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无故事
一部关于秘密、时间和权力的小说
第一章:玉罗盘
公元前3000年,延庆的山沟沟
延庆的山风呼呼地刮,卷着松针味儿,吹得人脸生疼。山里有个洞,洞口被野藤缠得密不透风,里头蹲着个叫莲的女人,正低头刻一块玉盘。玉盘绿得像能滴水,边上刻满了乱七八糟的符号,像是天书。莲管它叫“玉罗盘”,不是指路的,是指时间的。她脑子里老闪过些怪画面:一座还没影儿的城,高楼飘在天上,人说话跟唱歌似的。她知道,这玉盘会把那些脑子活、心眼多、还有点倒霉的家伙引到这儿来。
她刻完最后一笔,抬头看看洞外的星空,嘀咕:“这东西,留着是个祸。”可她还是把它埋在了洞里最深处,盖上块大石头,像是怕它自己跑出去。
1925年,紫禁城太和殿
爱因斯坦偷偷溜进北京,手里攥着这块玉罗盘——从个军阀的金库里“借”来的。他站在太和殿的龙椅前,借着月光看盘上的花纹,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北大校长蔡元培把他请来,说这东西能解开宇宙的秘密。爱因斯坦嘀咕:“这哪是罗盘,分明是台算未来的机器。”
院子另一头,年轻的毛泽东,当时还是个图书管理员,耳朵尖,偷听到了这话。他低头在本子上刷刷写,眼睛里闪着光,像抓住了啥大宝贝。
2025年,中关村
玉罗盘这会儿在李薇手里。她是个量子计算的牛人,二十八岁,在中关村开了家小公司,专搞人工智能。她发现罗盘上的花纹跟她AI的算法像亲兄弟,简直天生一对。可每次她盯着罗盘研究,脑子里就蹦出怪画面:公元7000年的北京,塔楼飘在天上,天空像块大屏幕,闪着数据的流光。城里还有个家伙,自称是她后代的哲学皇帝,手里也攥着这块罗盘。
这天,李薇窝在大栅栏一家小茶馆,包里藏着罗盘。茶馆墙上挂着几幅字画,空气里混着茉莉花茶和老烟枪的味儿。对面坐着个德国女投资人,叫索菲娅,穿得跟时装周似的,眼睛盯着李薇,像要看出花来。“你说这玩意儿能预测股市?”索菲娅问,声音里带着点兴奋。
李薇端着茶杯,笑笑:“不光是股市,啥都能预测——市场、战争、点子。不过,玩这东西得付出点代价。”她没说那些怪画面,也没提最近老有个影子跟着她。
晚上,她走在三里屯,霓虹灯晃得人眼花。她又感觉到那个跟踪的家伙,步子轻得像猫,走路却精准得像机器。她拐到日坛公园,在老祭坛的影子下堵住了他。那家伙叫德米特里,俄罗斯黑客,个子瘦高,眼神冷得像刀。他被某科技大佬雇来偷罗盘,可他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东西能改历史,我要定了。”
李薇没跟他废话,趁他掏设备的工夫,撒腿就跑,钻进三里屯的巷子,心跳得像擂鼓。她知道,这罗盘的秘密,远比她想的要大。
想点啥的问题
要是你能看见未来,你会动它吗?知道每改一点,时间都会抖一抖?在这座见过太多大人物摔跟头的城里,玩上帝的游戏,得付啥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