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如江湖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所谓江湖,是中国文化与武侠小说结合产生的一种怪胎

(请注意怪胎在这里是大大的褒义-在本司令的价值体系里一直以怪为美,视异常为珍稀)

1) 网络江湖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性

TNND,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我们在生活中活的就够假模假式够迁就够容忍的了,在网上还装什么假,装什么孙子呢?这种网络性格的真实性使得网上不同的门派之间径纬分明,水火不相容,动辄则刀枪相见你死我活,比如左派和右派,挺毛的和骂毛的,民族主义的,崇尚中国文化的,风流浪漫和保守不苟言笑的等等。。。

2) 网络江湖之不平等性

关于如何办好论坛有个不少说法与争论,其中一种比较似是而非的说法是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实行网络民主,我刚开始玩坛子时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后来发现这实际是一种天真的良好愿望。

在江湖上混是要靠真本事的,对别人指手划脚容易,真要让别人服你还得露几手真功夫给大家看看。网络江湖是一个崇拜强者的社会,这就决定网友与网友之间的不平等性。

至于在论坛上讲民主就更是不切实际了。论坛基本上是靠斑竹“人治”,有点象封建社会,独裁偏激、行为不合大多数网友利益的斑竹最终都会被推翻。所谓的民主也不过是多几个人的“人治”,讨论来讨论去既浪费时间,比独裁的“人治”也好不了多少,反而钩心斗角,玩弄权术。还不如一个“好”斑竹的专制对论坛的发展有利。应该相信网络江湖的大浪淘沙过程最终总能淘出些“能干公正独裁的好斑竹”

3) 网络江湖上另有一套规范,适者才能生存

你想随便任意地批评甚至谩骂别人是可以的,但肯定也会有人回过头来骂你。想让别人跟你贴捧你,就得先下功夫和大家亲善。除非你是个天大的牛人或根本不在乎。你要张扬要自我感觉良好则必有人看你不顺眼。假装谦虚低调一般比较受欢迎,可你整天装孙子肯定会有点郁闷

你和我和他

/她及所有的网民的观念言行构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我姑且称之为“网络江湖”,而这个巨大无形的网络江湖又左右着我们的喜怒哀乐与爱恨情仇。。。。

祝祝畅游在这江湖中的大侠们玩的如鱼得水、尽兴开心!

  

网友们请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我在网上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自己人格与言行的过程,一般来说想要在网上玩的开心玩的快乐有些事还是非作不可,有些规矩也是不得不遵守。

通俗地讲

正因为这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性,几乎所有的坛子都会经历过一个兴旺、混乱、分裂、重组的过程, 沉淀下来的大多是为了同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同志战友

网络江湖应该是最不需要虚伪的,应该是个能够率性纯真地表现你的真实颜色的地方,合则留不合则去

网上的瘾君子们之所以网瘾深深大多是因为有这样或那样的精神需求,上网玩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寻找同类以解除精神上的孤独感。网上帮派的形成是一个臭味相投惺惺相惜的过程,一个坛子上几派的分裂火并表面上是因为某一件事或某一句话,其根本还是价值观与利益之间的平衡或不平衡造成的。

与武侠中的门户之见相似,网络江湖中绝对真实地体现不同的派系的形成,不同价值观与政治理念之间的认同与争斗的全过程。

网络之江湖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江湖形似虚幻实则真实,它是一种化外的社会和我们生活的社会平行共存,有着一套与写在书本上法律制度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这种体系比较原始也比较根本,可以简单地归纳成“崇尚强者,崇尚光明磊落,崇尚侠义与道义;鄙视虚伪、

江湖代表的一种理想与向往:是一个萍聚萍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快意恩仇、行侠仗义的社会

江湖是个什么东西

很早就常听人说,网络如江湖。有一位熟识的网友一直对我说很不喜欢这说法,全是人云亦云风牛马不相及,正如“嘻嘻、呵呵、哈哈,顶了,晕了,坐沙发”等一类网络用语一样,很多人跟着说只为显示自己与时俱进。在网上玩的时间长了,目睹了不少论坛上的怪现象,重新仔细想了一想,觉得把网络比作江湖实在是再恰当没有了。

后羿 发表评论于
真想学会你的工夫以便能闲了没事也在江湖路上流浪记天。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中    秋 
            
