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抗日烽火中的南川
1937年7月7日夜,中国第二十九军在芦沟桥奋起抵抗侵日军,揭开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在中华民族存亡紧急关头,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活动的推动下,促成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先后在武汉、重庆成立。中共川东特委(重庆市委)先后建立中共南川特别支部,合溪特别支部。中共巴县中心县委将綦江、南川组成中共綦南工作委员会,领导南川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第一节 中共南川党组织
一 中共南川特别支部
1937年秋,中共中央长江局派中共党员,云阳人张述成回四川处理云阳县工农武装暴动的善后事宜后,经县人周宝韩介绍来南川,任私立道南小学校长,开始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翌年春,张述成的同乡张子衡在县教育科任督学,俩人密商去重庆找党组织,经《新蜀报》编辑漆鲁鱼洽淡,要求他向长江局联系接上组织关系。漆介绍张述成与中共重庆市工委学运负责人周浩然(邓照明)接洽。周安排他参加重庆文化供应社工作。张述成向周浩然建议,南川封建势力较大自已是下川东人,语音不同,敌特易于发现,应派南川籍的党员回去,利用社会关系,发展共产党员,开展工作。
1938年春,南川旅渝重庆市立初级中学的鲜文吟回县在平儿院任教。他和进步青年李南力在渝市中(重庆市第一中学)·受产党员、国文教员潘素的影响,曾与张青鹤密商投鲜文呤经李南力介绍认识了县立乡村简易师范学生康成忠(陆石)。·重庆市学生联合会(重庆救国会)成员皮以德支持南城校教师王芳济(晓晴)创办抗日壁刊《大家看》,并介绍给文化供应社。在中共重庆市工委的领导下,南川进步师生参加重庆救国会,先后组织道南、南城、简师二班、石牛溪仁寿阁、平儿院等渎书会,秘密阅读《大众哲学》、《社会科学概论》、《中国的新西北》、《二万五千里长征记》、《毛泽东自传》、《思想方法论》、《社会学大纲》、《西行漫记》、《解放周刊》、《群众周刊》、《新华日报》等书报,畅谈时事,交流感想,逐渐认识到八路军是抗日的队伍,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号下才能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康成忠、鲜文吟、王芳济等分别创办抗日壁报《三人》、《蚊声》、《大家看》 扩大了抗日宣传,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 1938年夏,张述成组织南川县抗日救亡协会,推举康成忠为联络员,十天半月赴重庆枣子岚垭52号重庆学联壁报资料社取资料,这是南川抗日壁报的重要资料来源。他们通过 壁报,扩大了政治影响,联系了一批进步青年,为建立中共南川组织奠定了组织和思想基础,也使南川人民及时了解抗日战争的形势。
南川特支的建立。1938年10月,重庆张青鹤来信,要鲜文吟、康成忠去渝,商量赴延安一事。鲜因任教,不便请 假,由康赴渝。康成忠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联系,不巧,一批青年刚赴延安。漆鲁鱼听取康汇报南川县抗日救亡协会、地下学联、读书会、抗日壁报后,派他到重庆 米亭子街12号与张青鹤见面。他又向张讲述了南川概况。12 月初,张青鹤等介绍康成忠加入中国共产党。康返县,鲜文吟将入党申请书转交给张青鹤。不久,张通知鲜,党组织批准他加入共产党。
1939年初,中共重庆市委海员工作委员会书记黄亦仁(化名丁一),代表市委派遣川东师范特支书记周应培回县,在原有个别党员的简师、平儿院等单位发展党员。周应培回南川,首先去道南小学六角亭与张述成接洽,传达重庆市委同意他的建议,决定在南川建立特别支部。
周应培与康成忠、鲜文吟先后接上组织关系后,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发展王芳济为共产党员。
1939年2月25日,周应培召集康成忠、鲜文吟、王芳济,邀请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返县的唐珍民(女),在南城外金家湾坟旁石滩上开会。周应培主持会议,首先为鲜文吟、王芳济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然后传达川东特委关于建立中共南川特别支部的决定。因周应培在川东师范读书未毕业,又任该校特支书记,经酝酿讨论,决定由王芳济任书记,康成忠为组织委员,鲜文吟任宣传委员。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毛泽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认真地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扩大抗日民族一战线。继续开展抗日宣传救亡活动。会议结束时,唐珍民演唱《延安颂》,祝贺南川特支的成立。
中共南川特支的成立,揭开了南川地区抗日救亡活动的新篇章。
1939年4月,德隆乡人童国希(女)经组织派遣回到故乡任县立第一女子小学校长,参加特支领导,负责妇女和统战工 作,·5月,日机大轰炸重庆,周应培按川东特委指示回县领导特支工作。8月,康成忠、鲜文吟等人赴延安。南川特支改 .·选:书记周应培,组织委员童国希,宣传委员王芳济。
南川特支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县党部的怀疑,县特委会稽查所长程传洛认为唐珍民从延安回乡是为发展共产党的组 织。于是令特务冒充“共产党员”或耍“恋爱”与唐接近,因没有暗语被识破阴谋,就写恐吓信、诬蔑、诽谤和攻击。为 此,特支安排唐珍民去渝隐蔽。
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罗永模,在一次校长会议上布置发展劝国民党员,城南小学有教师加入国民党,县立女校没有动 静。一次会后,罗永模问童国希:“你们女校有人加入国民党吗?童校长说:“加入国民党要人家自愿,怎能够勉强呢?” 罗永模态度严厉,加重语气道:“别人不说了,你呢?”
