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史通俗演义 (9)

历史学生 大学行走 文学参议 业余收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杨家老屋

太外公的故事暂且置之一旁, 部分原因现在我有点记不清了, 哪天打电话请示一下妈妈才行。 还是回到养家,毕竟按姓杨麽,虽然是世上没有半点杨氏的基因。

小牛7岁之前, 是住在老屋里。 老屋里住着4-5户人家,大家都称之为老屋,后来虽然搬出去了,有时还自称我们老屋里住的人家,颇有点自豪感。

前两年麻州的色楞镇 (SALEM) 从安徽全文照搬了一所老房子, 花了上千万美元, 原封不动地在博物馆重建,小牛也去参观了。 那房子,美国人称颂不已, 很多国人也觉得习气,小牛也感慨。 其实,色楞的房子要论面积,远不如小牛的老屋,规模也比小牛家的老屋小得多。可惜,老屋荡然无存了。 要不, 剩下的窗户,木梁, 杂七杂八的东西现在也是古董了。

前面说过,某年某月某日,太外公叫爷爷回到高家地去继续杨家的血脉,可能也算对死去的朋友的报答吧。时间应该在49年前后。 那时,杨家已经没人了。 杨氏两兄弟的老屋,都典给了外人。 太外公出钱, 把老屋的一半赎了回来, 爷爷奶奶加上爸爸, 也许还有大姑姑, 就从陈家搬回了高家地。 爸爸因为小时候的光阴是在陈家度过的,所以对那里特别有感情。 后来我的童年在上学前很多时间是在西桥外婆家度过的, 对外婆家很有感情。所以外婆总是说,和他爸爸一样,连外婆家的水都是甜的。

回到老屋之后,老屋可能破旧了,所以爷爷奶奶又请人修缮了。 据奶奶说,花了十担稻谷的价钱。 老屋的另一半住着另外两户人家,后来两家造了新房, 搬出去了,但仍在同村,就把他们的那一分卖给了另外两户,其中一户是外地的。 事情应在我出生之前或襁褓之中。 因为我根本没有印象。

说说老屋的结构吧。老屋朝南,面对水浒中提到的乌龙山。 几级台阶进大门, 大门是黑漆漆的。 大门进去是4- 5米深的走廊,两边是板壁。右边的板壁是小牛家厨房餐厅和会客室的墙。 走廊 (俺的说法很不专业, 不知道建筑名词)通向天井。天井先按下不表。 所以进大门就看见天井。 走廊和天井的相接处,分左右左右两条路。右边拐过就是小牛家的门。

天井。 顾名思义,就是天的水井。 天井长方形。 和走廊方向一致的是宽,也就是房子的纵深方向,大约3-4 米,和走廊垂直的是长, 可能5-6米,当然全是估计,实在说不清了。 天井的地面是水沟,顶上没有屋顶,通着天, 所以叫天井。 下雨下雪,雨雪就漂了下来, 落进水沟, 应该从暗渠流了出去。

天井其实就是老屋的中心,老屋的建筑连在一起,绕天井成为四方。 总共四个角。 进大门右手是小牛家,左手是外地的。 东面的是爷爷奶奶和姑姑们。 再往里面就是东北角,是叔叔家。 正北的, 也就是和大门相对分成两间, 一件是爷爷奶奶的吃饭的地方,另一间是别人家的。  总是,老屋靠东的一半是我们的,靠西的一半是另外两家的。

这是老屋的一楼。 还有二楼。也是类似的结构。四角应该有四个楼梯。小牛家在东南角,楼梯就在东南角。 上楼,小酒家还有两个房间。 只是楼上和爷爷奶奶在东边隔开了,在南边和外地的那家格隔开了, 虽然搁不住声音。

老屋的墙是砖头的,老屋里的板壁是木头的。厚实得很。 后来建新房, 很多都用了旧木料。

藕然 发表评论于
家史演义写的很好。你的文章有功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