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边界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贺仲明   每一个热爱和关注文学命运的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近年来,文学的概念和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在以往的数千年人类历史中,文学的特点相当固定而清晰,那就是:以书面文字为基本媒介,以人性和审美为精神主导,以教育、知识、趣味娱乐为辅助,承担着人们宣泄情感、传输思想的任务,是人类精神文化中历史悠久而有独特意义的重要部分。   但是,自20世纪初开始,这一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审丑对审美的颠覆,自波德莱尔将丑作为欣赏对象拉进文学中,文学中美的内涵就受到极大的挑战和颠覆,丑与美一道分享着文学的荣耀。文学形式上也一样,鄙俗与优美并存于文学形式中,口语取代优雅书面语的中心地位。这使文学的评价标准变得含混,也预示着传统文学观念的深层危机。   20世纪末,这一危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文学传播媒介向网络系统的扩散,"文学"的范围被迅速扩大,虚拟的网络取代传统的纸质成为文学的承载形式,使以往遥远的文学突然变得亲近而轻易。储存量庞大的文学网站需要大量的作品粘贴,尤其是手机小说、短信文学的盛行,使文学标准失去了以往的严格和限制,以至于无论意义、深度,也无论文采辞藻,只要有基本通顺的笔墨,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或抒情意味(甚至只要有能够哗众取宠的卖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发表,成为文学。   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的功能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许多人不再视文学为神圣,不再将文学当作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教育的手段,而只看中它的娱乐和趣味性,将它混同于商品世界里一种普通的消费工具,博取人们一点同情的眼泪或者满足他们一点怀旧的感伤。在这方面,一本言情小说、一篇怀旧散文,与一则晚报猎奇、花边新闻,一场肥皂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一个作家的情感花絮或文坛争斗,也完全可以混迹于各种娱乐节目,与歌星影星争奇斗艳。   这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文学"的概念迅速失去了以往的准确内涵,甚至可以说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边界,因为既然什么都可能是文学,什么人都可能创作文学,那么,文学概念也就失去了意义,作家身份也不再像以往一样神圣,而是随之显得暧昧和广阔。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好的文学,也随之而失去了判断和评价的标准。其次,很自然地,人们开始质疑文学的意义和价值,质疑文学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身份定位,并对文学在未来存在的可能性失去信心,"小说消亡"、"文学消亡"的观点时见报端。   在将文学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作家称作"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以往时代,这种情形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这也许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随着社会经济和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文学的生存空间和方式发生变化,其概念和内涵的转变是自然的,传统文学理论的许多方面,如"经国之大业"、"认识功能"、"寓教于乐"以及书面表达等观念和评价标准,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事实上,这也并非全是坏事,它既是一场危机,也是一次自我蜕变的契机。比如它从传统的神圣殿堂跌落到大众中,有所失落却也未尝不是新的发展。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确是箴言,也是历史的规律。   然而,正如沃尔夫冈·伊塞尔所说:"现在的问题是,就历史或社会而言,文学是否反映了历史哲学或社会学理论难以把握的某种特别的东西。……像文学这样的镜子为什么要存在下去,它又是如何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文学标准和范围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它不再需要规范和限制,而是亟待明确和调整。只有具备了自己不可取代性的独特个性,文学才能在任何时代都体现出自己的存在价值,酝酿出其不朽的生命力。而边界的确定是具有独特性的重要前提,因为毕竟,一个小便器和艺术品《喷泉》之间只有微小的外观差别,但却有着实质性的遥远距离,文学同样如此。   我个人以为,文学最需要明确的边界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对人类精神的关注。因为与物质文化相比较,文学所关心的只能是人的精神,它所承担的是表现人类精神世界、传达人类思想情感的任务。这应该成为我们判断是否文学以及判断文学优劣的重要标准。其次,美也应该是文学的重要前提(尽管方式比以前要更宽阔,但不应该背离其基本特性),不管是什么时代,不管其媒介物是什么,都应该尊重文学美的特性。最后,我们还应该提到理想主义。因为单纯的科学主义很可能最后走向末路,只有以人类精神为最终目标的文学(艺术)才能给人类以光明前途。在这方面,我以为诺贝尔当初确立文学奖将一个重要标准确定为"理想主义"是非常有深意的,它表现出一个思想深邃的科学家对人类未来的深远关注和远见卓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