童国希若无其事地说:‘我早巳加入了!”言下之意是早已加入了共产党。
罗永模仍然紧追不放,何人介绍?’
她响亮地抬出了“谷正鼎!”实际是假称搪塞。罗永模却步步逼迫,“党证号码?”童国希气极了,提高声音地说,“党证丢了!记不清号码·了!怎么样?不相信吗?!”气冲冲地走了。 又在一次会后,罗永模给童国希一张纸条:“你是异党分子吗?请答复。”她不予理采。1940年8月,童国希经特支安排转移到重庆沙坪坝第六中心小学任校长。
1940年10月,川东特委,书记廖志高派联络员杨宁(欧阳林)召集南川、綦江党组织负责人,在綦江县石角镇成立中 共祭南工作委员会,书记是罗恩源,组织委员周应培,宣传委员夏淑勤(女),联络员杨宁。綦南工委把南川,綦江石角、东溪 等地党员联系起来,加强相互合作和支援,扩大了党的影响。
“皖南事变”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山城。重庆市委召开地·下党负责人会议,发现特务跟踪,及时通知带有綦南工委部 分党员名单的同志隐蔽起来。周应培接重庆市委疏散党员的紧急通知,将后圃女小校长委托教导主任代行,以去渝就医 为名,骑自行车“旅行”石角镇、东溪。·綦江党员罗恩源等转移到南川,隐蔽在罗洞坪、木凉云都寺等地。蔡舞庭由渝返 县,传达在重庆的那位党员平安无事,罗恩源等才返綦江。
1941年9月,川东特委巴县中心县委委员李治平来南川,任綦南工委书记,社会职业是平JL院教员。12月,周应培移交工作后隐蔽离县。南川持支停止了流动。
二、中共合溪特别支部
合溪乡是四川省南川县与贵州省正安县和桐梓县,两省三县的接合部,地势偏僻,山道崎岖,人民朴实,勤劳勇敢。
合溪乡郭家沟半边田是南川的著名共产党员韦希成的家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组织合溪农民协会,建立农民 武装,开展打土豪的活动,后被迫去涪陵仁济医院任文书,发展医生孔庆隆等入党,建立党小组,掩护省军委干部周小东在医院治伤。因参与筹建南川红军游击队,被21军侦缉队逮捕囚监。1932年春,他经亲戚赵书元营救出狱,经川军同事杨秩东介绍到云阳县南溪小学教书。翌年春去犍为县训练民团秋又在云阳县双土、东城小校任教,认识共产党员温凯廷(作民)、赵唯、黄石山、张琼英等人,接上组织关系。云装暴动中,他来暴露。
战争爆发后,韦希成先后组织读书求知会、双土乡小学校外同学会等团体,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1938年8月,他任云县委委员,次年2月接任县委书记,发展黄振中、朱子厚等人入党, 动员云中、云女师30多名青年去延安,建立了30多个支部,有中共党员260多人。1939年冬,三青团云阳干事派特务抄收东城小学抗日暮途穷,潜入他的宿舍,划开皮箱,窃走日记数本交杨秩东。杨见他参与了共产党活动,借故请医生看病,托事外出。医生翻阅韦希成日记,迅速将记有共产党员的那页日记撕下烧掉。他向川东特委汇报后,撤离云阳,假称重庆育才小学聘任,回到重庆。
1940年春,他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再次通过赵书元在重庆第九重伤医院当文书,兼以治病。韦希成自知病情严重,向中共巴县冷水场特支书记温凯廷说,希望落叶归根,建议党组织派人到川黔边区合溪乡工作。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地蓄谋已久的“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南方局遵照中央的通知,紧急疏散党的骨干。2月,韦希成回故乡任合溪乡兼小学校长。他说服妻子邓助成,将正在修房的木料搬到合溪小学建校舍,动员刘海廷、韦萃廷、韦进臣分别捐献土地、木料、黄谷等物资整修教室、平整操场、购置设备。他病情日趋恶化,还坚持拄着拐杖到校,创作《合溪小学校校歌》,去乡公所处理政务。是年秋,南方局派温凯廷赴合溪调查社会民情、风俗习惯、山情水势,所底回渝向组织汇报。
1942年春, 中共巴县中心县委派温凯廷、张琼英等在川黔边区建立中共合溪特别支部,执行隐蔽精干的方针和“三勤“,“三化”政策,中心任务是整顿、紧缩、严密和巩固党组织,采取“转地不转党”的办法,合溪特支成员分别去黔北绥阳、正安县安场、四川万县等地。川东特委将重庆、綦江、石柱等县的中共党员李思源、刘岱云、申静思、陶叔恒(女)、贾唯英(女)、白仲山、王雪樵、谭紫光、张亚生、谢薇若(女)、周平、钱云仙(女)、李文俊等先后转移到南川,他们分别在道南中学、平儿院、马鞍山保育院、海孔洞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南屏旅宜中学等机关、学校任职。
加强思想建设。南川特支将南方局、川东特委、巴县中心县委经地下交通线寄来的学习资料、文件、书籍,如油印本毛泽东《论新阶段,《论持久战》、《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和凯丰的 《统一战线问题》等文章,统一由宣传委员王芳济保管和借阅。党员学习后,写出心得体会,定期检查学习效果。1939年夏至1941年春,南川特支以招补习生的名义,先后在报恩寺、白城校、卷洞门等,对党员和建党积极分子分别进行短期培 训“学习抗战以来的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传达中共中央文件,组织工作严禁发生横向联系,利用公开和合法的手段,开展抗日宣传;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等内容。南川特支经过认真学习和培训,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形势和当前的中心任务。每个党员都启觉地为党的中心任务而努力工作。
严密组织纪律。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地下党的组织纪律更是党的生命。南川特支书记周应培提出了“铁的封口,血的团结"等口号。坚决执行单线联系,接头暗语,准时定点赴会。特定委员分别在观音阁、明月寺、野猫孔、文峰塔、花坟山、硫磺村、菩萨洞等地秘密联系党员,交待任务,检查学习,汇报工作和思想。1941年7月,川东特委联络员杨宁,事前与綦江的一名党员约定会谈,但此时他正身患疟疾,时而热如蒸笼,大汗淋漓,时而冷如冰霜,上下牙齿打架,仍带病离开南川。周应培护送他至石门垭口,看着他前往綦江赴会。
