怕借几块拼凑也是要的。-:)
(0 byes)(1 reads)04/17/2025
• 您以为一个普通农民找人借哪怕是几块钱很容易吗?那年头谁有十块钱借给你?一天挣二,三毛钱,借了拿什么还?
(0 byes)(2 reads)04/17/2025
• 请客也是请亲戚。
(0 byes)(1 reads)04/17/2025
• 结婚有三天的客人,忘了?
(0 byes)(1 reads)04/17/2025
• 是的。同样的亲戚在这里做客三天。这显然超出了你的想象能力!
(0 byes)(0 reads)04/17/2025
• 有。男女不同,又各分大约三个等级。老人的活,一个级别大概男女不分。哦,有时候还有特等工。-:)
(0 byes)(2 reads)04/17/2025
• 那是工分多少不同。一分工值几分几厘,是统一的,一年一算。:)
(0 byes)(3 reads)04/17/2025
• 哦,这样理解。每年不同。按收入多少做除法。不同小队不同。-:)
(0 byes)(2 reads)04/17/2025
• You got it. :)
(0 byes)(1 reads)04/17/2025
• Got?是个变量。-:)
(0 byes)(0 reads)04/17/2025
• 不叫临时出去做事,叫搞“副业”,包括在本生产队内搞副业和外出搞副业,如有人专门为生产队上山“放松油”(松脂)
(0 byes)(0 reads)04/17/2025
• 网上抄的文章
(0 byes)(3 reads)04/17/2025
• 您以为这种信息很难找吗?这种东西不需要原创。:)更用不着亲身经历。
(0 byes)(5 reads)04/17/2025
• 这么说吧,就算文章里说的是真话,你真的理解文章里说的每句话的意思吗?能想象其中的场景吗?
(0 byes)(2 reads)04/17/2025
• 读者理解就可以了。:)
(0 byes)(1 reads)04/17/2025
• 那你只是一个二传手了。
(0 byes)(5 reads)04/17/2025
• 当然。传递真实,揭露谎言。
(0 byes)(2 reads)04/17/2025
• 哈哈哈,你连你里面到底说什么都不能完整想象,还谈什么别的?
(0 byes)(0 reads)04/17/2025
• 还有一件事没在里边:队长都是十分工,每年有额外加的三百分工。记工员是两百。
(0 byes)(2 reads)04/17/2025
• 具体的情况各地有异,这个不必太计较。
(0 byes)(2 reads)04/17/2025
• 每天谁干什么,都是队长派工,能想象出这是多大的权力吗?这里边有多少Abuse吗?
(0 byes)(1 reads)04/17/2025
• 哈哈哈,你又错得离谱了。
(0 byes)(1 reads)04/17/2025
• 口粮是按人头分。年底每户分钱和欠钱是有的。-:)
(0 byes)(2 reads)04/17/2025
• 明白了。原来蒋老师是向你们学东西,哈哈。江湖上有这种,表面上是抬杠,实际是偷学知识。因为被问的人急了,会讲出来龙去脉。。
(0 byes)(1 reads)04/17/2025
• 哈哈。怀疑他只信网上对中国不利的,连小时候农村的生活经历都被重新更新了。-:)
(0 byes)(0 reads)04/17/2025
• 没有生活经历怎么会有能力判断转帖文真伪?哪个是普遍性,哪个是特殊性?
(0 byes)(4 reads)04/17/2025
• 这个主贴里,哪一句不对,您可以反驳呀。:)
(0 byes)(1 reads)04/17/2025
• 怎么学都不可能有真实生活经历来得有效。
(0 byes)(0 reads)04/17/2025
• (转贴)林徽因收藏两块飞机残骸:一块与徐志摩有关,一块与弟弟林恒有关
(29618 byes)(3016 reads)04/17/2025
• 没办法,还的以正视听,哈哈。
(0 byes)(0 reads)04/17/2025
• 斗胆问一句,你不断地转帖,意义何在?而且是没有考证过的,跟传谣有啥区别。
(0 byes)(10 reads)04/17/2025
• 好吧,那你有什么考证吗?
(0 byes)(0 reads)04/17/2025
• 不知你怎么样,我自认对民国史有点小小的研究。
(0 byes)(2 reads)04/17/2025
• 请原创,愿拜读。
(0 byes)(4 reads)04/17/2025
• 林的事,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在美国时的一报多发,这个我其实不想说。。。
(0 byes)(4 reads)04/17/2025
• 这个导致了徐最终娶了陆小曼。
(0 byes)(1 reads)04/17/2025
• 徐这人浪漫又轻浮。
(0 byes)(1 reads)04/17/2025
• 这个我同意。但什么让徐最终弃林(当然,那时林有老公)而选择了陆,就在那封电报中。
(0 byes)(3 reads)04/17/2025
• 《牛虻》里说过:死去的人还是让他死去的好,还魂的鬼是丑恶的
(0 byes)(1 reads)04/17/2025
• 我的《民国人物—陈寅恪》就是原创。你愿意的话,请去我的博客,谢谢。
(0 byes)(3 reads)04/17/2025
• 我这个人,一向比较懒。至今还欠《大邱庄》的更新,不说了,让红山她们看见,又得催更了。。。
(0 byes)(2 reads)04/17/2025
• 本坛有
(60 byes)(34 reads)04/17/2025
• 我替你贴出来”本坛有杂草只会转帖,一篇主贴也写不出来”。
(0 byes)(4 reads)04/17/2025
• 。。。不断地转帖,意义何在?而且是没有考证过的,跟传谣有啥区别。 来源: 夕阳美如画 于 2025-04-17
(150 byes)(15 reads)04/17/2025
• 我这个人,一般不会随便转贴的。我转贴的,一般都是我自己考证过的,但难免挂一漏万。这个还要请大家谅解。
(0 byes)(2 reads)04/1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