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之三 --- 从侠士到统治者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杨过

  杨过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可能更甚至乔峰;杨过是浪漫的化身,为爱小龙女,他
不怕受全世界指责,甚至看轻自己的生命,以死相随。每个女子,都希望有这样一位
风流倜傥的大侠士,对自己有这样生死不渝的爱情,每个男子,都会幻想自己是这样
的大情人,有小龙女这样比天仙还动人的女子一心一意为他而生、为他而死。

  杨过比较少为人注意的,是他反叛少年的一面,他是反叛少年的英雄。父母不爱
我。没有人了解我,世人都欺负我。都欠我,但我不会低头,我要反抗到底,宁死不
屈。这些普遍的少年时代的冤屈之情,在杨过身上一一表露出来,使他能够得到少年
人的共鸣。

  另一个引起共鸣的因素,是杨过的自卑。杨过是个穷小子,无父母可以依靠,亦
无权势撑腰,自觉世人都看他不起,使他受尽屈辱,但其实他比这些人好一百倍,他
们越是要卑贱他,他就越看不起他们。自卑往往使人偏激而过分表现得自负,这种经
验很多人都有,少年人及文人分外敏感,因此感受也分外深刻。

  但细心看《神雕》,不难发现杨过的自卑和反叛,正如一般少年人深信父母不爱
他们、世人都看不起他们一样,大部分是出于他们的想像,与事实相去甚远,我个人
不喜欢杨过,因为我不喜欢一味自我中心而不试图了解他人的人。

  杨过跟郭靖的最明显分别是,郭靖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杨过把爱情放在第一
位。郭靖坚持尽忠报国,黄蓉只好跟随,反观杨过与小龙女,则反应完全不同,杨过
为求绝情丹解毒,答应裘千尺往襄阳取郭靖黄蓉首级,小龙女随行,那时襄阳城受蒙
古围困,她大感事情复杂麻烦,只盼杨过快快成事便抽身退走,解了情花之毒,两人
便重回活死人墓,继续过他们不问世事的生活。

  郭靖入世,杨过并非完全“出世”;郭靖尊重社会规范,杨过鄙视社会规范,但
不是“视社会规范如无物”,他是个反叛英雄。

  杨过是个完全主观而感情用事的人,什么事应该去做、什么事不该做,完全看他
霎时感受,他认为别人轻视他,他马上便要报复,至于别人有没有恶意、报复是否过
分,他完全不考虑。

  某人对他不好,特别是轻视他,他马上认为这是坏人、憎恨这个人,若有人出头
庇护他,这个人马上就是好人,他便视为知已。郭芙说他手脏,他便“对她一家都生
了厌憎之心”,这时欧阳锋在疯癫之中把他当做儿子,他便大受感动,认欧阳锋为义
父。

  黄蓉纵容郭芙,又因杨康之故,对他提防,故意不授他武功,他自然敌视,郭靖
虽然全心全意爱怜他,但却不帮他对付他憎恨的人,他对郭靖,便一直存着隔膜。

  他对孙婆婆、小龙女的感情也是建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在全真派受人欺负,把全
真派全部人等恨之人骨,逃跑出来,得到孙婆婆、小龙女收容,他对她们感激,便全
心爱护。总之,杨过不重是非善恶而重敌友恩仇,这是他的个性特点,少年是这样,
长大了也没有改变。

  《神雕侠侣》是从杨过的角度写,读者用杨过的眼光看事物,自然同情杨过而对
他憎恨的人有反感,特别是对郭靖、黄蓉及郭芙这一家三口有反感,但事实上杨过不
是在每一件事上都是对的,而别人都是错的。郭靖视他如同亲子,黄蓉虽然对他有戒
心,一来并非完全没有理由,二来她已尽力不亏待他,杨过固然三番四次救她一家,
但黄蓉竭力为杨过辛劳,甚至为他冒性命之险,也不只一次。不少读者恼恨黄蓉“恶
毒”地向杨过说谎,骗他小龙女是被“南海神尼”所救,这指责甚不公平,骗得杨过
活下来,也是小龙女的原意,是她订下十六年之约的,黄蓉不过替她完成这个心愿。