1941年初,南川特支宣传委员王芳济,将进步书籍装在箱内,密藏在乌龟石家里猪圈楼上,不料架子猪拱开猪圈楼板,书籍落到圈内,王妈不识字,将书拿给邻居看,发现是共产党的书。此事传开,王芳济被暴露,经组织安排转移去 ,重庆更名王晓睛。南川特务到重庆到处打听王芳济消息未果,逮捕他的阴谋未能得逞。
第二节、 南川青年奔赴延安。
1936年夏,南川兴隆人任灏若,考入陕西省武功县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现为西北农学院),学习水利和畜牧兽医专业。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炮声,打破了他的“专家梦。他阅读范长江著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后,重新认识了工农红军。西安事变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振兴中华的民族呼声,激荡着任灏若的心。1937年底,他毅然离开学校,奔赴抗日根据地——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的学习。1939年夏,他在抗大毕业后,参加抗日战争,奉命开赴太行山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组织军民开展抗日游击战,反击日伪扫荡,经受了艰难困苦,出生入死的严竣考验。任灏若是南川较早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
皮以德等奔赴延安。皮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家住南川县北固乡双桂村。姐皮以书,姐哥谷正鼎,兄皮以庄和皮以净,都是国民党政府的“党国要员”。他在南京大学附中求学,住在谷家公馆,穿的西装革履,看的美国电影,吃的山珍海味,听的是“服从政府”,“拥护领袖”、“睦邻亲善”,“攘外必先安内”的说教,耳闻目睹的事实却使他作出了国民政府不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救国只有靠中国共产党的结沦1936年夏,他在金陵附中参加军训,住宿学校,认识了四川同乡巴县人何大痴。在何的启发下,皮以德加入了南京市学生界救国联合会,开始从事抗日宣传活动。
1936年“月,国民政府逮捕南京救国会负责人曹孟君(女),孙晓村(女)等人,激起全国人民函电声援,称为“女君子”事件。皮以德在失去救国会领导的情况下,主动利用谷家公馆的电话,通知抗日民族先锋队和救国会下属组织开会;南京市电话局直接向谷正鼎密告皮以德在参加抗日活动,其二姐皮以书“好言劝导”,谷正鼎辱骂恐吓说:“我们不养活你这个‘共产党’,你再胡闹,就送南京警备司令部押起来,你再搞活动,就干脆滚蛋!’皮以德性格刚强,不堪受辱,趁二姐出差,不辞而别,于1937年9月18日乘轮船回到四川重庆,借读重庆联合中学高中三年级。
1937年冬,皮以德在重庆与漆鲁鱼取到联系,参加重庆救国会的活动。寒假回到故乡,建议王芳济创办的《大家看》抗日壁报扩大人员,办成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地。
1938年2月,皮以德利用家中给他的学费,动员唐珍民(女)、皮以棋(女)等,经漆鲁鱼开介绍信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转介绍信到延安。皮、唐3人,由南川到渝,乘船东下,巧遇邓止戈夫妇,住汉口日租界八路军办事处,幸运地见到了邓颖超大姐。皮以德向邓大姐介绍了家庭以及为什么要去延安等情况,邓大姐高兴地说:“你二姐,我认识。她还请我赴过宴呢!”(见《皮以德自传》)皮以德一行到西安,因钱用尽,去找皮以净资助,又遇其二姐皮以书。兄姐轮番劝说,只要他放弃去延安,立即送日本留学,留学归来,少不了高官厚禄。皮以德说:“人各有志,你们为什么要强迫于我呢?”皮以净说,“你去延安,顶多当一个县苏维埃主席!还不是一个‘小喽哕’!”皮以德驳斥道:“我不是想去当官,也不稀罕厚禄。我是中国人,要拯救祖国,必须走自已选择的道路,永不回头!”临别时,皮以净说:“今后咱们就同路人一样,你别找我,兄姐也不管你了。”
1938年4月,皮以德和唐珍民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顺利地到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四大队学习。大队长何长工、副大队长罗华生、中队长洪学智。他经洪学智推荐, 任抗日民族先锋队分队长,工作积极,主动、活跃。5月, 皮以德经洪学智、张水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唐珍民奉命回川从事地下党的工作。皮以德分配到八路军 一二O师七一八团七连任文化教员,历任连、团指导员,旅、师政治部民运、宣传科长等职。1939年3月,他随部队开赴山西省文水、交城地区与日军开展游击战。他曾将夜袭日军据点写成通讯《夜袭开栅》(载1939年11月11日《新华日报》。 在抗日战争中,他荣立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建国后历任广西靖西县长、中央农垦部宣传处长,云南省政治部副主任、农 垦局干部校校长等职,1978年1月23日病故于首都医院,骨灰放在八宝山。
皮以德有吃有穿,舍去留学日本,高官厚禄的引诱,抗日救国,振兴中华,甘心情愿去陕北吃小米,背步枪,表现了金佛山儿女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1938年春,中共重庆市委通过文化供应社介绍中江县盛家池人陈应盛、陈博文经张述成安排在道南校任教。暑假, 陈应盛回中江县,陈博文等从南川赴延安。