           陈毅 1943年9月14日
           1943年9月,时意大利投降。

    年年戎马又西风,变化沧桑指顾中。明月当头思远举,豪英满座饮长虹。
    如此江山堪热恋,几多艰险建殊功。欢呼足折轴心鼎,霹雳一声破太空。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中秋  1940年 中秋次日
通宵恶战乱云稠,策马晨归古渡头。
夹道乡人餽梨枣,始知昨夜是中秋。

休整  1940  秋
半塘秋水半塘蒲,为问寒衣授也无?
闲教健儿学弄网,免因风起思莼鲈。

司令姐姐:
  中秋愉快。
  俺在杭州吃到了莼菜鲈鱼羹,像是缩小的荷叶,直径3到4厘米,有的还没有长开,圆形叶子两边卷起来,吃着黏黏滑滑的。
  您的附件下载了,是个地铁?火车?的小电影?扔垃圾箱了。

蓝天蓝天 发表评论于
中秋节。1940年       某省。某县。某镇
秋风秋水又秋声,况复万方炮火轰!
幸喜百团威北地,欣闻半塔却东兵。
铙歌频唱山河振,铁垒连摧敌伪惊。
此日夺回娘子险,倭军颜色尽无荣!
蓝天蓝天 发表评论于
中秋愉快!
俺今天当值夜班。
年年有中秋。
抗战的中秋,挑选几首,打字给你,今天太晚啦,打不完:

戊寅中秋
1940年中秋(9月16日) 重庆
宵晨数见敌机飞,尤恐中秋趁月辉。
佳节哪堪愁里过?频年无计客中归。
近闻滇左争锄道,遥幸山西已解围。
寄语文学女司令,渐寒唯与劝添衣。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秋月夜涛——仿春江花月夜体

秋月夜涛映海明,海中明月共涛生。
潋潋随波千万里,何处秋霄无月清?
   
涛声活活喧涯涘,月照秋林苍似绮。
眼前只见影迷离,波面流光晕远视。

寒涛浩敻无纤尘,皎皎空中月色新。
海上何人不见月?海月何年不照人?

新陈代谢无穷尽,自然规律存矛盾。
有时地覆并天翻,亦见海枯还石陨!

冬去春来秋又残,人生几见月团圆?
涛光月影杳然去,曙色熹微满翠峦。


司令姐姐中秋节愉快!


上面这一课,学得好辛苦!不到200字,打了将近4个钟头!
如果您不相信,请您自己试一试。


俺睏觉啦!
有什么不同? 发表评论于
文章来源-原创-作者-转贴-。。。-。。。-???
祝你中秋愉快 发表评论于
淑女司令:

  题一个问题:

  请注意:下一篇(文章来源: 刘禄曾)

***************************************

——————————文章来源: 刘禄曾 于 2005-09-14 13:42:45———————————

这篇有原作者的简介:

  刘禄曾,女,1950年12月赴朝参战。先后在9兵团政治部、24军政治部任英文翻译。1953年10月回国。

***************************************


• 置顶: 朝鲜战争女兵追忆:我们对美军的最后一次喊话zt -刘禄曾- (2129 bytes) (3967 reads) 2005-09-14


[ 回几曾回首首页 ] [ 所有跟贴 ] [ 加跟贴 ] [ 推荐朋友 ] [ 打印 ] [ 删除 ]


朝鲜战争女兵追忆:我们对美军的最后一次喊话zt

文章来源: 刘禄曾 于 2005-09-14 13:42:45



我的青春年华是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度过的。两年零七个月的战地生涯,使我从一个娇弱的女大学生成为一名坚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我记忆中的战斗故事很多,其中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战争到和平的那一刻。
  
