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01 15:31:08 于 文化走廊
今天城楼有篇文章,说龙永图又放厥词,说中国不需要自己的汽车品牌。这个论调他4年前就说过,现在又说,说明中央,政府是赞同的,决不是他自己个人的见解。呜呼。
不由得想起几天前的另一篇文章,说是中国梦中惊醒:发觉自己至少已经蹉跎了近二十年/>。其观点主要是说,当年毛泽东忍着贫困,积累人才知识,创造了许多第一。之后的领导人只会替人加工,美其名曰,“做世界的加工厂”。
文章用了一个比喻,“读书”和“刷盘子”。短时间来看,刷盘子挣钱比读书多,也容易。长期看来,刷盘子刷到死,也发不了财。读书要吃苦,要费力,要牺牲很多,暂时的享乐和舒适,但有着光明的将来。
恐怕不光咱,好多人都会理解这“读书”和“刷盘子”,以及其中痛苦的诱惑和选择。因为不少过来人都亲身经历过。咱有不少朋友,图小利,贪实惠,刷上了盘子。也有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刷盘子”的。例如,有些可以当医生的,就因为家庭,金钱等其他(困难但还是可以克服的)因素,迟迟不或者干脆放弃了考试,在一些所谓研究机构里给人做下手。盘子刷得再好,有什么称号,荣誉吗?哀哉。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书中自有黄金屋”,前途无限。而刷盘子只是权宜之计,走下去,只是死路一条。个人如此,国家亦然。
现在中国,好像刷盘子刷上了瘾。把现在的小康,看作致富之路。更有人说,以后世界的东西都在中国做了,谁也不敢把咱怎么样。真的?
到任何一家商场看看,中国货充彻市场,但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是绝对没有的。小到家用电器,大到汽车飞机。有的只是人家能做但不愿做的东西。例如筷子,几毛钱一大包。优质煤,比土还便宜,日本有专线,从山西直接运到日本填海。木头竹子还可以再生,如果有人种的话,但那是费力要费钱又不见短利的行当,从中央到地方都没人去做。煤炭可是用完就没了的。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山西三分之一地下是空的,有好多地方因为塌陷,人们都迁走了。这就是廉价卖给日本人优质煤的代价,当时好像赚了俩小钱,转眼本利全赔上,还遗害子孙,几辈子也补不上这窟窿。有谁在乎了?又有谁接受教训了?
记得前些日子欧洲禁运中国衬衫,一中国大员(忘了是不是龙大人)去送了人家一件中国造但是别人品牌的衬衫,还说:“我要卖你五亿件衬衫才能买你一架飞机”。作为一个中国人,能有什么感想!
现在中国刚刷了几天盘子,有了几个小钱,其实连小康都算不上,就有人不知天高地厚,认为中国“强大”了。
就算你刷全世界的盘子,人家就不敢怎么样你了?咱只知道老板随时可以解雇刷盘子的,刷盘子的却总是要受老板,大厨,油锅甚至跑堂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