热血洒在燕子窝。南川县石溪乡人程德仁投奔延安,学习后,派到武汉《新华日报》社工作。1938年10月23日,程德仁等随《新华日报》社全体同志乘新升隆轮船从武汉转移到重庆。他们在燕子窝遇日机轰炸和机枪扫射,程德仁等16人遇 难。不幸消息传到南川,简师教师章汝霖撰写悼文,康成忠教同学们唱挽歌:“你们,英勇的16个,为了民族的利益而牲牺。我们永远把钢铁的手臂拉紧,踏着你们的血迹,继承你们遗志,向前进,向前进,安眠吧!同志们。”
1939年5月,周应培对康成忠说,张述成安排重庆文化供应社介绍:到南川仁寿阁小学任教的陈节平、陈元良(杜白)有亲戚在延安写信来说,经过陈泽能与中国青年记者协会战地服务队队长江穆岳办到“护照”去延安。陈元良、陈君平住县城西街通货旅馆。周介绍康与陈相识,与张述成一起研究如何去延安。中共南川特支介绍康成忠,鲜文吟等5人给重庆市委丁一,请市委同意他们赴延安。康成忠等筹好路赞,就同二陈到重庆,向丁—汇报南川特支工作,并请示去延安一事。由于等“护照”,丁一派康成忠做一些联络长寿地下党和统一战线的工作。
1939年8月下旬, 陈君平、陈元良才收到“护照”。康写信回南川通知鲜文吟。鲜将此事告诉好友李南力,李坚持要与他们一起去延安。周应培同意李同去。当时,国民党政府派出宪兵特务阻拦青年投奔延安,所以去延安是秘密的,不能告诉亲戚朋友。李南力给父母称了一包枣子,隐喻父母不要‘找子’吧。9月1日,鲜文吟辞别唯一的亲人——母亲,与李南力经重庆,同康成忠乘船东下。到宜昌后,他们与二陈—起在襄樊躲过特务的追踪,在洛阳,曾遭到土匪的抢劫,过潼关,冒着日军的炮火,到西安,摆脱了战干团的监视。历经几多艰险曲折,终于找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而得到的手续,却是介绍他们到陕北安吴堡西北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他们执意要去延安,经办事处的同志耐心解释,才子10月下旬到了青年的故乡ˉˉ安吴堡。陈君平、陈元良则持“记者证”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
康成忠,鲜文吟、李南力在西北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首 先唱的是《青训班歌》:“烈火似的冤仇,积在我们的胸口,同 胞的血泪在交流,英雄的儿女在怒吼……”学习的是《中国革命问题》、《社会科学基础敦程》、《政治经济学讲话》、《联共 (布)党史》,《中国现代史教程》、《大众哲学》等课程。
1940年2月,青干班改名为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并迁往延 安。康成忠、鲜文吟、李南力终于到了他们朝思暮想的延安。 1941年9月,他们转入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学习,于1942 年5月30日亲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 受教育和鼓舞。他们经过了延安整风运动和审干、大生产、土地改革等运动。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密切联系群众等延安精神,我们应该永远继承和发扬。
第三节 抗日宣传活动
南川抗日宣传活动实际上是南川特支通过抗日救亡团体,开展声势浩大的青年学生运动的一种方式。抗日宣传首先由学校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师生发起,以学校为阵地,师生为骨干,社会为舞台,充分发挥知识分子讲、写、画、唱,能歌善舞等特点,采口诛笔伐,吹打弹唱,书写标语,创办壁报,教唱歌曲,集会演讲,示威游行,高呼口号,组织宣传队,歌咏队,戏剧队、话剧团,排演节目等多种形式,深入乡镇,保甲院坝,向农民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使抗日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达到‘抗日不分男和女,支援不分钱和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大家起来打日本”的宣传效果。 学校进步师生自发地宣传抗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 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以致东北沦丧,消息传到南川,群众义愤填膺。1936年8月,侵华日军进犯绥远,我国爱国军队奋起抵抗。11月,消息传来,县立第一高小进步教师章汝霖,发动学生蔡焱清等人,联络道南,隆化,后圃女小、 协和小学、南城小学,组织师生示威游行,上街演讲,号召大 后方的人民声援抗日军队,发起募捐活动,将钱物及慰问信 寄给抗日部队,表达了南川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揭开了南川抗日宣传的帷幕
芦沟桥事变,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炮声,激起了金佛山下的儿女掀起抗日宣传活动的高潮。1937年?月,水口 庙小学教师王芳济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首先一人办起抗日壁报《大家看》,张贴在乌龟石。后来,他到南城、女校教书,继续办报,张贴于三圣庙,观者如堵,颇受群众欢迎。1938年夏,康成忠、鲜文吟、李南力等,取 “三人为众”和“聚蚊成雷”之意,创办《三人》、《蚊声,壁报》·分别张贴在简师校,北街、中和街,扩大了抗日宣传。接着 ·简师校的《师中校刊》,道南校、平儿院等分别创办了《烽火》《号角》、《呐喊》、《养时壁报》、《蓓雷》、《群众》等抗 日壁报,抄摘重庆救国学生联合会提供的壁报资料,刊登川军抗战事迹,县内参军、募捐活动等,以散文,诗歌,漫画,短评专稿等体裁为主,短小精悍,生动活泼, 群众喜闻乐见。
