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香格里拉, 撑起一片蓝天(五)

洛克的中国之行之所以成功,最大的诀窍还在于,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与当地的军阀和土司头人搞好关系,这是他一切探险活动的基本保障。

洛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披荆斩棘,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与娴熟自如的协调能力。洛克的探索精神,体现在他对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孜孜不倦的追求。洛克的协调能力,则是通过他与土司、喇嘛、纳西人、藏羌人、摩梭人、彝族人、傈僳人和睦相处显示出来的。

作为一个外籍人,形单影只,人地生疏,没有为人处事的睿智和协调能力,洛克是不可能在异国他乡从容生活27年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洛克在四川遇军阀(1925-4-1)


据说不管走到哪儿,洛克都喜欢自称为“洛克博士”。同时洛克对“博士”这个头衔也特别地洋洋自得。

可是,有证据表明,为了取得在夏威夷大学的教职,年轻时的洛克曾经伪造过维也纳大学的学历,尽管他从来未取得过正式的学位、也没有得到过荣誉学位。

1922年5月9日,作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特约撰稿人的洛克第一次看见丽江的玉龙雪山。洛克的箱子里全是那些叫作工具的东西,甚至包括一套用来拔牙的外科器械。

在丽江,玉龙雪山朴素地欢迎洛克,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当地没有人阻拦,人们只是对他这个人好奇,但是并不想知道他采集那些草叶和昆虫干什么用,那是大地出产的,多的是,没什么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洛克与藏民合影


但有一个人不欢迎他,那就是英国植物学家弗兰克-金顿-沃德。沃德的杰出工作,使丽江在欧洲植物收集的历史上颇为著名。而且沃德先于洛克进入丽江,他认为洛克的到来侵犯了他的利益。 但洛克拥有雄厚的资金、武装和仪器,就赶走了沃德,使丽江成为了他自己的圈地。

其实,洛克在云南的地理探险完全集中在1920年代不到10年的时间。从时间上来说,他比沃德、乔治-弗瑞斯特等植物学家和法国的亨利-奥尔良等四方冒险家要晚。

从地域上来说,洛克在中国探险的范围也主要限于滇西北、川东南、西藏和甘肃。英国的戴维斯(H. R. Devies)从1894至1900年曾四次到云南进行徒步考察,行程数千公里,对云南的地理与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并把滇形象地称作“印度与长江之间的锁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洛克在旅行和采集标本时驻足某地时被好奇的群众围观,地方不得不派兵保护(1925-4-14)

另外,沃德和戴维斯早在洛克之前就到过四川的木里。

洛克明明知道这一点,但膨胀的虚荣心却忍不住使他过多的为自己的脸上贴金,如他在给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曾自豪而避实就虚地写:“没有一个白人在2月末月蚀时踏足过木里王国。”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洛克在四川旅行和采集标本时雇佣的运载标本和仪器的船(1925-1-14)

其实,近代进入这一地区的西方人至少还有奥尔良王子、大卫妮尔夫人、小西奥多-罗斯福(美国老罗斯福总统的儿子)、乔治-弗端斯特、赫伯特-斯蒂文斯、埃德加-斯诺、 顾彼得等等。其中还包括在中国边疆摄影史上和洛克并称的法国驻云南总领事方苏雅(Auguste Francois, 1857-1935)。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