  杨康之死,其实不是黄蓉之过,是杨康偷袭黄蓉,击在软猬甲上,染怪蛇毒血而
死的,杨过一直认定郭靖黄蓉是杀父仇人,他自己就是冤枉人。

  像杨过那样注重感情的人,很多时便会因此而太过自我中心,金庸歌颂杨过与小
龙女的坚贞爱情,但显然认为视爱情为高于一切,是不妥当的想法,他描述杨过企图
暗杀郭靖黄蓉,用他们的首级去换取解药,就特别刻画了杨过在爱情与社会责任之间
的徘徊,结果,还是社会责任战胜了爱情,金庸借黄蓉之口,称赞这是舍己为人的侠
义行为。

  其实这一段的描写,不但使人对杨过的人格大感疑问,对爱情的魔力也大有恶感
,因为问题不是在于在成全爱情不顾大局、或顾全大局与牺牲爱情之间的取舍,如果
是这样的取舍,那么为了爱情不顾国家大事并不算是违反道德,为了国家人民而牺牲
一己幸福,更堪称伟大;问题是,杨过的抉择,是应否以卑鄙的手段去杀害郭靖以成
全他与小龙女的爱情,那是绝对不同的事,一个正直的人,在这事件上根本不可能有
片刻的犹豫,杨过三番四次的犹豫,简直难以想像他是个怎样的人,他打算采用的手
段,从国家从个人的观点看,都是卑鄙之极的,从国家观点,他是为了自己生命和爱
情美满而勾结敌军;从个人观点,他是利用郭靖对他的信任而暗下毒手,他对忽必烈
说:“小人在郭靖家中住过数年,又曾为他出力,他对我决无防范之心。”真是亏他
说得出口。

  若然他是一时冲动杀人,那还罢了,但是杨过是经过考虑的,他到了襄阳城中,
听见婴儿啼哭,想到郭靖一死,敌军即时攻入,这城中千万婴儿便得惨死,但一想到
小龙女,他便把心一横:“我受苦之时,除了姑姑,有谁真心怜我?世人从不爱我,
我又何必去爱世人?”使他暂时收起刀子不刺进熟睡的郭靖胸中的,不是他对世人有
任何怜悯,而是郭靖旧日待他的恩情。次日,千军万马之中,他又兴起乘人之危的念
头了,最后临危勒马,是杨先生的运气,哪谈得上什么舍己为人、大仁大义?

  杨过与小龙女爱对方远胜爱惜自己,无比坚贞、生死不渝,据说这是伟大的爱情
。我觉得颇有保留。伟大的爱情,使爱与被爱的双方变得人格更高贵,但是爱情却使
杨过变得卑鄙。

  杨过为爱小龙女而决心杀人,他身中情花之毒,只有十八天可活,但若取得郭靖
黄蓉首级,则可换取解毒的绝情丹,他初时想,何必杀人?跟小龙女一起,安安静静
快快活活十八天已心满意足。但两人跟着感到,这样深爱对方,一百年、一千年一起
也不足够:“杨过捧起她的脸来,在她淡红的嘴唇上轻轻吻了一下,毅然道:‘好,
说什么也得杀了郭靖、黄蓉。’舌尖上尝着她泪水的咸味,胸中情意激动,全身真欲
爆裂一般。“真是令人心寒。在《射雕英雄传》里,黄蓉嘱郭靖,打胜了仗可求成吉
思汗免除他与华筝的婚约,郭靖不忍见士兵屠城,改了要求成吉思汗饶了满城百姓性
命,黄蓉赌气出走。为此,应记她一大过。但黄蓉最后毕竟没有鼓励郭靖杀人。小龙
女比黄蓉更差。她答黄蓉说:“我要害你夫妇作甚?我只是要救过儿,至于他父仇什
么的,全不放在心上。”

  这就是说,杨过要杀人,她就帮他杀人;要是为了救杨过必须杀了某人,她就杀
了这人,除此之外,她什么也不放在心上。

  她不放在心上的岂止“父仇什么的?”襄阳满城百姓的安危,她一样不放在心上
,成千上万的人要被蒙古兵杀戮了,她只关心她的情郎是否能够续命,只要她的过儿
因而得活命,她就心满意足了。教我怎能接受?这位小姐是神仙还是罗刹?

