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南林
菲律宾共和国 (Repubilc of the Philippines)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西部海面的菲律宾群岛上,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 呂宋島 (Luzon)為最大島(首都馬尼拉即位於此島上),位於菲律賓北部;其次為 棉兰老岛 (Mindanao),薩馬(Samar),內格羅斯(Negros),班乃(Panay),民多羅(Mindoro),雷伊特(Leyte)等。菲律賓群島地處熱帶,全年氣候炎熱、雨量充沛。
菲律宾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据说 最早生活在菲律宾岛上的居民是内格里托人 (Negrito, 又称小黑人) 。公元前3000年后,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人和马来人来到菲律宾。大约公元前 2500 年,南岛语族 (Austronesians) 的一支从台湾迁移至菲律宾的呂宋島北部并定居下来。带来了石器和陶器制作技术。 16 世纪,西班牙著名航海家麦哲伦 (Ferdinand Magellan) 发现了这个东方的岛群后,菲律宾便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1543 年,西班牙用西班牙王储菲律浦的名字命名群岛为 “ 菲律宾 ”,从此统治菲律宾长达 300 年。
菲律宾的考古与东南亚其它国家相比有着悠久的历史。法国博物学家和探险家阿尔弗雷德 . 马歇 (Alfred Marche) 据认为是第一个在菲律宾进行考古调查的人。 1881年,当他第一次访问菲律宾群岛时,在马林杜克岛(Marinduque)和卡坦瑞内斯岛(Catanduanes)调查和发掘了几个洞穴和露天遗址。他收集了人体遗骸,中国瓷器,贝壳,玻璃,青铜,黄金 饰物,木棺和瓮棺。这是西班牙人征服菲律宾之前菲律宾文化的第一批文物。也预示了二十世纪中期菲律宾考古的两个主题:与中国的贸易和瓮棺葬。
1859年至1860年,德国民族学家, 亚洲专家费多尔 . 伊戈尔 (Fedor Jagor) 在亚洲旅行时来到菲律宾。他收集了群岛各地发现的史前时期墓葬出土的文物,亲自调查了 薩馬 (Samar) 发现木棺葬的洞穴。后来, 1881年至1882年,德国化学家在薩馬岛上调查了洞穴墓葬,报道了发现的木棺,陶罐,中国瓷器,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人体骨骼残骸。
1922年至1925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卡尔.古瑟(Karl E. Guthe) 领导了菲律宾考古史上第一项系统的考古项目。这一项目的起因是在菲律宾各地不断发现中国陶瓷器,通常是随葬在墓葬中。於是关于菲律宾与中国史前的联系,中国文化对菲律宾文化的影响等问题被提出来。密西根大学考古发掘队的主要任务是探寻这些所谓 “闯入陶器“(intrusive ceramics)的性质和考古学内容。
古瑟的主要工作是在米萨焉群岛 (Visayan) 和 棉兰老岛 (Mindanao) 进行的。他调查了 542个遗址,其中有99个是洞穴。他作了地表标本采集,也做了小范围的试掘。他发表了四篇简报。尽管他的工作对菲律宾考古研究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是因为他把这些东西收藏在密西根大学博物馆,后来吸引了一些学者前去研究这一领域。阿加.奥格鲁(K. Aga-Oglu) 研究了这些藏品,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东方釉彩陶的文章,首次澄清了某些贸易品的起源与年代。苏恒翰 (Wilhelm Solheim II)研究了这些陶器后,撰写了一篇详细的研究报告,收入他有关菲律宾史前陶器的研究论文中。这项研究在苏恒翰有关东南亚史前陶器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在菲律宾考古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就是奥特利 .拜叶(H. Otley Beyer) 。他被称为菲律宾人类学与考古学之父。 1905年他刚到菲律宾群岛时,只对菲律宾的人类学和文化史感兴趣。直到1926年他在马尼拉以北的诺瓦里切水坝(Novaliches Dam) 发掘,出土了史前时期的艺术品,从此迷上了菲律宾考古学。他在菲律宾大学创立了人类学系,他以系主任的身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地收集了几乎所有有关菲律宾史前史的资料和藏品,收藏在菲律宾国立博物馆。使他成为在过去至少 30年中该领域的独一无二的人物。遗憾的是他从未发表过一个发掘报告,只发表过许多普通的介绍性文章和专辑,其中最重要的是各地发现的文物总目录,和一份菲律宾群岛通俗史前史。他的大部分藏品也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余的也在1967年他去世以后下落不明。
