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的文化名人与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且都是善于烹任的美食家。苏东坡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位。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的大文豪,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那纵横奔放的文章,飘逸豪放的恃句,以及与黄庭坚、蔡襄齐名的书法,至今被国内外人民所敬仰。他不仅对诗文书法造诣极深。而且对烹饪技艺也颇有研究,还善于把饮食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道独特的美食文化风景线,是位造诣颇深的美食家。
苏东坡祖籍四川眉山,历任江浙、中州。南粤各地,尝遍了各地的肴撰,写过许多反映各地佳肴名撰的诗文,如《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馋赋》。他在自己的诗作中以老馋嘴自居,这生动地反映了他对饮食烹调的浓厚兴趣和品尝佳肴美味的丰富经验,堪称中国古代美食家。苏东坡除了善于品尝外还经常自己动手烹晕人饪佳肴。据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记载,苏东坡被贬滴到黄冈时,不时下厨劳做,他见黄冈市面猪肉价贱,而人们较少吃它,便亲自烹调猪肉吃得津津有味。有一次他吃得兴起,即兴戏作了一首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后来这首诗传了出去,宋人亦和时人一样,对名人一举手一投足都热衷模仿以为时髦,人们争相仿效如法炮制并把这道菜戏称为“东坡肉”。过去了数百年,“东坡肉”的制作方法不断改进,流传至今。
苏东坡烹制鱼羹颇为在行,并自称在家乡时常亲执炝煮鱼以侍客,客未尝不称善。他的素食也做得不错,曾用芦菔白米为掺,做过“玉惨羹”自称其昧之佳可与西天的醍醐媲美。
他还曾用山芋做过“山芋羹”,说是色香味皆奇绝的少有佳品,正因为苏东坡与饮食有如此的缘份,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掺、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 “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这些肴馔名目,或因敬仰或以寓情或附庸风雅或牵强附会。清代文学家李渔,曾在烹饪品评时对“东坡肉”之名提出过异议,他说:“食以人传者,东坡肉是也。卒急听之,似非豚之肉,而为东坡肉矣。东坡何罪,而割其肉以实于古馋人之腹哉”!不管李渔不同意此名也好,抗议也罢,“东坡肉”之名还是在民间广为传播流芳百世。
古代大凡诗人多与酒结下不解之缘。苏东坡自然不例外,他的诗词中涉及酒的不少,如有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在这首词的序文中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苏东坡不仅喜爱品尝美酒,还是位酿造美酒的好手。在惠州时,他曾写过一首《寓居合江楼》,“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唐人多称酒为“春”。什么“窟春”。“石冻春”。“烧春”等,五花八门。宋人也多沿袭唐人旧习,“罗浮春”也是酒名。因惠州有座罗浮山,苏东坡怕别人误以为“罗浮春是本地酒,在给这首诗作画时,他自得地写明是“予家酿酒,名罗浮春”。苏东坡还亲自酿造过另一种叫“万家春”的酒,对此酒他也津津乐道,多次在诗文中提及。在《和已酒岁九月九日》诗中有“持我万家春,一酹五柳陶”。在一首《院溪沙》中有:“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在这首词的序文中他干脆点明:“余近酿酒,名万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我们可以想见,当苏东坡手舞足蹈地写上“盖岭南万户酒也”时作为一个美食家是何等的快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