  1953年7月27日这一天,丁字山阵地上枪炮声依然未断,我用欢快的语调,向敌人阵地播出了朝鲜停战协议签字的消息。20时以后,枪炮声渐渐稀疏了,坑道里一片欢腾。22时(朝鲜时间)终于到了,枪炮声全停息了。战士们个个雀跃般地跳出了坑道。我也按捺不住欢愉的心情,放下话筒,跟战士一起爬上了山顶。天快亮了,忽见对面山头上有几个大个子美国兵,正从掩体里往外爬。他们站在那里看着我,无不大感惊奇。原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天天听的广播喊话,都以为是播放的录音,没想到在如此危险的前沿阵地上竟有志愿军女战士。于是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从洞里出来,不大一会儿,有十几个美国兵站在山头上。此时,我的身后也站立了不少志愿军战士。我急中生智,立即叫身边的战士,学着我喊英语。大家一起朝对面的山头上一遍遍地大声喊:“We want peace,We hate war.”(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过了一会儿,美军战士完全听懂了我的话,便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们的战士也个个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第二天,我和战士们下山,见到几个炮弹坑里的水塘,大家欣喜若狂,连忙洗手洗脸。我摘下帽子,高兴地将头发弄得水淋淋的。因为我们数不清有多少日子没见到水了。坑道里的水是战士冒着生命危险从山下一桶桶背上来的。生活在坑道里不但没水,而且也见不到阳光,空气更是浑浊。记得一天清晨,我刚走出坑道察看广播线路,被突然袭来的新鲜空气击昏了,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战争就是这样剥夺了我们生活之必需。而今天,和平刚降临,我们就能在温暖的阳光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忘情地泼着清凉的塘水。我从没像今天这般感到和平的珍贵!而当我撤离前线,这次上路,没有枪炮声,没有封锁线,不用避敌机,也不用快跑了。我们几个人大摇大摆地在公路上走着,走着。只见天空没有炮火的污染,变得碧蓝;被炸弯的松枝,已用草绳绑直,显得生机盎然;受炮火摧残的金达莱开始叶露清香,争奇斗艳……这一切令我体味着从未体味到的和平与幸福。大家不约而同从心底喊出了人类最美好的呼声———和平万岁。
  
  “要和平,不要战争。”是我在朝鲜前线对美军的最后一次喊话。它道出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心声。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件事仍然跃动在我的脑海中。





  
  刘禄曾,女,1950年12月赴朝参战。先后在9兵团政治部、24军政治部任英文翻译。1953年10月回国。






———————————————————————————————————————








———————————————————————————————————————






文学城下面这篇,和很多篇!为什么隐去原作者的名字?


***************************************


——————————文章来源: 金书龙 于 2005-09-15 12:54:13 ———————————


***************************************





《新型无PIN充值卡 打往中国 2.2¢/min》得免费60分钟 现在就试!>>>>>

[ 回几曾回首首页 ] [ 所有跟贴 ] [ 加跟贴 ] [ 推荐朋友 ] [ 打印 ] [ 删除 ]


李先念愤怒了 揭开西路军兵败问题的历史悬案ZT

文章来源: 金书龙 于 2005-09-15 12:54:13



西路军问题的最初提出到最终解决,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漫长过程。1936年10月21800人渡黄河组成西路军经甘西走廊向新疆方向前进。过去的党史认为,这是按张国焘的擅自命令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向西逃跑。毛泽东电文的发现,说明大军西进是领受了党中央的命令肩负打通国际路线重大使命,以接应共产国际给予党和红军的物资接济,并策应河东红军和友军的战略行动而向西战斗前进。

  上世纪80年代初,与我一直工作相处近三十年的老战友朱玉同志奉组织之命,帮助徐向前元帅整理回忆录。他从文献史料中惊异地发现了毛泽东下令四方面军人马西渡黄河和成立西路军的电文,以及其他一些人们所不知晓的情况,进而在史学界首次提出了西路军问题的现有定性、定位很为不妥。
历史事实本是客观存在的。但当西路军因兵力悬殊寡不敌众而兵败河西走廊之后,真相就被模糊和湮埋了起来,历史被改变了模样。

  对这一问题如何定性和解说,关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红军两万多将士的荣辱声誉,理应作出正确回答才对,决不应再继续将错就错下去。

  1980年12月2日朱玉以“竹郁”笔名写就了短文《“西路军”疑》,报送到了邓小平那里。小平同志极为重视,将《疑》文批给李先念研究。

  随之,朱玉于1981年3月写出了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西路军问题初探》一文,寄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希望在党史研究室内部文稿上刊载,以引起专职部门的专家学者们研讨思考。

  党史研究室主持日常工作的廖盖隆副主任将此文交给本室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和提出意见。