  后来,据说黄药师十分欣赏杨过娶师父为妻,“视世俗规范如无物”。视世俗规
范如无物不要紧,视别人的性命如无物也值得欣赏么?若爱情使一个人变得自私卑鄙
,这种爱情有什么伟大可言?

  金庸对杨过特别钟爱,要《神雕侠侣》中的每一个年轻姑娘都对她有情,本来独
有郭芙这草包小姐对他看不入眼,到后来笔锋一转,居然原来郭芙也一直暗中有意于
他,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

  金庸写郭大姑娘耶律夫人在千军万马中沉思:“我为什么老是这般没来由的恨他
?只因为我暗暗想着他,念着他,但他竟没半点将我放在心上?”

  郭芙小姐自小看不起杨过,若“暗暗想着他”,恐怕也要在他成了“神雕侠”之
后吧?见别人奉他如天神,见他对妹子那么好,自己后悔起来,才有“姑娘不稀罕”
的自欺欺人的想法,也有可能。

  但杨过对郭芙,却是有过“奇异的心事”的,他才是一直恨郭芙,因为她“没半
点将他放在心上”,她是他童年的心事。

  杨过九岁第一次见郭芙,即觉得她美。那时郭芙“身穿浅绿罗衣,颈中挂一串明
珠,脸色白嫩无比……双目流动,秀眉纤长……秀丽之极,”偏偏这个女孩嫌他手脏
,不同他玩,他为此连她一家也憎厌上,可见反应之烈。

  长大后第一次在“英雄大宴”上再见郭芙,又再为她的娇美震荡,他明明是故意
装成潦倒去试探人怎样对他,但乍见郭芙“脸如白玉、颜若朝华……粉装玉琢一般”
,他“只向她瞧了一眼,不由得自惭形秽。”

  杨过见武氏兄弟拼命讨好郭芙,忍不住出言嘲讽,郭芙笑起来,他见她“这么一
笑,犹似一朵玫瑰花儿忽然开放,明媚娇艳,心中不觉一动,脸上微微一红,将头转
了开去。”他三番四次为她心动,她始终不把他放在眼内,只顾与大武小武周旋,他
恼恨她的骄傲,每次必然作弄她,非弄得她恼怒不可。

  这是什么心情?忍不住刻薄嘲讽武氏兄弟,又是什么心情?后来骗他们郭芙已许
配给他,又是什么心情,当然,杨过不是真的对郭芙有意,只是气忿她看小他,到后
来她当众下马跪下来求他救丈夫,这几十年的情意结就解了。

                 令狐冲

  金庸在《神雕侠侣》的后记说,这篇小说的主旨,是透过杨过这个角色,写世间
礼法习俗对人心灵和行为的拘束,金庸又说,虽然“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对现代社
会仍有重大积极意义,但是国家界限终会消失,“爱国”、“抗敌”到时便会失去意
义,但人的品德和高贵感情,永远不会失去意义,因此性格与感情,远比社会意义有
更大的重要性。

  从这个角度看,杨过应该比郭靖高出一层,杨过重感情是恒久可贵,郭靖重社会
责任只有短暂意义,若金庸目标真是这样,那么《神雕》便不算成功,因为杨过最后
达到,“英雄”的地位,仍是因为他“为国为民”,因为他战胜了只顾自己的爱憎幸
福,不以国事为重的心态。杨过虽然是反叛英雄的造型,但到最后,他没有以他的典
范取替郭靖,反而接受了郭靖典范,在郭靖的典范之内超胜郭靖。

