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当代岳飞
在宋辽金西夏这一时期中,岳飞是最出色的统帅。一般人只从说岳全传中知道岳飞是个英雄,并不确切知道岳飞的军事才能。但对军事有一定了解的人便会知道,岳飞在古代名将中,军事才能和军事业绩是最为全面的。善于野战、城邑攻坚战、山地攻坚战、防御战、水战、以步制骑等。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之战、固石洞之战、洞庭湖之战、郾城之战尽皆令人叹为观止。名将宗泽称其:“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岳飞不但在战术上善于指挥,而且在战略上更为突出。当时南宋对金国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唯岳飞不受当时战略思想束缚,主张进攻战略,并组织多次成功的反击作战。这一时期的将领在战略、战术上都没有人能够达到岳飞的成就。
解放战争期间,我军的重大战略决策实际上有三:一为抗战胜利后的“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二是内战初期的南线“三军进击津浦路”、北线“三路四城”的作战方针;三为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阶段的“南下跃进”战略方针。至于49年以后,那是大势所趋。这三个大战略,粟裕对后两个的贡献极大。
先说“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此一大手笔实是中央代理主席刘少奇从提出构想到具体规划一手操办的。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都把眼光投向东北。由于《雅尔塔协定》,东北还是苏联替国民党暂时“看管”的地盘。毛泽东1945年8月28日上午赴重庆谈判,刘得到相关信息特别是苏军愿帮助我军的消息后,与中央政治局研究后作出这个战略决定,后报在重庆的毛批准,刘遂立即动员“抗大”学员开拔,大刀阔斧地实行其“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构想,接着便敢想敢干、敢做敢当地利用代理主席的机会,亲自布置、指挥了数十万大军空前绝后的一场由南而北的大转兵:江南的部队退至江北(额外的作用:在和谈中做了一个实际的姿态),江北的部队退至山东,山东的部队部分海陆并进,杀向东北,部分退至冀热辽,冀热辽的部队陆路入关。林彪原本奉毛泽东命,赴山东当司令,半途上被刘少奇的电报追上改任冀热辽司令,没走到任上又被直发东北,总领兵权,夺得先机。刘此举获得毛本人及全党的高度评价。还有一事:“皖南事变”令毛几乎失控,要和国民党彻底破裂,准备从各根据地抽15万精兵,向国民党进攻,占领兰州,打通苏联。这时毛早忘了自己“放手发动群众,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的大战略,要是真由着此刻老毛的牛脾气,恐怕也没有后来他上天安门了。毛怒气冲冲地向各根据地首脑打电报,不少首脑人物纷纷请战。这才是抗战中中共的真正危机。时任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的少奇给中央去电报,亲拟长文,痛陈利弊,说服中央:目前只能在政治上取攻势,在军事上取守势。斯大林也不同意此事,毛遂做罢。所以少奇决不是浪得虚名,照一般的看法靠“七大”喊万岁起家,用句小平的话就是“历史形成的”。
下面来看粟裕对第二个战略的贡献。内战开始后,按毛泽东的部署,北线计划又称三路四城计划。三路,指要占领平汉路的一段、正太路与同蒲路。四城,指要攻下石家庄、保定、太原和大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军还缺乏攻城的经验,装备也差。三路四城计划是以攻取城市为主,所以这个决策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华北战局之不利,在全国五大块中是最为明显的。当然也跟华北无出色战将、军事指挥不力有关。华北当时主事者是聂荣臻,聂本是政工出生,长期当林彪的政委;而且,当时华北国军将帅是阎锡山手下第一号名将傅作义。此人在军事才能上与蒋介石中央军五虎上将之首卫立煌是一个级数。聂荣臻与贺龙联手发动的绥远战役,就是败在他手底(绥远是当时一个省,建国后撤了建制)。但是,我个人认为,“三路四城计划”的实施,即战略上的问题才是华北战局不利的根本原因。河北山西的问题还是毛泽东后来不得已派上徐向前才打开大好局面的。这点暂且不表。