  由于受西路军问题的传统说法年深日久的影响,担任研审任务的人员写出长篇文章,作出了不接受新观点的反驳回答,即坚持原传统观点的基本说法。

  于是,朱玉又写出了观点鲜明的论文《被否定的历史和被历史的否定》,进一步详谈了自己的论点和论据,作为对回答者的回答。

  双方文章观点互相对立,但由于都是登在党史研究室内部文稿上,属绝密级,印数很少,发送面很窄,一般人并不知晓,对外无影响。

  与此同时,我也十分关注并开始了对西路军问题的研究,并得到了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林浩和院党史教研室领导段浩然的支持。

  由于当时有人给扣政治大帽子,说这是“为张国焘翻案”,一时间,某些公开刊物连续发表用传统观点解说西路军问题的文章。此事决非偶然,有强烈针对性。朱玉和我商量,由我出面在几份有影响的史学杂志上,向传统观点的坚持者和公开附和者请教、磋商以至争论。人们很快被吸引过来,议论纷纷。

  由于这些争论来得突然,全国党史研究会的领导也一时不晓得如何应对才好。当时全国性党史学术讨论会几乎年年召开,每次开会,主持人都要一次再次地宣布:本次会议不讨论、不涉及西路军问题。但是越宣称不讨论,人们的兴趣和议论越多。

  李先念接到小平同志批转的朱玉《疑》文和批示后,派人用不少精力和时间(约一年)广为查阅中央档案中的大量电报文件,并结合自己当年在总指挥徐向前指挥下,率军渡黄河、战“走廊”、过祁连山、出星星峡进入新疆的亲身经历,于1983年2月写出了《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他在文中归纳说: “上述主要历史事实说明,西路军执行的任务是中央决定的。西路军自始至终都在中央军委领导之下,重要军事行动也是中央军委指示或经中央军委同意的。因此,西路军的问题同张国焘一九三五年九月擅自命令四方面军南下的问题性质不同。西路军是根据中央指示在甘肃河西走廊创立根据地和打通苏联,不能说是‘执行张国焘路线’。”李先念将此《说明》送给了陈云同志阅看。陈云是1936年秋从共产国际(莫斯科)专程赴新疆去迎接西路军的,是这段历史的知情者和重要见证人之一,具有对李先念《说明》鉴定判别的资格和发言权。

1983年3月8日,陈云对李先念的《说明》作出文字表态:“先念同志:你写的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和所有附件,我都看了两遍。这些附件都是党内历史电报,我赞成把此件存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党的中央档案馆。先请小平同志阅后再交中央常委一阅。”

  同年3月12日,李先念给小平同志一信说:“送上《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
》和陈云同志的批语,请阅。您在一九八一年十月三十日,曾将竹郁同志写的《‘西路军’疑》一文批给我看,我又送给了陈云同志,因为陈云同志对西路军的问题有些了解。他看后要我写份材料存档。由于我对当时的全面情况了解不多,四十多年来又没有研究过,对重要历史事实根本不清楚。近一年来,我花了点时间回忆,又派秘书查阅一些历史档案,才写出这份材料,并请(徐)向前同志看过。请您审改后,可否按陈云同志的意见处理。请予指示。”

  邓小平看了李先念的《说明》和陈云的表态信后,于1983年3月22日批示:“赞成这个《说明》,同意全件存档。”(“全件”指包括先念同志选送的一批电报在内)。当时的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赵紫 阳同志也都圈阅同意。

  我在此前研究和撰文争论的过程中,广为收集了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各种版本和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对西路军问题的表述,基本上是大同小异,而基本的调子和说法,又明显地可以看得出是来自(或抄自)《毛选》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及一条注释。建国初期为出版《毛选》,成立了中共中央编辑出版委员会,刘少奇为主任,胡乔木为主,负责进行文字加工和注释的领导工作,参加者还有田家英。重要改动和增加,要报毛泽东知晓。

  对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和注释中关于西路军问题的说法,我多年前通读《毛选》时就早已熟知,此时我重新研读,产生了大的疑问。其中的断语说:“为敌人吓倒的极端的例子,是退却主义的‘张国焘路线’。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是这个路线的最后破产。”此文的注释则说: “1936年秋季,……张国焘命令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二万余人,组织西路军,渡黄河向青海西进。西路军1936年12月在战争中受到打击而基本失败,至 1937年3月完全失败。”

  我觉得这个断语和这条注释的文字表达很有点费尽心思强作文章的味道。仔细查过史实,发现与史实严重不符。第一,1936年12月西路军并没有失败,虽然受到大的损伤,但大半兵力尚在,仍在继续艰苦地战斗前进之中;第二,1936年12月党中央还没有精力、时间和其他客观条件来集中解决党内高层的路线分歧。到1937年3月中央才召开批判、清算张国焘路线的会议并作出结论。据此,毛泽东不会也不可能于1936年12月在红军大学的这次讲演中,以一两句话来宣称张国焘路线已经破产了,何况这种宣称与西路军的失败相联系,而西路军在此时还没有失败呢!