拜叶主要研究的是器物类型和分布,对於他所看到的器物型式的解释,也主要是根据菲律宾和东南亚人种志研究中所使用的文化,历史概念所作出的。他的思想和理论受到印度尼西亚考古学家卡伦菲尔(van Stein Callenfels),和奥地利文化历史学家 海涅 .革尔登(Heine-Geldern) 的作品和书信的影响。由于拜叶在菲律宾考古学和史前史研究中的地位,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1940年,奥洛夫.詹斯(Olov R.T. Janse) 在哈佛大学资助下来到菲律宾,他在八打雁 (Batangas) 的卡拉塔根 (Calatagan) 发掘了三个遗址,大约七十座墓葬。测定了一组精确的年代数据。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菲律宾的考古工作转入了一帮年轻人的手中。他们大都是从美国大学民族学或考古学专业毕业,和拜叶一起工作过,或是接受过他的培训者。他们是埃文杰里斯塔(A.E. Evangelista),弗克斯(R.B.Fox),兰达(F. Landa)和苏恒翰等。弗克斯是国立博物馆人类学部主任,负责大型的田野项目。苏恒翰对菲律宾的陶器传统和这个东南亚地区的考古作了广泛的比较研究。
田野工作主要是对新石器时代,铁器时代的洞穴和露天遗址,瓮棺葬遗址进行小规模的发掘。争论的主要问题是菲律宾的“旧石器时代”问题和史前时期菲律宾与亚洲其它地区的关系问题。1958年,由弗克斯主持,对含有陶瓷器的大型遗址进行了大范围的发掘,其中包括马尼拉的斯塔安娜(Sta Ana)遗址,拉古纳湖(Lake Laguna)沿岸的遗址群,宿务(Cebu)的大型遗址,阿古桑河(Agusan River)河口的一个遗址。考古工作的重点是抢救重要的,有价值的艺术品,考古分析和研究的重点是陶器的类型和年代,进一步探讨中国文化对菲律宾晚期史前文化的影响。
拜叶早已预言可能与爪哇人同时,菲律宾群岛就有人居住。1957年12月孔尼华(G.H. Ralph von Koenigswald) 到卡加延旅行并做田野调查,他在吕宋岛北部发现的石器据认为与爪哇的石器很相似,同为石英和砂岩砾石器。而且在附近还发现了中更新世脊椎动物化石。 1962年,菲律宾国立博物馆在进行人种史调查期间,在巴拉望岛(Palawan)西部的边远地区发现了洞穴遗址群。在弗克斯的主持下进行了长时间的大面积调查和发掘。在最大的洞穴塔崩洞穴(Tabon Cave) 发现了可以马来西亚沙捞越州 (Sarawak) 的尼阿 (Niah Cave)洞穴的发现物相匹敌的史前文化沉积物,断代为距今9000年至30000年。1971年,对吕宋岛北部的地质,考古调查工作开始,但动物化石与石器之间的关系,地层的年代是更新世还是全新世还存在疑问。
在菲律宾考古中较重要的课题还有瓮棺葬(jar burials) 问题,在巴拉望的塔崩文化丛 (Tabon Complex) 洞穴 和西棉兰老岛哥打巴托 (Cotabato)的库拉曼高原(Kulaman Plateau)的洞穴中,均发现了重要的瓮棺葬遗迹。尤其是1964年由维克多.迪卡兰(Victor Decalan)和汉斯.卡斯登(Hans Kasten) 在马农古尔洞穴 (Manunggul Cave)发现的马农古尔瓮棺(Manunggul Jar),被称世纪的发现(find of the century)。1991年,在萨兰加尼(Sarangani)群岛的皮诺尔(Pinol) 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人形瓮棺 (anthropomorphic burial jars)。木棺葬,通常是船形棺(boat-shaped coffin) 在菲律宾也有发现 , 还有与陶瓮有别的陶棺葬,如盖子呈人字形的陶盒葬(pottery boxes)也在内 內格羅斯 (Negros) 岛南部发现。
