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大江流
小时候背唐诗,背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时,常常搞混。这两首五律押的是同一个韵,每首第二联的这十个字都写得极其雄健,如有神助。最令我惊异的是十字当中竟有一半相同。
这两句诗,孰高孰低,好事者评论很多。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中引丁友龙的评价说,“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看。”颇有点乱评的味道。
李白在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作《渡荆门送别》时,年仅二十五岁。当其时也,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满怀抱负,出蜀东下,途经湖北宜都西北的荆门山,吟成这首著名的五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此诗风格雄健,形象奇伟。第二联描述高山随着平原的展现而不复见,大江由近而远流向广阔的原野,天空地廓,意境高远。当诗人突然面对一个与自己所熟悉的巴山蜀水完全不同的楚地平野大荒时,不但视野大为开阔,内心也感到一种巨大的震撼,充满了奋悦和憧憬。他要随大江一起,带着自己的才情抱负奔向荆门外陌生的天地。这一联既是写景,也是一位旷世英才走向世界的告白。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自然流畅,浑如天成。廖廖十个字构成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泼墨山水长卷,既有中国传统山水画多点透视的特点,又有电影艺术蒙太奇式的跳动。
这时杜甫还是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十八年后(天宝三载),李杜相会于东都洛阳,成为忘年之交。李白为人仗义行侠,轻财重施,率真磊落,玩世不恭,而且嗜酒好游。少喜纵横,学剑术,晚学黄老,故诗意每托之以自娱。杜甫则生于“奉儒守官”的家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一心想作个忠君爱民的好官,是个现实而严肃的人。刘熙载《艺概》说,少陵一生“只在儒家界内。”尽管二人性格大异,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深厚友谊。杜甫对李白十分敬重,而且时时想念,这从他留下的十几首梦怀李白的诗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可惜两人从此再未谋面。
从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九年,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朝廷,以求仕进,均没有成功。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到乾元二年(759年),天下遭安史之乱,杜甫也尽历艰危。长安陷落,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宰相房[王+官]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家室却依然寓居帼州,“弥年艰窭”,以至幼子被活活饿死。乾元元年被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次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彻底失望,辞官回到成都。“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新唐书:杜甫传》)。760年春,于浣花溪畔建草堂,在那里断续住了五年,其间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那年,五十四岁的杜甫在奔赴重庆的路上写下了这首《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是一支回首往事,慨叹有才无人识的无奈悲歌。杜甫作成此诗后就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三年后出峡,辗转江陵、公安,年底达岳阳。他生命的最后两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最后于770年冬死在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
我猜测杜甫“星垂”句是从李白“山随”句那里得到的灵感。实际上,如果把杜诗中的第二联“星垂”换上李白的“山随”一联,全诗几乎可以天衣无缝。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于三年前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了。以杜甫对李白的敬重了解和关心,他不会不晓得李白将近四十年前的名句。杜甫说过,自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在李白诗句的壮阔上添加了阴郁,使意境一下子暗了许多,更适合他当时那悲凉无助的心情。
诗人一步一步地向读者把周围的景色展开。前两句写景,从岸边起,到所乘之舟,继而上下俯仰,极写平野大江在星月下之阔大,然后感怀。“星垂”一联气势宏大,意境壮美,而且对仗极工。相比之下,李诗中以“平野”对“大荒”似有重复之嫌。“垂”、“涌”二字,宛如神来之笔,妙想天成。每读此句,眼前出现的是梵高式的油画:闪闪低垂的星星在广袤空旷而黑暗的原野上空发出螺旋扭曲的光晕,大江在月光的照射下磷光万点,江水与月光一同涌流。有梵高的抑郁,没有他的躁动;比梵高更广阔,更多了沉痛。同样也是十个字,把原野的广阔,江流的浩荡,夜幕上疏廖的星星,流光似水的月亮,有主有次,有疏有密地描绘出来,艺术概括力煞是惊人。难怪胡应麟说,杜句比起李句来,“骨力过之。”
化腐朽为神奇难。化神奇为更神奇,绝了。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然而这两位给中华民族留下不朽文化遗产的天才却没有给自己和后代留下任何财富。元和年间(806-820年),宣歙观察史范传正去访查李白墓及其后人,只访得孙女二人,且均已嫁与农家子。范某人感慨不已,依李白遗愿迁葬于青山之西(《新唐书:李白传》)。也是元和年间,杜甫贫困的后人勉强凑够了资财,将他的遗骨从旅殡的岳州移葬到首阳山下祖父杜审言墓旁。
“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诗仙和诗圣身后的凄凉,竟也是如此相似。
2003 华夏快递 kd0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