抗战歌声传遍城乡。 1937年秋,张达成为了掀起演唱抗 日歌曲的高潮, 首先发起校际间的歌咏竞赛,得到县城附近 各校的响应。抗日歌曲《九·—八小调》、《在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放下你的鞭子》, 抗战中期的歌曲《生产大合唱》、《太行山上》、《延水谣》,《游击队之歌》,《募捐歌》等在南川城乡都广泛流行, 这不但活跃了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道南校宣传队在南川县政府院坝演唱《在松花江上》时, 悲惨的词曲,精彩的表演,把县政府官员也感动得涕泪交流,哽咽难语,起到了革命文艺闭结人民, 打击敌人的效果。
1937年10月, 刘湘率领川军出川抗战, 受到四川人民的欢迎。南川知识分子组织九递(金佛山古为九递山)诗社, 吟诗赋词,赞扬川军将士的爱国精神。南川县长陈文藻作 序,以扬国威,张士气,状军容,寒敌胆为宗旨,精选(送川军出川抗敌兼呈前敌各同志用杜工部《秋兴》全韵,同题七言律诗)152首,编辑成《公送川军出川抗敌将士诗集,。 为了扩大宣传,还石印成书,广赠各界人士,鼓励抗日将土。
1939年1月,汪精卫叛国投敌,发表臭名昭著的“艳电”, 无耻辩解叛逃的罪行。 祭舞庭、向同灵等在《三人,壁报上发表评论:《粉墨登场,遗臭万年》, 义正辞严地批驳了汉奸谬论。4月,青年党头子李璜,左舜生来南JlI简师演讲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三人》壁报则与之针锋相对。在抗战时期,对智仁勇,进行了新的解释:挽救民族危机者谓之仁 英勇‘抗击’日军者谓之勇,能够救国济民者谓之仁。 特支成立以后,先后组织简师青年救国团、南川小学生救亡会、道南小学学生自治会、妇女抗敌救国团、平儿 院生活团,城南校中国少年抗日民族先锋队等抗日救亡群众 团体书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抗战必胜,日本必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心协力,支援抗战等标语,口号,使之遍及城乡,随处可见。
1939年10月13日上午10时, 日机18架轰炸南川县城,投弹140多枚,并低飞用枪机扫射和平居民,炸死炸伤300多人, 毁房821间,损失折价120余万元。教师李兴洲愤然创作《南川第一次被炸歌》:“要记起十月十三, 日本飞机载来百余颗 炸弹,毁坏了我的祖遗南川”,“这个仇不报,就是王八 蛋1”他后又写了{南川第二次被炸歌,:“南川领空轰隆声, 敌机二次逞凶横”,“顿时北门烟火起,房屋倒塌尸首陈”, “‘一二.一九’记心头,讨还血债莫停留”,‘复仇雪恨,有敌无我,争取民族解放与自由”两首南川被炸歌在城乡广泛流行表达了南川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南川特支按南方局和川东特委指示,停止了大规摸的宣传活动。在合溪 小学、马鞍山保育院,共产党员教师继续敦唱抗日歌曲,创办壁报、组织话剧团,排演爱国内容的戏剧。1942年5月,共产党负陶钦敷、’谭紫光在保育院‘组织育余剧团,先后到县城、文凤等地向群众演出《抓壮丁》、《屈原》、《虎符》等爱国事义的话剧,启迪人民团结抗战,争取肚利。
1943年至1945年寒暑假,南川旅渝、旅沙(江津白沙镇) 同乡会与南川进步青年相结台,在南川,南平,万盛等地演出 《日出)、(雷雨》、《兄妹开荒9、《红缨枪)、{反对汉奸,打 倒日本帝国主义,等节目。1945年8月,綦南工委书记李治平 编导《金钱板》:“自从七七闹事变,日本强盗把兵搬。去年狗 东西太大胆,一直打到我独山。上春德国一垮杆,他的伙伴更 孤单。……”全国同胞团结紧,抗战胜利快到来” 南川的抗日宣传活动形式多样,短小精悍,,紧紧围绕抗日 的中心任务,为群众喜闻乐见,影响深远,教育面宽,起到了革命文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宣传效果,具有重要的历 史意义。
第四节 南川统一战线工作
统一战线是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处于地下斗争的南川特支、合溪特支,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批判“亡国论”和“速胜论”。在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时期,南川党组织大力宣传“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 以及“争取好转,勿忘防御:争取合作,勿忘斗争,争取发展,勿忘巩固”的斗争策略,对有损抗战的言行,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与各界配
合默契,广交朋友,促进了抗日救亡活动的顺利
南川特支遵照中共中央隐蔽精干的方针和“三勤”、“三化”的政策,即必须谋求职业化,社会化和合法化,才能站稳脚根,才能执行勤业、勤学和勤交友的政策,共产党员要在县内扎根,必须谋求职业作掩护,争取在教育界立足。抗战时期,南川教育科长倪滋德是中国民主同盟成员,是党的忠实朋友。党组织通过他先后聘张子衡、张述成、张祥书等.为督学,委进步教师张秀灵任简师校长。倪滋德还先后聘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进步教师为道南、简师、报恩寺小学、后圃女小,简师附小,合溪小学、隆化中心校、马鞍山保育院,石墙中心校等的校长或教导主任。他们又以校长或教导主任的名义,安排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任教。
