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恋家书

让心之船随思绪漂流,静息聆听岁月流淌的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套《家书》特别节目,我母亲作为家书捐赠者被请到央视演播室做客,与名主持人敬一丹共话家书。事情缘起有趣,母亲七十周岁那年,我们姐妹为母亲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一套三卷五本长达170余万字的《慕兰家书》。书的装帧素朴典雅,封面以信函笔迹衬为背景印有母亲舆我们儿时的合影,书名题字“慕兰家书”是父亲的墨宝。

去年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世襄等46位文化名人的联袂倡议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向海内外征集散落在民间的家书。 随着e时代的到来,传统家书正悄然淡出人们的视线。收集家书,旨在守护我们的曾经拥有过的亲情家园。抢救家书活动启动后,母亲把这套书赠送给该项目组委会,遂引起新闻媒体注意。

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外公是位学识渊博的史学家和翻译家。《罗马史》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一批古希腊罗马历史名著译自他老人家之手。母亲大概有“史家基因”,博闻强记,对过去家族百年兴衰变迁的历史保留非凡的记忆和感悟。熟悉母亲的亲友曾建议她写一部自传体的书。可母亲则更倾向出一本书信集。

《曾国藩家书》是母亲最喜爱的书之一,其中许多段落她都能完整地背诵出来。母亲告诉女儿,曾国藩在京身居要职,距家数千里,非常恋家,言“无时不思故土”。他在给父母的信中说:“每接家信,常嫌其不详,以后务求详明。”母亲身体力行,勤奋地用详细的书信来传递对女儿的爱和教诲。而我们这些女儿也感染了母亲的雅癖,对书信钟爱有加,乐此不疲。

我是离家最早的女儿,始初舆母亲通信是参军去西北时,那年我仅有十四岁。我也是离家最远的女儿,如今旅居北美已近二十年。岁月无声,亲情有痕。在离家远行的卅多年岁月间,我和母亲书信不缀,这些信抚平了青春成长的焦虑,事业拼博的艰辛和海外飘零的乡愁。在资迅快捷的今天,我用电话,电传或电子邮件舆四海朋友交流,惟对母亲,我依然用笔,把情感注诸笔端,用心编织出来的美丽中文舆母亲交谈。

母亲珍藏著女儿的每一页家书。尽管这些书信不过是纪录了平常人家的平凡故事。然而正是这份平常的日积月累竟成为一份不寻常的收藏。母亲喜爱反复浏览整理她的收藏。她告诉我们:“读这些旧信,使人变年青了。从信中可以看到你们成长的轨迹,可以享受亲情。我曾读过曾国藩家书,闻一多家书,还有许多文学家的家书,如朱湘,胡适,朱自清等名人家书,也不过如此内容。你们的文笔之优美,内容之详尽,感情之真挚,都是很不错的,只不是名人而已。”

似乎最早得知母亲的收藏是赴美前一年的夏天。当时我甫作母亲怀抱雏子休养在家。这是我少小离家后第一次在父母身边长住。重读这些信札,倏忽间仿佛沐浴在记忆的长河中,如烟往事从这些稚嫩的字迹中浮现出来,一个少女的成长脉络依稀可辨,那种重温昨天所激扬起来的快乐至今难忘。羁旅海外时,心中不时涌起想家的冲动,其中一个盼望就是浏览母亲的收藏,重温母爱,回顾人生。

纸长笔短,语短意长。这些家书,见证了一个时代,记录了万里足迹。祖国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间的沧桑巨变反映在我们的家庭里。我姐姐大学毕业后立业安家于北京;小妹旅欧归国后定居上海;我则远羁北美大陆。鸿雁传书成为我们舆父母亲交流的主要载体。通过家书,女儿们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尽情向母亲倾诉;通过家书,母亲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智慧,抚慰引导女儿们一步步走向人生新的高地。家书是心对心的呼唤,阅读家书,是一种温馨的亲情享受,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天伦之乐。

在考虑母亲七十寿辰的礼物时,我们姐妹不约而同想到了母亲的收藏。把这份收藏的书信整理成书的创意使我们兴奋不已。在首都报社工作的姐姐是家书出版的灵魂人物和主要功臣。她用了几近一年的周末假日和无数不眠之夜。把逾百万字的信文输入电脑,她的许多新闻界出版界的朋友“友情出场”,从封面装帧到文字校对,无一不具专业水准。我的父亲有一手漂亮的书法。可是反复的脑血栓中风,已使他的手脚不那么灵便。父亲为加入家书出版行列,重新握笔习书。老人毕竟宝刀未老,题书的《慕兰家书》遒劲有力,凝重大方,有悬浮般的雕塑之感。

通过整理出版家书,使我们更加认识母亲,更加尊敬母亲,同时也更加感谢母亲。当时母亲在七十寿辰之际获得这套承载父母之爱,儿女之情的全家倾心之作时,喜泪盈眶,感叹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母亲。现在母亲把这套家书捐赠出来,这套书将正式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有的信件入选第一辑中国民间家书系列丛书《家书抵万金》。

令人感慨的是,快捷的现代电子通信取代了传统家书。 家书抵万金的时代似乎成了遥远的过去。 家书居然成为收藏的文物, 喜耶?悲耶?我好怀念灯光下手书思念的温情,蓝天下盼望鸿雁的期待,依依留恋书信带来的恒久不灭的情感魅力,真不希望家书就这样老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