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过年之一~ 腊八粥与掸檐尘 今★1登泰山★2礼佛,访山上之泰山寺及山下之普照庵。佛安详如常而众“居士”均忙忙碌碌,洗豆,拣豆者有之,簸米者有之。还有书写张贴告示者,近前一看为晓喻腊八食粥之事。再细看其后附有为“腊八粥”之捐款名单。20~30 人(山上寺内张贴)。最高1人助100元,最低1人助5元。余助10元者多,助20元者少。山下庵内助者不满20人最高50元,余者大多为助10元。每年徐州各寺均有腊八赐食粥之举。场面壮观,而捐助者如此之少,始未料及。不知食粥时尚有捐助否。可见菩萨虽是世界一统,但地分庶脊,民有贫富,寺庙也因地而异,与当官、经商要有地域之别,如出一辙。所以泰山寺至今尚缺少正殿(大雄宝殿)。而普照庵则由一孙姓(常熟人),房地产老板独助百万(可能是助建)而成,由城南旧址迁到泰山脚下完成。 腊八食粥古已有之而故事则大同小异,人人会讲,我家姆妈自有一法,因腊八食粥,烹调单一,故利用是日来进行年前大排除——掸檐尘。旧时房屋高大,待到迁入上海,正房高也应有3米以上,胶州路204号大方新村10号等,均不算豪宅,但也如此。画景线上尚应有50公分左右(一尺半)之“留白”。掸檐尘(无屋檐以后)主要也是掸这一块高处。当然还有厨顶、柜脚、楼梯头。马桶间的角角落落平时无人注意的地方。 一般“腊八”前几天就要选择“备料”将八样以上的蔬(素)料配好。其实也很好备——除了“自然灾害”那几年。随便数数就要过八。如大米、糯米、黄豆、赤豆,我家常用还有发芽豆、油豆腐、青菜、腐衣,荠菜(有时有)冬笋、木耳……北方人还常用芝麻花生、小米、干豇豆、香菇丁、胡罗卜、白罗卜等,烹调主要是火候(放料之顺序),及调味。好象是锅越大越香。 掸檐尘,前几天也要准备,主要是扎拖把,扎掸帚,(把鸡毛掸帚及干净的新扫帚扎在竹竿或木棍上,加长其长度)才民在时是他的拿手活,那几天可以表现先父进入汽车时代后,他的存在价值。那天他也是最忙的,因为只有他是男人家(其它都是女佣而阿根只管开车不参加此项活动)。 才民又人高马大的,高处的活儿及最费力的活儿都少不了他。所以后来在他踏着我家的自备三辆(据说是送给他的),自谋出路(可能太闲了也无聊)去后,每年还必定回来参加此项“盛事”。当然我想他对于腊八粥是无多大好感。他喜欢的是烧酒及猪头肉之类的。文革后,他专程来看父母,我还与他喝过白酒,他很高兴。 对儿时的我来说吃过了腊八粥——我也不喜欢吃,除了里面的油头腐及发芽豆外,就意味着开始过年了。 ★1指2003年12月26日,癸未年腊月初四日 ★2指徐州市南郊泰山 海拔188.6米 2003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