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反对《呐喊》进中小学课堂

小小地方,贴着海姑娘我喜欢的文章和帖子 此博客为海姑娘的个人好贴转摘博客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作者:micheal_易

鲁迅听说《呐喊》一出版就被请进中小学课堂之后,不但感到极为沉痛,而且此后一看到这本书就讨厌。因为他很不愿意孩子们读到他的作品,最不愿意孩子们读到《狂人日记》。他说:“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

  同情弱者

  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二日,《京报副刊》发表孙伏园(化名曾秋士)《关于鲁迅先生》一文,谈到鲁迅对于自己的小说作品的评价。“我曾问鲁迅先生,其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明显,有大家风度。”

  鲁迅说得明明白白,他是要表达对于弱者的同情,同时揭示人间的冷漠。可是近十年来中学课堂对于《孔乙己》的解读,老说作者是要讽刺孔乙己的迂腐,批判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此一解释跟作者的立意距离甚远。讽刺不如同情来得厚道,封建礼教也比人间狭窄。礼教吃人仅是文化悲剧,人间吃人则是存在意义上的悲剧。虽然解读作品不能全受作者本人意见的局限,但作者的意见无疑是指引我们进入作品最权威的路标。

  《呐喊》与中学课堂

  孙伏园在《关于鲁迅先生》一文谈到,鲁迅听说《呐喊》一出版就被请进中小学课堂之后,不但感到极为沉痛,而且此后一看到这本书就讨厌。因为他很不愿意孩子们读到他的作品,最不愿意孩子们读到《狂人日记》。他说:“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他甚至愤激地说,这书不但没有再版的必要,简直应该让它绝版,他甚至不想再写这一类的小说。鲁迅的这个态度表明了他对孩子读物的一个想法,就是不应该老是让孩子看见血腥、丑恶、残酷和绝望。而应该选择那些充满理想、充满光明、充满善念和爱心的作品提供给孩子。

  前不久从网上读到苏三提交的文章《给小学六年级课本编写者判卷》,这位学生家长说:“课本非但缺乏美感,而且充满了残缺的意象,课文展现的是一个不安而悲惨的世界。这对于少年时期的孩子们来说,可能会有一定潜在的心理损害。假如你认为让孩子们充分接触残酷的世界是应该的,那么我要说,周围现实世界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锻炼,在语文课本中就没有必要加上这一社会教育的负担了吧。在这个有限的语文教育空间内,还是让小孩子们专心于语言的美感更好些。”作者进一步发挥说:“有美丽的梦是人生的一大美事,给孩子们做美丽梦的时间我个人认为是越长越好的。人生不过就几十年,可以做梦的时间实际上非常短。我常常有感于中国学生的思想过于复杂,学习的负担也过重了一些,往深里想,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人生残害。革命时代既然已经过去,就让孩子们该单纯的时候就单纯一些吧。”

  在基础教育中,不应该着重于批判,而应该着重于建设。鲁迅的态度和这位学生家长的意见,传达的都是这个意思。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

  鲁迅的形象

  《狂人日记》让国人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民族竟然这般罪恶,《阿Q正传》让国人第一次知道自己的灵魂竟然这般丑陋。而对于这一切罪恶和丑陋,鲁迅给予了最深厚的怜爱与悲悯。无论这些作品的思想具有多么锋锐的批判锋芒,无论这些作品的言词具有多么刻毒的针砭意味,可是,这个干瘦的神经质的写作者,他的本意乃是要用他干枯的手指爱抚这些不幸的人们和这个衰弱的民族。他的慈悲、他的热血、他辗转三千年的忧思、他深更半夜柔软哀恸的哭泣,全都倾注在这干枯的手指上。他希望这个衰弱的民族复活起来,希望麻木的国民振作起来,希望一切像阿Q一样苦难而又丑陋的人们摆脱奴役、获得人的地位、活出人的模样。有时候,鲁迅将那柔软的爱抚改为猛击一掌,为的是引起国人的震惊。震惊倒是震惊了,可是国人睁眼一看,只看见一个严厉的、愤恨的老头。老头内心的真实形象,能够体察到的人却不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