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創造經濟奇蹟的荷蘭

  荷蘭是談判專家,難纏的生意人,也是最懂得運用協商 達成共識的政治
高手。跨海做生意、抽水爭地,荷蘭人更是最能體會團結共生的,到
底什麼力量,讓這個由商人主導的國 家在國際上創下典範?
    從鹿特丹高空鳥瞰,馬仕河和萊因河就像兩條大蛇,蜿蜒貫穿。前者曾給他們帶來摧毀生靈的洪水威脅;萊因河則一路從瑞士、奧地利、德國帶來歐陸的污染。 
    荷蘭人不抱怨天險的試煉,反而掌握這兩條水路命脈,讓鹿特丹變成全世界載貨量第一的國際大港。
    台灣比荷蘭還要小一點,人口比荷蘭多一點,同樣依賴貿易, 但是荷蘭的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幾乎是台灣的兩倍……。
    為什麼荷蘭的表現遠優於台灣? 
    「荷蘭是一個很小的國家,」這是每一個荷蘭人對自己國家的第一個感想。這不是謙虛,而是務實。 某 副 局長高比德(Pieter A. van Gulik)解釋,荷蘭沒有什麼產業 ,也 沒有天然資源。只好當中間人,經手貨物交換,來賺取生 存。 這樣的定位與策略,所有荷蘭人都清楚了解,甚至以此自豪。 
    捷安特歐洲廠副總經理楊福見和荷蘭人交手的經驗則是,「什 麼東西交給荷蘭人賣就對了!」的確,在歐洲,荷蘭人是最好的推銷員。荷蘭人說荷蘭語,但是八成的荷蘭人會說英語。四 成會說英語和德語兩種。15%的人則可以說英語、德語和法語。包括公車司機或路邊小販,都可以用流利的英文對話。 
    荷蘭人掌握整個歐洲的語文,也對歐洲的鄰居瞭若指掌,因此可以恰當的扮演「門戶」的角色。但是,反觀台灣,對亞洲鄰國的認識都非常貧乏。「印尼過去三任總統是誰?馬來西亞的小學要念幾年呢?」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陳國棟丟出一串問題,並直陳台灣人對鄰居「不了解、不關心」。研究台灣經濟史的陳國棟認為,這是台灣不能像荷蘭一樣,成為亞洲轉運中心的重要關鍵。 
    「台灣人要快,寧願只拿九十分;荷蘭人慢,但為了要拿九十九分,」 楊福見比較。 
    藍天白雲下的荷蘭美景,每一寸都是人工打造,「上帝創造世界,荷蘭人建立低地國,」這是荷蘭人的驕傲。
    荷蘭和台灣都靠「經濟成就」,走進世界舞台。荷蘭人的危機感,像芒刺不斷提醒他們要不斷找活路,台灣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