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是在舞钢渡过的,那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小城市。
从煤城平顶山出来不远,一条公路蜿蜒着消失在青幽幽的深山里。公路依偎着著名的石漫滩水库,另一边星罗棋布地铺撒着矿山公司、动力厂、焦化厂、炼钢厂、轧钢厂等等。。。组成了一个大型的国家重点钢铁企业,那就是舞钢市,就是我成长的地方。
我初中的时候是舞钢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时期,全国各地四面八方各路人马汇聚一起。南腔北调的口音,千奇百怪的风俗,半山坡现代化的车间,当地老农残破草房,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社会风景线。
赶上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最激烈的那个年代,一会批这一会批那,又要歌颂又要赞美的,没少写大字报。仗着一点小聪明,看书多一点,每每我胡乱拼凑的一堆文字,经过父亲的指点和润色,就会变成大批判锋利的投枪,或是献给祖国的赞歌。所以我的文章总会在矿山公司的专栏出现。久而久之,我也就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坐巴士去办事,就有几个外校的中学生对我指指点点的,我隐约听说过他们,是二中的,没有打过交道。。。
一会儿,其中一个走过来给我答话:“喂!你是***嘛?”
我说:“是的。”
“给你出道题,下星期天我找你要答案。”说完,递给我一张纸,转身径直去了。。。
按捺着满心的好奇,我没有打开,把纸条揣进了裤袋。晚上回家,吃完饭,进了自己的房间,关起门,锁好,才打开那张纸----当时社会很乱,家里是不许我接触外人的。
那张纸条上面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是竖着写的。。。
第一行有个符号:“一点一横下面一撇一竖” 接着有三个“更” 字,再下面是半个繁体“门” 字。
第二行先有一个很小的“姐”字,接着是一个“等” 字,和一个颠倒的“到” 字,再下面是个斜着的“月” 字。
第三行。。。。
第四行。。。。。。。。。。
我一头雾水。。。
后来托和那帮家伙相熟的同学打听,原来那是一个很古老的七绝谜语艳诗。他们让我“对诗” !
我找了我相好的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於对出来了------
“夜半三更门半开,小姐等到月儿歪。山高路远无口信,苦断肝肠没人来。。。。”
。。。交了答案,他们就约我们过去玩。
聚了七八个年龄相仿的朋友,分别来自二中、钢中和矿中,彼此相知不相识。大家都通过了这个考验,进门第一句就是:“夜半三更门半开” ,对曰“小姐等到月儿歪” 。。。
哈!真的和地下党开会一样!
惺惺惜惺惺!我们一见如故,当天就结拜了,排好伯仲叔季,大家拱手告天知地,彼此报上姓名,宣布结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又拿了一缸子白酒,每个人刺破食指,滴血进去,按顺序每人抿一小口。。。歃血为盟,大家就成了兄弟!
那年头流行结拜!因文成友的恐怕只有我们这帮兄弟了。弟兄们经常偷偷聚会,爱去老三家的空房子,在一起山南海北的胡侃一通,偶尔传传手抄本、听听邓丽君,也交流一下诗词新作,谈谈写作体会之类的,那是当时中学生私下能作的唯一进步的东西了。。。
有趣的是,每个弟兄进来,都要对那两句诗:“夜半三更门半开,小姐等到月儿歪。”!。。。后来,学习吃紧了,弟兄们的聚会就少了;再后来,舞钢缓建了,又失散了几个兄弟。到了现在,有联系的兄弟,只剩下两三个了。大家的笔早就丢到了爪哇国,有了身份,也不好用兄弟相称,但兄弟的情义还是根深蒂固的!
一次回去探亲,当上计生办主任的五弟请我吃饭。微醺,我捶他:“夜半三更门半开。。。”
他笑了,对曰:“小姐等到月儿歪。。。说真的!老兄,给你弄个二胎指标咋样。。。”
2003年8月14日01:20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