在菲律宾考古史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恒翰,他在菲律宾和东南亚作了几十年研究。他详细研究了西班牙人到来之前的菲律宾陶器文化。他研究的基础是古瑟在菲律宾中部收集的材料和他发掘的位於马斯巴特岛(Masbate)的卡拉奈洞穴遗址(Kalanay Cave site)。他研究了菲律宾陶器文化丛与东南亚史前陶器的关系,并定义了沙萤-卡拉奈(Sa-Huynh - Kalanay)和巴乌-马来(Bau-Malay)陶器传统。他认为在菲律宾至少有四种陶器与沙萤-卡拉奈陶器传统有联系,这四种陶器是塔崩(Tabon),卡拉奈(Kalanay),巴古潘陶(Bagupantao)和阿辛(Asin)陶器。苏恒翰认为沙萤-卡拉奈陶器传统与从东南亚进入太平洋的南岛语族(Austronesians) 的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避免用词混淆,他引用了努散陶 (Nusantao) 一词来代表早期的操南岛语者。在古南岛语中 Nusan就是岛屿, tao就是指人,Nusantao就是岛屿之人的意思。他认为这些早期的岛屿之人是在菲律宾南部,婆罗州东部,新几内亚西部地区繁衍的航海民族的代表,正是他们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把沙萤-卡拉奈陶器传统的要素传播开来。无论这个理论正确与否,这都是对菲律宾考古在东南亚文化丛中的肯定。苏恒翰对菲律宾考古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收录在他的>(Archaeology of Central Philippines)一书中。
有趣的是,近年来为了探讨南岛语族的起源问题,到底是起源于东南亚海岛,还是起源于中南半岛沿海一带,或是起源于中国华南,迁移到台湾,从台湾南下移入菲律宾群岛,进而扩散到太平洋和其它地区,为此,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彼德.贝尔伍德(Peter Bellwood) 在综合分析东南亚与大洋州考古证据的基础上,亲自到菲律宾呂宋島等地进行考古调查发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台湾学者也与菲律宾国立博物馆合作,在菲律宾吕宋岛卡加延(Cagayan)河谷作考古调查和发掘, 目的也在於探寻南岛语族的起源地或原乡(Homeland)。
为了表彰苏恒翰对东南亚和菲律宾考古学的贡献,2003年3月,苏恒翰的一些挚友捐资成立了苏恒翰菲律宾考古学基金会(The W.G. Solheim II Foundation for Philippine Archaeology, Inc) 。该基金会初步的目标是在巴拉望的埃尔尼多 (El Nido) 建立研究站,发掘附近的艾勒岩石荫(Ille Rock Shelter) 。1998年对该遗址的发掘工作就已开始。遗址的碳素断代为距今10000年。苏恒翰个人认为艾勒洞穴(Ille Cave)的发现物有可能改变菲律宾乃至东南亚的史前史教程。
五十年来, 马尼拉的菲律宾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宿务的圣卡洛斯大学(San Carlos University in Cebu),和杜马格特的西里曼大学(Siliman University at Dumaguete), 都开设了考古学课程。1995年,菲律宾大学设立考古研究项目(Archaeological Studies Program) 。第一任负责人是菲律宾考古学者尤瑟比奥 .迪松(Eusebio Z. Dizon) 。现在的负责人是维克多 .帕兹(Victor J. Paz) 。国立博物馆的考古学者也是该研究项目的成员,两个机构合作进行了许多研究项目。在过去的几年中,菲律宾大学考古研究项目 (U.P. ASP) 也 得益于客座教授,旧石器考古学专家 阿尔弗雷 .德帕里克(Alfred F. Pawlik) , 2001年,他为考古研究项目主持开办了一期田野学校(fieldschool) ,在新怡诗夏 (Nueva Ecijia) 调查发掘了一个称为阿汝波尔 (Arubol)的遗址。出土了早期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其中包括一件手斧,是距今菲律宾唯一的发现。石器组合与中国华南考古遗址的出土物相似。而中国华南的遗址断代为距今80万年。
今天的菲律宾考古,在某种程度上依然遵循着与国外考古机构和专家密切合作的路线。不但引进外资,也利用国外的专家,先进的方法,技术和信息。尤其是水下考古(underwater archaeology)等新的领域。合作的主要对象是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美国和台湾的考古学者。在国内,考古学者也开始加强与历史学者,民族学者的合作。国立博物馆仍然是菲律宾主要的考古研究,收藏,教育中心。负责实施重大的田野调查发掘项目。新近成立的国立文化艺术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Culture and the Arts), 也是一个对菲律宾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机构。它已出版了多种与考古研究有关的教育资料。许多特殊的考古研究项目也都是通过这一委员会获得必要的资助。一些从国立博物馆退休的考古学者也转向这里做咨询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