  于是断定,这个断语和注释不是演讲当时的话语和意思,是后来加上的,行文上则脱离了当时特定的历史时限。由此,我们今天以这些说法作为历史研究和教学的依据,是违背历史真实而站不住脚的。

  1982年3月12日,我将这一新的发现写成《对“毛选”中有关西路军的一个断语和一条注释的辨疑》一文,寄给《红旗》杂志社。文稿由编辑郭德宏同志负责审阅处理。

  同年11月24日,郭德宏同志给我复函说:“收到您的大作,非常高兴。我详读之后,觉得您讲的是有道理的,立即送交《内部文稿》编辑部负责同志。他看后说,这样的问题提出来是必要的。但我们的《内部文稿》主要刊登现实理论问题,像这样专门的问题不好刊登。另外,这直接牵涉到《毛选》注释问题,由这里登也不一定合适。我考虑,您直接送交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文献和研究》或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党史资料通讯》可能更合适些。不知您的意见如何?”

  郭德宏的答复和建议是妥当而合理的。

1982年12月6日,我将文稿又投给了《文献和研究》编辑部,附了一信说:“希望能在贵刊上发表,我认为,提请大家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必要的,有益的。”

  1982年12月22日,《文献和研究》编辑组给我复函说:“大作《对毛选中一个断语和一条注释的疑问》已拜读。这类问题比较复杂,牵涉较广,本刊目前不准备刊用,故特退还。谢谢你对本刊的关心支持。”对这个答复处理我虽然心中略感遗憾,但设身处地为人家着想,也只有理解了罢!于是我又转向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资料》杂志。

  这一次,我一改以往信投的方式,而是持稿登门拜访。见到了编辑组长夏燕月及郭雄、李俊臣等几位编辑。我向他们细谈西路军史中的问题和《毛选》及其注释中的问题,加之交谈中不断地答疑解惑,大力推介我的和朱玉的两篇文稿《西路军疑》及《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西路军问题初探》,结果他们将这三篇文稿一起刊登在该刊物的1983年第9期上(总第74期),并加了引人注目的按语,以示郑重推介。

  此刊此期在全国反响很大。上海《解放日报》于10月4日在其《报刊文摘》上发专稿,标题是《西路军问题研究获可喜成果》,正文说:“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的《党史研究资料》今年九期发表‘西路军’问题专辑,并加编者按语说,这个党史、军史上的重大的问题的研究已获可喜成果。”

  没想到,此刊却受到了高层某领导人的干涉指责。《党史研究资料》第9期被指令“全部收回”,博物馆编辑组被迫发了回收通知,并等候查处。

  但是,一道收回令却起了提醒作用。有的人还没来得及注意细看,得知此令后急找来看和争抢着看,对收回规定,多数人置之不理。收回的期刊寥寥无几。

  上面又强令《党史研究资料》编辑部以别的内容另编发一期,使用原来序号作为取代,掩盖真相。

  一方面是中央重视,小平同志支持研究并对先念同志的《说明》和陈云同志的表态给予肯定支持,史学界的人们也极关注西路军问题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另一方面是受到再三阻拦、压制、严加控制,以致又严重干扰了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上卷的写作和出版。1991年7月李先念看到中共党史上卷有关西路军一段内容的阐述,违背党中央已定且多次正式文字使用了的口径(指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有关条目、红四方面军战史、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对徐向前逝世的讣告、徐向前生平介绍等文),只讲“奉命过河”,不讲奉谁的命,以此含混无宾语的叙述模糊历史真相。李先念很生气地于7月8日写信给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尚昆和副组长薄一波、胡乔木、胡绳、邓力群,对此提出尖锐批评。他激愤地指出:“‘奉命’,‘奉命’,奉谁的命令?!几十年来一直说‘西路军是奉张国焘之命西渡黄河的 ’,甚至说‘西路军是张国焘擅自组成的’,‘西路军是张国焘错误路线的牺牲品’,等等。……现在中央正式出版的党史版本,竟用如此含糊不清的春秋笔法,对得起壮烈牺牲的一万多名西路军将士吗!?”“万万没想到竟写成现在这个样子!”有关同志作出检讨。已经印刷的书籍多少万册拆了重印、重装。