  因此,我认为《神雕》是一部意念不连贯的小说,杨过是个意念不连贯的角色。

  《神雕》后记中提到的意念,到了《笑傲江湖》,才在令狐冲身上成功地表达出
来,我认为《笑傲湖》是金庸最成功的小说之一。

  在《笑傲江湖》之中,金庸的确表达出社会规范可以怎样虚伪和霸道,而纯真的
感情怎样比表面上大公无私的行为高贵百倍。

  令狐冲的“侠行”其实寥寥可数,而且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完全不是他做了什么
,而是他的情操。他大部分时间身受重伤,失去武功,根本有心无力。他绝对没有“
为国为民”的机会和倾向,他完全没有领导才能,他甚至说不上是个英雄人物,但是
他令人感动,教人敬重,就是因为他的性格和感情完全没有一丝卑劣的地方,因为他
宁愿付出最大的代价,也不在这方面作出任何妥协。

  令狐冲是真正的出世,他的《笑傲江湖》远比杨过的隐归古墓来得舒畅自然。

  令狐冲真不算得上一个成功人士。他没有尊贵的出身来历,父母是谁,《笑傲江
湖》提都没有提过,只是说他由师父师娘抚育成人。在武功方面,他有两次奇遇,一
次是在思过崖上遇到风清扬,学了“独孤九剑”,一次是在西湖底黑牢,无意学得任
我行的“吸星大法”,但令狐冲绝对谈不上武功第一,这两项武功,在危急关头,时
灵时不灵地救他一下,大部分时间,令狐大侠都不是重病便重伤。

  在聪明才智方面,令狐冲当然不是笨人,但是他被人欺骗的次数,多得数不清,
皆因他太信任人,太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安危。

  他这个华山首徒本来已经不怎么样权威,到后来甚至变了弃徒,糊里糊涂当了恒
山掌门一阵,又糊里糊涂领导一批乌合之众上少林寺救“圣姑”,但两处都是短暂权
宜之事,他很快又回复自己“无职一身轻”。

  比起陈家洛,令狐冲毫无贵公子的风味;比起袁承志,令狐冲绝对说不上年少老
成;比起郭靖,他没有为国为民的伟业;比起张无忌,他没有左右逢源、到处得美人
垂青;比起乔峰——他又哪有半点乔峰的神威凛凛?

  比起金庸其他的男主角,令狐冲真可算是个很普通的人,但是他的普通,正是他
最吸引人处,因为他证明了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英雄,英雄大侠不必有特殊地位,
只需有高贵的人格情操。

  令狐冲是个最自然而不掩饰自己的人。他从不道貌岸然、从不自以为是、从不自
大自尊,甚至毫不自我中心。他不受俗札管柬,不是像杨过那样要证明些什么,他简
简简单单地不管别人对他有什么印象。连莫大先生也教训他说,他想到做什么便做什
么,丝毫没有想过会起惹起什么话柄,他毫无机心,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重要,从
来没有使命感,没有名利心,是个最难得的恬淡人物。

  令狐冲最令人敬佩及欣赏的是他的侠义精神,以及他坚守原则的态度。最清楚的
一个例子,就是他怎样舍命救仪琳。他一来未见过仪琳的样子,二来与她素不相识,
三来田伯光是个劲敌,他根本没把握打赢他,但是他仍是毫不犹豫地出面救人,这不
是侠义心肠是什么?