那么南线又如何哪?南线计划,通常叫做三军进击津浦路,即晋冀鲁豫、山东、华中三支部队在津浦路两侧作战,第一个阶段以山东野战军打徐州到蚌埠之间;晋冀鲁豫野战军打陇海路的开封到徐州段,华中野战军打蚌埠到浦口之间,然后再视情况晋野、山野出到淮河以南作战。这个计划是进攻性质的,其目的在于争取大的胜利,迫使老蒋接受和平。如果说,我们后来采取的是把敌人引到解放区来打的积极防御方针,那么1946年6、7月间毛泽东考虑的是主动打出去,是进攻的方针。这实际上是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我军那时的力量还不足以打到外线去,特别在蒋军的心脏地带,敌人初期还是很强大的。与北线计划的实施相反,我军在南线几乎没有遭到重大失败。这并不是说明决策的正确,而在于南线出了一位近现代中国无以伦比的军事家,即粟裕将军。正由于他的及时补救,才改变了南线作战的结局。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南线计划制定后,粟裕就建议,根据他手上的兵力,到淮南作战(蚌埠到浦口段东西地区)有困难:一是淮南情况不熟,二是那里太穷,大兵团无法活动。相反粟在苏中活动了八年,情况非常熟悉,群众条件很好;同时苏中很富,人口多,所以建议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出击津浦路时,华中野战军第一步先在苏中打,第二步再转战淮南。毛泽东看到这个建议后,犹豫了,再三考虑后,告诉陈毅,你们先停一停,我们再考虑考虑。毛泽东在考虑原来的计划能不能完全执行。随后,又接到周恩来的情况通报,说蒋介石马上要发动全面进攻,不光进攻中原解放区,还要进攻其它解放区。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说,我们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在政治上更主动,同时还可以看出敌人的弱点。这正是战争初期要掌握的两个基本问题。政治上有利,可以赢得民心;看出敌人的弱点,因为蒋介石到底有多大本钱,特别是美械装备的部队,能不能消灭掉,我们心里没底。由于粟裕的进谏,南线计划就有所改变了。特别是苏中战役开始后,毛泽东逐步看到我军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很多,对粟裕说,你们就在苏中打,苏中打了胜仗,对其他地区作战配合作用很大,其他计划先不考虑。就这样,毛泽东的看法已经变成哪里能打胜仗就在哪里打了。1946年7、8月份的苏中七战七捷,再加上其它地区内线作战的胜利,更使毛泽东认识到实行内线作战、积极防御更为有利,虽然要丢掉一些地方。但丢掉地方并不可怕,关键是消灭敌人。到10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三个月总结》,已明确指出:过去三个月,已歼敌25个旅,今后要继续按照现在的办法打下去,歼灭敌人第二个25个旅,“我军必能夺取战略上的主动,由防御转入进攻。”
如果说北线、南线计划的制定,是一时的失误,那么说南线计划的很快改变,真可以说是粟裕作为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军事家对中国革命胜利所作的重大战略贡献。当然也说明毛泽东善于从下面吸取合理的建议来修正、充实自己的决策,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这一点也是老蒋所不及的。这也可以说明毛泽东之所以是毛泽东,而不是别人。当然这是在战争年代。可以这么说,正由于粟裕的正确建议和苏中战役及刘邓的胜利使战略防御阶段的积极进击外线的歼敌方针开始变为在更广阔的地域里依托解放区的有利条件进行有效地消灭敌人的作战。南北两线积极防御战略的及时确立和执行,逐步缩小了敌我兵力对比上敌强我弱的差距,为我军尔后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来看粟裕对第三个战略的贡献。这里再引一次毛泽东对粟裕的评价:毛泽东正在指挥平津战役的时候,传来了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的捷报,毛泽东闻报,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1948年他提出了3个纵队暂不过江是正确的。这样就保证了淮海战役在短时间里取得了彻底胜利。”毛泽东的意思里,主要评价的不是粟裕60万打80万的勇气和本事,而是粟裕作为“事前诸葛亮”的战略贡献。
事情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毛泽东“南下跃进”战略说起。初中教科书上有所谓“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把尖刀插向蒋介石心脏”,大家当还记得。实际上老毛还有一个“华野跃进闽浙赣”即“三个纵队过江”的浪漫主义决策。这才是老毛心中完整的“南下跃进”战略。亏得一个未遂,否则用句小平的话就是,“中国革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一段更长的时间”。
1947年,老蒋发动重点进攻,一个山东,一是陕北。按其说法,山东是我军事重心,陕北是我政治重心。取得这两处的胜利,距其全面胜利也就不远了。为保卫陕北(毛语“陕北极其困难”),毛泽东制定了刘邓挺进中原的所谓“跃进大别山”战略,即是毛泽东所谓“用自己的骨头煎油,炸蒋介石的肉”,把战火引伸到蒋管区。为保障刘邓的行动,又命华野七月分兵。本来,晋冀鲁豫野战军牵制了中原几十万大军,华野也粉碎了蒋军的重点进攻,但按毛泽东的战略一实施,大好局面差点崩盘。刘邓在中原简直成了武装大游行,并未建立所谓的中原解放区,且自身损兵折将,从出发前12万人降为不到6万人(与毛泽东所决策的王震部南下如一辙),从此元气大伤;华野“七月分兵”后,几仗不胜(因未能集中优势兵力),并丢掉了大半个山东根据地。但毛泽东并不吸取教训,为证明其决策的正确性,并解救中野即刘邓部,命粟裕率华野最精锐的一、四、六三个纵队南下江南,跃进闽浙赣,名为“把战火引向蒋介石的心脏地带”。又是粟裕力挽狂澜,斗胆直呈。