1941年9月,周应培、张祥书、张承佐等在川东师范同学会和简师同学会的基础上,组织立达读书会(立达学社),把大批教师团结在南川特支的周围。1945年,向国灵等将立达读书会更名为新生读书会。该会会员支持张承佐竞选南川教育会会长。这样,教育科长、督学、教育会长都是党的朋友,团结了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为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谋求职业,利用学校为阵地,课堂为讲台,采取“旧瓶装新酒”的办法,宣传共产党的全面抗战,灌输马列主义,启发青年学生的阶级觉悟,并为发现和培养党的积极分子创造了条件。
1942年3月,合溪特支为了保存川黔边区党的活动据点 ——合溪乡,按照韦希成临终前遗嘱,呈文县政府,由统战 人士韦萃廷任乡长,共产党员温凯廷任副乡长,县政府认为是合溪乡民代表推举,就很快签发了。温与韦交朋友,商量共事,改革乡政,布告乡民,禁止吸鸦片烟,禁止赌博, 禁止买卖青苗,改抓壮丁为欢送青年参军抗日,改平摊捐款 为按地租累进法,照顾穷苦农民的利益。为了宣传禁吸鸦片烟,他们编写了一首《戒烟歌》,先在学生中教唱,然后在群众中流行:“不吸烟,并不饿,哪有什么戒不脱”又召开烟民座谈会,发动社会,家庭监督。他们还集资在合溪场上开办药铺,为山区百姓治病。1942年春,全县高小毕业生会考,合溪小学总评成绩和优秀学生人数均名列前茅,校长张 琼英被评为优秀小学校长,传令嘉奖,获甲等奖金60元。温凯廷被评为优秀小学教师,普升一级工薪。
1944年12月,侵华日军打到黔南独山,威胁陪都重庆。 南方局决定在川黔边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任温凯廷为游击 队司令,李治平为政委,李培根负责地下党的组织工作。中共巴县中心县委先后调向国灵、周平、李文俊、牟克波、邓 权、马东山、钱云仙(女),周萍(女)等到南川地区,发动群众,准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不久, 日军撤离独山一线,南 方局指示, 停止游击战争的准备工作。
合溪场是川黔门户,是联络重庆到黔北的枢纽。从1949 年韦希成回到故乡起,南方局建立了一条由重庆经过南川县 万盛,南平,小河到合溪去黔北的地下交通线,直到抗日战争;胜利。1941年底,温凯廷持韦希成函找南平章香墀,在章 家认识丁重庆稽查所长李秉辰。温持李名片安全到渝。1945 年春,南川特务打电话给章香墀,说今夜有3名共产党到南 平,要章协助逮捕。当晚12点,牟克波,邓权,周萍到章家。饭后,章说,“这里不可久留,你们巳被特务掌握了行 踪;便连夜送牟克波到小河。牟在合溪小学任教半年,后转移去桐梓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共产党员认识到,只有谋取公开的、合法的社会职务,真正执行勤业、勤学,勤交友的政策,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隐蔽精干的方针。
第五节 农村乡村服务队在南川
1938年5月,宋美龄邀请各界妇女代表40多人,在庐山举行谈话会,将新生活运动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改纽扩大为联合抗日的妇女工作机构,下设妇女乡村服务队,逐县对女 伺胞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工作。
1939年7月, 妇女乡村服务队的30名巾帼女兵身穿绿色军装,飒爽英姿地开进了南川县城。队长先后是刘湘英,修苎光,指导员先后是杨秀清、黄静汶。队员多是来自鄂、豫、鲁、苏,浙、皖等省沦陷区的大、中学校的女生。内设总务,宣传、戏剧、组训4个组。分为3个小队,每小队10人, 由正副小队长带领分住隆化、南平、水江镇。任务是动员乡村妇女,走出狭小的家庭圈子,投入全民抗战建国的洪流。
妇女乡村服务队在南川县的主要工作是创办战时妇训班 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一, 创办南川战时妇训班
1939年8月,妇女乡村服务队在南川特支周应培,童国 希等人的大力支持和各界爱国人士的帮助下,在考棚(今县委)开办了战时妇训班。在报名的160余人中,录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女青年60人,其中年长者19岁,年幼者13岁。 妇训班由杨秀清任班主任兼指导员,分为1个大队,2个分队, 6个小队,目的是为南川培养一批抗战妇女干部。
妇训班开设军训、精神讲话、战时常识,战时救护、文艺宣传等课程。
军训课:每天清晨或上午训练2小时,由各分队长任教官,教授简单的军事常识。曾聘余宣明教拳术。
精神讲话:由国民党南川县党部书记长章楚翘,县长陈文藻分别讲三民主义。主要教员是教育科长倪滋德。
战时常识:主要内容是抗战形势教育。周应培讲述历史上的爱国将领及爱国英雄,童国希演讲巾帼女英雄,杨秀清讲敌战区抗日军民英勇杀敌的故事,请从江苏选难到县的安宗圣控诉日军“南京大屠杀”、“万人坑”等暴行。
战时救护:由红十字会派医生讲防空、防毒、救护伤员等常识。
文艺宣传:由妇女乡村服务队队员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救亡进行曲)等20多首抗日歌曲,排 练《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妇女上前线》等话剧。经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一个多月的训练,分组下乡,走村串户,创办妇训班、儿童识字班。在金佛山下,团凼河畔的中,青年妇女提灯笼,打火把上夜校/战日歌声响彻山乡。
二、抗日救亡活动
妇女乡村服务队分别在隆化镇、南平镇和水江镇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开办妇女、儿童识字班。抗战时期,乡村妇女绝大部分不识字,很多儿童失学,妇女、儿童迫切要求学习文化。经自动报名的就有600多人,编成2个识字班,7个儿童补习班。教妇女、儿童识字、算术、写信、读报、唱歌、制军鞋,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提高妇女觉悟。让妇女在大、小