  电视片《李先念》不久前公开播出,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最近又播放了专题电视片《碧血黄沙——70年前的西路军魂》,通过其欧洲台、美洲台、东南亚台传向世界,将西路军问题真相向国人乃至世界华人作出了真实公正的交待说明。至此,人们已经可以向早已不在世几十年的当年西路军将士们的英灵说句告慰的话了:先辈们,您们如今已经可以闭眼安息了。

  回想西路军问题从朱玉提出、我们配合到终于解决的全过程,历时长达24年。没有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同志的直接过问和批示,以及中央常委其他各同志支持,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

精彩帖子推荐:
·免費股市即時報价和圖表工具
·项辉方同志(黄永胜夫人)遗体告别仪式送花
·(ZT)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驱逐犹太人及建国
·(ZT)岳飞文天祥是怎样被炒作成民族英雄的
·杨尚昆回忆录披露细节:彭德怀怒斥“洋钦差
·(原创)读《史》散记一:项羽失败原因初探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图)
·塔山:不可思议的败局
·萧华为什么倒霉
·王洪文算老幾?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的台前幕





[ 回几曾回首首页 ] [ 所有跟贴 ] [ 加跟贴 ] [ 推荐朋友 ] [ 打印 ] [ 删除 ]




———————————————————————————————————————



文章来源: 刘禄曾 于 2005-09-14 13:42:45



文章来源: 金书龙 于 2005-09-15 12:54:13

有什么不同?

淑女司令 发表评论于
小茶叶MM,

我寄给你的东西没有病毒,但你可以删掉,只是逗乐的没什么重要的,祝
你中秋愉快,谢谢你这些日子给我的快乐,可惜和你不认识

秦大侠,
我会把你的话转告豆豆, 祝你中秋愉快

舞洒西楼3564:
我回了你QQH呀,你没事去文化走廊玩吧
秦无衣 发表评论于
看了红豆豆,真是人美诗也美。于杂乱的网络世界中,犹如清水出芙蓉。君不见,馆娃正伴鸳鸯宿,京女如画看不足。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安静写的月亮,真好!
俺希望低俗下贱的流氓都滚蛋!
俺休息了,谢谢!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1.因为俺的机器有很多专业设置,都是原版,花了很多钱,用了很长时间,才弄来的.----------(在美国,中国大陆,台湾,花钱买的-95%-可能是盗版。)
2.如果进来病毒,损失非常大。花多少钱,都很难再弄得起来。---还要有时间!
3.电脑这东西,俺们这里需要的,对您没有用。对您有用的,可能俺们没有兴趣。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司令姐姐:
   俺来看你啦。你的附件还没有下载。
淑女司令 发表评论于
是一个好玩的电视广告-搞笑的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司令姐姐:
  您的邮件看到了,那个附件倒底是什么?请在这里说明,否则,我不会下载。
淑女司令 发表评论于
茶叶MM,我最近运气有点背,玩的不是很有劲。我刚发了E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司令姐姐:

  俺这里问题多啦!今天再提出一个问题。

  敬请司令姐姐千万注意:您本人不要参加回答问题!俺提出的问题对您不合适!!!



              关于《木兰辞》的问题

1。木兰的故里(老家)在哪里?--湖北黄陂?--河南虞城?--陕西延安?--???--???
2。木兰的生存年代?--南北朝?--北魏?--隋?--唐?--宋?--???--???
3。木兰姓什么?--朱?--魏?--花?--???--???
4。木兰参加的战争,是抵抗(抗击)谁?--匈奴(猃狁,熏鬻)???--突厥???--鲜卑???--柔然???--西夏???--辽???--金???--蒙古???--女真???
5。“可汗大典兵”--“可汗”是谁???
6。“可汗问所欲”--“可汗”是谁???
7。“天子坐明堂”--“天子”是谁???
8。“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旦辞黄河去,。。。暮。。。能到达燕山吗{没有火车,汽车,飞机}???
9。“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唧唧”两字是什么意思???