粟裕认为,第一,江南多水网地区和山区,活动起来不像在中原地区那么容易;第二,中原地区已经由我军经营了几个月,逐渐具备了打大仗的条件,江南则没有;第三,中原作战可以依托后方的支援,江南则远离后方,需要有一个很长的发动群众、经营地方的过程;第四,原来中原战场蒋军的有些精锐部队到江南后因受装备限制,发挥不了作用,因此不一定会跟着到江南。相反,中原形势也发生了有利于我们的变化,根据地已逐渐巩固,并开始打一些中等规模的战役,如洛阳战役等。所以粟裕认为毛泽东的这个决策是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当时南线战场的实际的。1948年4月18日,粟裕经过慎重考虑,发了一个电报给中央,建议暂时还是留在中原地区打仗,利于消灭敌人。
由于刘邓的支持(其从所谓的“挺进中原”中已吸取教训)及中央政治局的赞成,以及毛泽东的仔细斟酌,总之,最终毛泽东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刘伯承称之为中国革命胜利“第一功”、“永世难忘”。
谈粟裕这两个大的战略贡献的目的在于:与岳飞比较,当时南宋对金国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唯岳飞不受当时战略思想束缚,主张进攻战略,主张直捣黄龙,并组织多次成功的反击作战;当时全国战区级指挥员中,只有粟裕在两个重大关节上力陈己见,其在帮助毛泽东调整全国大战略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怎么说也不为过。中央五常委的核心是毛泽东,全国五大野战军的关键在华野。毛泽东与粟裕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了中国解放的命运和进程。让我们看看迟浩田的评价:战区指挥员具有战略头脑,是粟裕同志用兵如神的重要特色。粟裕同志是一位战区指挥员,而他思考问题的立足点,总是自觉地放在关照战略全局上。在粟裕同志22年的作战生涯中,他长期在远离中央的相对独立的战略区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他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非常注重从战略全局上考虑利弊得失,看得很宽阔,想得很深远,因而能够更自觉、更自如地以积极有效的局部行动来服务、影响和推动全局。粟裕同志直接指挥或参与指挥的一系列著名战役,如苏中、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战役等等,几乎都是他从全局着眼主动提出建议或作战设想,经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批准后付诸实施的。这一连串的重大战役,构成了解放战争华东和中原战局的基本走势,以强劲明快的节奏实现了最高统帅部的战略意图。毛泽东同志指出:“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粟裕同志擘画军事,不但能够很好地关照战区全局,而且能够把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战略全局,以大局为重,以战略利益为重,为此,不惜在局部作出最大的牺牲。例如1947年夏,为配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陈毅、粟裕同志毫不犹豫地决定,留下部分部队,勉力支撑山东战场极为严峻的局面,奋力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同时带领华野主力兵团,克服重重困难,火速西进,外线出击,开创了与刘邓、陈谢三路大军逐鹿中原的伟大局面。作为战略区指挥员,粟裕同志令人钦佩之处还在于敢于和善于对关乎战争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及时向军委提出战略性建议。如解放战争初期,他建议依托解放区先在内线作战,对中央军委将原定的“外线出击,向南作战”的战略方针,转变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到外线”方针,起了重要作用;1948年春,他建议粟兵团暂不过江,留在中原打大规模歼灭战,并以成功的作战实践迅速打开了中原战局,为中央军委定下与敌举行战略决战的决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1948年秋,他建议举行淮海战役,进而建议截断徐蚌线,歼敌主力于长江之北,从而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军事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具有很强的战略意识,善于洞察变化中的形势,把握动态中的全局,是非常重要的。粟裕同志深有体会地说过:“作为军事指挥员应该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个指挥员对战略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有了清醒的头脑,才能运筹自如地指挥作战。”(迟浩田《粟大将军雄风长在 指挥艺术历久常青——纪念粟裕逝世十周年》发于1994年解放军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