会上演讲,有的还成了出色的宣传员。服务队帮助儿童学文化,教唱抗日歌曲,学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漫画,提高抗日救国的认识,组织宣传队、歌咏队、捕蝇队,拿着汉字卡片,在赶场时教农民识字。
组织军鞋纽。妇女乡村服务队以妇女识字班为中心,联络广大农村妇女,组成军鞋组,为抗日将士缝制军鞋。很多归女一针一线,把爱国抗战的热情缝在鞋上。她们把鞋底做碍非常牢实漂亮,在鞋底或鞋面上还绣有“英勇杀敌”、“赶走日军”’‘为民立功”、“为国战斗”、“精忠报国”等字样。]939年10月,南川妇女自觉捐献军鞋821双,募征寒衣款1400元,捐赠抗日将士;表达了南川妇女支援抗日救亡的激情。慰问抗战军烈属。妇女乡村服务队在共产党员黄静汶指挥下,利用赶场天摆书摊,代售抗战书刊,帮助抗战军人家为前线亲人写家书,鼓励军人英勇杀敌,演讲抗战形势,宣传抗日英雄事迹。队员把中秋月饼赠给烈属,要求乡保解决军烈属的家庭困难,使抗日军人在前方安心部队,英勇抗击侵华日军,为故乡入民报仇雪恨。
办抗日墙报。服务小队在县城和南平,水江镇,分别举 办墙报,每周或10天出刊一期,内容有国内外大事、抗日战 场军事态势、前方支前、后方支援、参军募捐等专栏。墙报资 料来源:一是妇女指导委员会寄来,二是发动队员、学员和 社会知识青年写稿。文章体裁有散文,诗歌、短讯、漫画、 文摘、评论、专稿等,短小精悍,为群众喜闻乐见。
大书标语。每次南川新兵入伍,抗日战斗的胜利消息, 国内外、地方大事,爱国华侨陈嘉庚率归国慰问团到南川, 队员们都及时张贴标语。在川湘公路万盛至乐村段沿线, 写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必胜”、“抗战到底”,“反 对卖国投敌”等标语,就是妇女服务队留下的墨迹。至今, 水江镇场后和高桥等处尚有遗迹。
1940年5月,乡村服务队虽离开了南川,但她们培训的妇训班学员是南川抗战时期的第一批妇女干部,也是南川县 的一支永不离境的服务队,是县内妇女宣传的主力军。南川妇训班学员8人,到重庆学习后,编入妇女乡村服务队,先 后到大足、铜梁、青神、绵阳、宜宾、江津、巴县等地宣传抗日救亡,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第六节 马鞍山保育院
侵华日军对中国实施惨无人道的“三光’(抢光,烧光,杀光)政策,无数同胞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幸存的难童孤苦 无依,流落街头,漂泊异乡。时任长江局书记周恩来及委员。董必武、邓颖超等发起抢救难童的倡议,深得各党派和各界 人士如宋庆龄、宋美龄、李德全等的同意和支持。1938年3 月,在汉口圣罗的女子中学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各省先 后成立14个分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97万余元,创办保育院53所·,抢救、抚育、保教难童3万余人。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保育院带领难童转移到云南、贵州和四川。次年5月, 日军狂轰滥炸重庆,保育总会决定在重庆的直属第七保育院迁到南川县。
1939年7月,直七院院长夏一芝来南川,与县长陈文藻 接洽建院事宜,按保育总会以交通方便为宜,决定在川湘路 旁,马鞍山鲜氏宗祠设院。经过整修,添置桌凳,因陋就简,于9月开始接收难童。
一、保育院的保教原则
马鞍山保育院设教务、训育、总务、庶务处、保育园、医务室和缝纫组。
首任院长夏一芝(女),1940年离职。继任院长杜彦桐 (女),湖北沔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1940年3月,她经过中共党员杜子明,徐镜乎推荐到职。
教务主任先后有张仲平、张立珍、陈永平、杜履芳、中共党员谭紫光,张亚生,向国灵等人,总务主任鲁帮道、李宏盈,庶务主任胡应仕,医务室医生张维新(女),教职员工43人,教师28人,中师程度以上21人。据1941年秋统计:保育生480人,其中6岁以下11人,7岁18人,8岁56人, 9岁 以上395人,绝大部分是江西、湖北、湖南、安徽诸省的难童。南川有20多人人院。除7岁以下儿童读保育园(幼儿园), 其他按文化程度编为中队(班)。
保育院的保教原则是: 以亲爱、精诚陶冶儿童情操,培养难童正确的人生观,爱国,爱院、爱名誉,自立立人,自助助人,遵礼法,守纪律,教育儿童养成清洁、整齐、礼貌,勤俭、惜物等生活好习惯,实施陶行知先生的教、养、做三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政治教育,抗日光荣,汉奸可 耻,使抗日救国的思想深入童心。国语课选学进步散文、诗歌,历史课讲帝国主义侵华史,地理课讲东北的煤、铁、高 梁和大豆,公民课讲新三民主义,国共联合抗日,时事讲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夜袭阳明堡机场、反攻娘子关等抗日事迹和苏德战场形势。保育院图书馆公开悬挂马克思、思格思、列宁,斯大林的彩像,有高尔基的《母亲》,苏联小说《丹娘》、《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大量进步书刊、报纸。保育院建立歌咏队、育余剧团。演唱抗日歌曲,排演爱国历史话剧《屈原》、《虎符》等。各中队创办抗日壁报《烽火》、《号角)、《朝霞》、《播种》、《春苗》等。培养难童劳动,年幼者自己穿衣,穿鞋、洗脸、钉扣子、洗手巾,年长者打猪草、放羊、推磨、帮厨、运煤、抬米,手持童军棒站岗放哨,大女生参加缝纫组,在师傅指导下学习裁剪、缝衣裤,增强劳动意识,养成爱惜财物, 自食其力的美德。保育生穿的是由美国总统罗斯福捐赠的布,自行缝制的衣裤。
医生张维新精心护理难童,为生疮儿童挤脓搽药,自己掏钱称猪肝熬汤,买补血丸给患黄肿病、夜盲症的儿童补养身体。保育生热泪盈眶地说:“没有杜(彦桐)妈妈、张医生,哪还有我们难童!”