  他的侠义心肠,别开生面地以嬉皮笑脸的姿态表现出来,什么“一见尼姑、逢赌
必输”,似乎没半点正经,绝对不肯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在这方面,他像杨过
多过像郭靖、乔峰,但是杨过爱讨人便宜,特别是爱讨女人便宜,令狐冲却从不这样
做。

  令狐冲不守俗礼,非常不顾面子,衣服破;日也不在意,跟无赖泼皮赌钱,输了
让人揍也不在意,但是他却重视原则,甚至轻视自己的生命。方证大师要他投入少林
门下,以便教他易筋经,救他性命,他宁愿不救自己性命,也不肯改投少林。同样,
他在朝阳峰上。身受真气乱窜煎熬,痛苦难当,明明听命入教,便可得任我行教他化
解,但他坚持不肯入教,至于将来怎样,将来再算。

  不守俗礼的人,照例招人物议,对令狐冲而言,别人批评他,他不在意,但为师
门惹上麻烦,却十分内疚,在这方面他与杨过不同,他不是故意反叛,而是真真正正
的漠视,常常忘记自己的行为是违反世俗常规。

  令狐冲所受的最重责备是正邪不分,乱交魔教中人,但是令狐冲其实在正邪之间
,分得清清楚楚,只不过他的标准,与世俗的标准不同。他尊敬的是高洁诚挚之士,
鄙视虚伪而野心大之辈。他有精神洁癖,受不了虚伪奸诈的人。像左冷禅那类的野心
家,他走得近了也会打冷颤。

  所以他能与田伯光结交,却忍受不得所谓正派的青城子弟。他看人完全是从精神
的尺度而漠视他们的社会地位,因此他大刺刺地不睬金刀黄元霸,却对绿竹巷的一个
老蔑匠敬礼有加。这又是与杨过不同,他尊敬谁并不是看人家对他好坏。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笑傲江湖》中看不起令狐冲的都是男人,女子差不多个个
都对他好。岳灵珊跟林平之要好之后,对他有过嫌隙,但始终也是信任他。恒山派的
女弟子都敬重他爱护他,不独仪琳一个人;定逸、定静、定闲三位师太都欣赏、信任
他,定闲临死甚至坚持要他破天荒地当恒山派掌门。

  任盈盈对他倾心,一直对他的人格十分敬重;岳夫人不管丈夫怎样,都视令狐冲
如同亲子,不相信他是坏人。

  任盈盈一听就知令狐冲没有谋杀师弟,不问也知他因讨厌人无耻奉承,宁死也不
会肯入日月神教;仪琳知道“令狐大哥”一定不肯做“低三下四的人”、一定不会爱
情不专;岳夫人知道他不会偷去林平之的剑谱,因为他“从小便不贪图别人的东西”


  令狐冲实在是个光明磊落、坦率真诚的人,他的爱恶意欲,一看便知,女子少机
心,对他不加以诸多怀疑,因此对他了解正确,有机心的人,用有机心的眼光测度他
,于是把他全看错了。

  令狐冲从不虚伪,不计较代价,不计较面子。他苦恋师妹不得,所有熟人知道,
他也不计较许多。但同样,盈盈对他另眼相看,也是天下皆知,她背负令狐冲上少林
,以自己生命换他活命,又是天下皆知;仪琳亦是同一路人,她为令狐冲日渐憔悴,
又哪里有加掩饰?男人爱面子,吃不起这样的亏,令狐冲重感情多于重面子,男人不
明白不接受,但女性却深能体会而产生共呜,对他只有更加爱护。

  令狐冲不自觉而突破了乔峰的樊笼,乔峰连国家民族的界限也不能超越,报仇枷
锁、事业枷锁以为是重任,令狐冲凭良知分出善恶,宁遭放逐也不肯接受世俗的所谓
“正”“邪”。

  杨过尘心未了,归隐于活死人墓,是因为不得不在小龙女与花花世界之间作出取
舍,但令狐冲本来就没有事业心、没有名利心、没有使命感,他爱交朋友饮酒赌钱、
爱研习武功音乐,他不需要活死人墓,在绿竹巷中过寻常生活,他已经很满意。