。。。。。。。。。。。。

问题多啦!!!

诚心希望文化走廊的大学问家给予指点!!!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司令姐姐:
  您最后一次电邮,俺一直没看到,点了一下附件(有一个小圆盘的标志),就一下都丢啦。
  您可能很忙,轮子哥哥也不来玩,现在您这里很不好玩,能不能把轮子哥哥找回来?
朴朴 发表评论于
说得好,说得妙,说的那群败类呱呱叫,,,,!!!
鄙人正有意加入江湖,可浆糊不深,功力太浅。。。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司令姐姐:
  今天晚上,俺这里来了好多人,他们又弄了好多吃的,喝酒,看电视。
  俺给奶奶打了电话,奶奶说:你吃的是大海蟹,那算什么呀?奶奶回去给你吃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要有好味道的薑蓉,醋汁;要有美酒(不许茶叶喝);还要。。。。。。
还要。。。。。。还有好多哪。。。。。。还要有菊花!
  奶奶要俺赶快睡觉。不许再玩啦。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司令姐姐:
  您好! 
  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没回来,现在只有老师招呼俺。周末,老师带俺去买菜,刚刚回到家。
  俺奶奶告诉老师不许俺多吃肉。肉加蛋,也就是动物蛋白,每天限定一两或十分之一磅,别的随便,管不着。周末可以放宽,随便一点。
  俺娘许可俺放开肚皮吃肉。但是,俺奶奶说:小茶叶现在吃的肉已经比俺奶奶一辈子吃得都多啦,必须严加管制。(俺奶奶只吃素)
  老师听俺奶奶的,不听俺娘的。老师是俺奶奶集团的执行长,执行长说了算。
  老师今天开恩啦,说是等到俺奶奶回来,茶叶啥也吃不成啦,只能吃青菜豆腐。今天开荤,想吃什么买什么。
  除了番茄,黄瓜,青菜,豆腐,猪肉。。。。。。买了两条红色的不很大的海鱼,老师和茶叶留着自己吃。两条黑色的很大的鱼,明天有几个老师来做熏鱼吃,他们预订了要来吃烤鱼。买了两条鳗鱼,留着下周自己慢慢吃。
  俺看见玻璃缸里有游水的大螃蟹,要买螃蟹,师傅捞了一只起来,BIG CRAB
UNIT PRICE 5.95$/1LB WEIGHT1.78LB TOTAL
10.59$.
  老师说,蟹壳,扒下来,清蒸,给茶叶自己吃。半个蟹,今晚清蒸了吃。半个蟹,斩块,葱,薑,黄酒腌起来,明后天,给茶叶过油炒来吃。
  哈哈!蒸锅架好了,再过半个钟头,老师和茶叶吃清蒸螃蟹。
  老师今晚有汾酒喝,不给茶叶喝。茶叶在北京可是喝过燕京,青岛啤酒的呀!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司令姐姐:
  您的来信又丢了,根本没看到!
  请您留言在这里!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昨天晚上,忘了写——陈陶——的原诗。
大概是四首诗中的第二首: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雕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俺提的问题是:——陈陶——原诗里的——“无定河”——在哪里?

  试试看,看谁能答得准确。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司令姐姐:
  可能是俺点错了一个键,您的最新来信丢了,如果有可能,请再发一次伊妹儿!
  俺只是初学的,没有老师在旁边,经常犯错误,不知道怎么弄!
窈窕淑女司令 发表评论于
晚安作个好梦:))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做个游戏:


给司令姐姐出个题目:————无定河在哪里?



           沪战杂感  1932年

  月黑风严尽楚歌,纷纷雕锦葬淞波。扶桑少妇如相问,此即当年无定河!

  作者自注:闻去年(1931年)张宗昌客日京,妇人有诵陈陶诗,问张‘无定河在今何地?’者。张答曰:“咱家只知有滦河,辽河。不闻有无定河。”一时传为笑柄。

  希望司令姐姐能转贴——此问题——到文化走廊。
  走廊的写手都是大学问家,应该能答得出来。

  俺知道答案。







                雨前茶的公告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如果谁不抗日,只会到司令姐姐这里来捣蛋,别怪俺

大茶叶姐姐不客气。 






  司令姐姐,俺要休息啦! 
淑女司令 发表评论于
你最近都好吗?
雨前茶 发表评论于
谢谢司令姐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