                 康熙

  英雄……怎样才算是英雄?虽然金庸在《笑傲江湖》里提出了一个看法,就是:
有高贵的人格的人值得我们尊敬,不一定是领导武林的大英雄才算伟大,但是《笑傲
江湖》的故事背景与其他金庸小说不同,与“反清复明”、保卫国土等历史背景无关
,《笑傲江湖》里的政治活动,全部是出于“武林人物”对“一统江湖”的个人野心
,对平民百姓没有半点好处,因此令狐冲决定不参加这种活动,并不牵涉到道德价值
之间的矛盾。

  当然,他是要作出取舍的,他要娶岳灵珊,便要与岳不群同流合污,要获得化解
内伤的方法便要加入日月神教,但这是利益与原则之间的取舍,不是不同的原则之间
的抉择。令狐冲不是在社会责任与个人原则之间选择了“独善其身”,因此他的退出
也没逃避的意味。

  “出世”不一定行得通,金庸仍回到“入世”,也就是社会责任。所谓“英雄”
的问题上来。

  在《射雕英雄传》的结尾,成吉思汗年老回顾一生成就,他傲然道,他所建大国
,历代莫可与比,古今英雄,没有谁及得上他。

  郭靖不同意,他说,人死之后,占地不过数尺,杀人流血,占人国土,到头无用
:“自来英雄而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
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

  成吉思汗灭国无数,只是“杀得人多”,不算英雄。陈家洛、袁承志、郭靖、后
期的杨过、张无忌、乔峰,个个都是力图“为民造福、爱护百姓”的英雄。这些英雄
,都是与当权者对抗的侠士。

  武侠小说的故事多以“反清复明”为背景,多少反映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在这
些故事里,忠奸分明,侠士是汉人,是忠的;皇帝是“鞑子”,是奸的,“反清复明
”终因强弱悬殊而失败,但是侠士虽败犹荣,皇帝虽然胜利,却为天下鄙视。

  这大概反映了平民百姓对官府的抗拒心理。

  金庸在早期的作品,大致用了同一个立场。在《书剑恩仇录》之中,香香公主用
她的生命去警告陈家洛“不可相信皇帝”,陈家洛以为乾隆是汉人,又是他哥哥,稍
微相信他一点,就险些被乾隆害了。

  在原版的《碧血剑》,崇祯帝是袁承志的杀父仇人,是昏君,协助闯王推翻明朝
是英雄行径,但到闯王要做皇帝,闯王又变成坏人,侠士唯有退隐。这就是“权力使
人腐败”的道理。

  其他的小说,一直至《天龙八部》,即使不正面写中国的皇帝怎样差,也写侵略
者的首领怎样野心可怕,在《天龙八部》,透过慕容复这个人物,金庸更写出发“皇
帝梦”的人的可悲可笑,《笑做江湖》更是攻击政治野心为主题。

  但是金庸这个看法不是没有改变的。他在《天龙八部》已开始比较清晰地质疑民
族主义及以种族作出的划分,后来,他对统治者的看法也起了转变。

  在七五年改写的《碧血剑》中,金庸加插了一段全新的袁承志行刺满清皇太极的
故事,大大地说明,皇帝不一定是坏人,满清皇帝之中也有好的统治者。袁承志在屋
顶偷窥皇太极与明朝降臣对话,先是惊觉这人知才善任,驾驭人才的法门实在高明,
比崇祯高出百倍,继而听得他解说治国之道,他说:“南朝所以流寇四起,说来说去
,也只有一个道理,就是老百姓没饭吃,咱们得了南朝江山,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让
天下百姓人人有饭吃……”接着,就商量怎样轻徭薄赋,为百姓造福。袁承志听得“
句句入耳”,只盼多听一会,几乎忘了来此是为刺杀此人。

  在新版的《碧血剑》中,袁承志暗里佩服皇太极,开始相信,由他来做皇帝,比
闯王更有把握稳定江山。后来皇太极被多尔衮谋杀,袁承志反而若有所失。

  写到乔峰,侠士英雄的典型已写到穷途末路,到了《鹿鼎记》,金庸索性打破传
统,正面写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鹿鼎记》的故事,以反清复明为背景,但是这次
皇帝是可敬佩的、有远见、有社会责任感的英雄人物,反清侠士却以韦小宝这个胸无
大志的市井人物为首领。英明君主日渐把国家带上繁荣稳定的轨道,反清侠士却窝里
反闹得不亦乐乎。

  康熙是《鹿鼎记》的真正主角。《鹿鼎记》以讽刺手法写反清侠士,揭穿他们不
过是凡人,也为名、为利、为地位面子、为女人明争暗斗,也搞政治阴谋、弄权术,
也腐败得可以。正义凛然的大侠陈近南失诸愚忠,裹在一片浪漫气氛之中的白衣尼九
难,只差一线便沦为可笑。

  但写康熙,金庸没有使用讽刺手法,一部《鹿鼎记》是康熙皇帝的成长经历,从
爱玩好胜的“小玄子”,经过磨练、克服困难(如杀鳌拜)而渐渐成熟,天威日重,终
于成为忧国忧民、爱护天下百姓的一代明君。尽管金庸借韦小宝之口,开玩笑称他为
“鸟生鱼汤”,这仍看得出是典型的描写英雄的手法。

  金庸利用小桂子与小玄子之交,去塑造康熙的有真感情。

  有人情味的形象。他跟韦小宝的友情,增加读者对他的亲切感,他对建宁公主的
兄长之爱、对太后的孝心,特别是五台山上、清凉寺中,会见顺治痛哭失声、恋恋不
舍的儿子渴望父爱之情,都令人感到康熙不但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且是个深情的人


  到后来,他治理国家,处处表现着气度和智慧,阅奏章报告台湾台风灾情,竟“
泪光莹然”,要裁减宫中衣食赈灾,悲天悯人之心,与红花会群雄抢军响救济黄河灾
民比较,同一样是侠义心肠。

  康熙不是侠士,但在金庸笔下,他却是个“为民造福、爱护百姓”的人,切合郭
靖所订立的“英雄”定义。

  正如乔峰、郭靖、陈家洛等侠士英雄,康熙也有他的使命,就是治国安民的使命
。他并非以武功完成使命,而是运用才智、权术、驾驭人的手法。他任用小人,用卑
鄙的秘密情报员,显然并不如典型侠士英雄那样决绝地坚持道德完美主义,但他们不
能完成救国使命,至多能像郭靖那样,做到杀身成仁,而康熙却能做到他治国安民的
使命。

  康熙与韦小宝差不多最后一次会晤时,对韦小宝说:“我做中国皇帝,虽然说不
上什么尧舜禹汤,可是爱惜百姓,励精图治,明朝的皇帝中,有哪一个比我更加好的
?现下三藩已平,台湾已取,罗刹国又不敢来犯疆界,从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天地会的反贼定要规复朱明,难道百姓在姓朱的皇帝统治下,日子会过得比今日好
些吗?”

  从这个角度看,谁说康熙不是英雄?不过他是个成功的英雄。他不是侠士而英雄
;在金庸笔下,他是统治者而英雄。

  “行大事不拘小节”的康熙皇帝,在人格上、道德上或不如宁为玉碎的乔峰,然
而在金庸笔下,乔峰只能以悲剧收场,康熙却一直伟大下去。这说明了什么呢?郭靖
若面对乔峰、面对康熙,又有什么话可说?

  或许要问金庸,在乔峰与康熙之间、在侠士与统治者之间,谁是他所选择的理想
典型,谁可以做更大的英雄,他会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多大意义,英雄是多种的,生而
为统治者,跟生而为与昏庸的统治者作对的侠士,都可以各尽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完
善。

  但从《鹿鼎记》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金庸对统治者的态度有所改变。《笑傲江
湖》里的一切政治活动无非是一个目的:个人野心;一切政治人物,到了独揽大权之
际,都会失去智慧。康熙皇帝却完全不是这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