为了培养保育生的爱国、爱院精神,杜彦桐院长作词, 张四维谱曲,创作《直七院院歌》:“芦沟烽火掀起了抗战·的巨浪,浪花奔流催我们离开了家乡。同学们,我们来自天各一方。马鞍山下,川湘道旁,匆匆度过了两年时光。”“虽然是幼小童年,复兴巨任,已落到我们肩上。”师生们天天唱院歌,激发抗日的热情。
直七院的保育生一批又一批毕业,有的进育才学校,有 的考入永川15、16中学,年长者进入解放区。毕业保育生唱 着《直七院送别歌》:“凤嘴江畔草萋萋,十里平原一望齐。 昨日之时还团聚,今日之时叹别离!叹别离,分飞劳燕各东西,南北东西难得相见期。同学们,送别言语要切记,失地要收复, 回去要振翅。”“努力求知,努力加餐,胜利的凯歌将秦起,扬子江畔再定归期,再定归期!”,“送别歌”唱出了离别南川时依依不舍的感情以及收复失地,抗战必胜的信念。
1942年元旦,保育总会理事长末美龄为表彰马鞍山保育院的显著成绩,亲笔题写“南州冠冕”,现残匾犹存.
二、 马鞍山事件
马鞍山保育院是抗战时期国共合作性质的保护、教育难童的工作机构。教职员工中,有中共党员、国民党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进步教职员工占绝大多数, 也有国民党区分部及个别的特务混在院中,暗中监视、侦察共产党员的活动。
院长杜彦桐在湖北省高中任教时,经王觉夫、陈新乾介绍加入共产党,因王被捕叛变,陈又被捕,杜只得连夜逃往河南躲避,失去组织关系。日军侵占湖北,她流浪到重庆,巧遇堂妹杜子明介绍来南川。1941年春,她聘从延安党校毕业参加地下工作,因被暴露,经黄华派回四川找车耀先未果的陈坚为教师。同年11月,从石柱转移到重庆的共产党员谭紫光(化名雪鸿)来院任教务主任。1942年初,谭介绍石柱中心县委宣传部长王雪樵(化名王水若)、共产党员谢薇若(化名谢静如)、进步教师范继华来保育院。5月,石柱共产党员白仲山(化名陈燧生)、白诗观(化名刘振声)、金玉凡(化名金晓环)等到直七院执行隐蔽精干的方针。
1941年9月,国民政府以直一院“赤化”为由通令解散,其200名难童并入马鞍山保育院。四川省教育厅还密令县政府“查防制奸党活动”。正如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7名参政员致电参政会秘书处中所说:“最近政府对于中共则几视同仇敌,于其所领导之军队则歼灭之,于其党员则捕杀之,于其报纸则扣禁之,尤以皖南事变1月17日命令之后,敌伪抚掌,国人愤慨,友邦惊叹,莫不谓国共,破裂之将至。“新四军被称为‘叛军’矣,十八集团军被称为‘匪军’矣,共产党被称为‘奸党’矣。”重庆派来南川保育院2个特务充作“教师”,经常偷查备课簿,翻阅学生作文,私拆教师信件,谩骂进步教师。一次,甚至当面吐口水,并用手巾包石头打伤范继石 老师的眼睛,其兄范继华和谭紫光气愤难忍,将打人凶手痛揍一顿。学生向党员教师揭露某‘教师”有白腊宁手枪。为防止意外,王雪樵、谢薇若、谭紫光转移去重庆。
1943年1月13日,白仲山、白诗观、金玉凡到南川汽车站准备买车票,转移去重庆,但白诗观和金玉凡被叛徒陈凋龙发现,未能买到车票,迅即返回马鞍山保育院。路上,有国民党员教师同行,他们没有及时研究应急办法。1月18日,白诗观去南川乘车被捕。当晚,南川县警察局派警察7人,坐卡车到马鞍山闯入保育院办公室,说:“刘先生在车站楼上摔倒了,要陈、金老师去看他。”白仲山从容不迫地说:“你们坐一下,我去换上鞋就走1”一个警察吼道:“不用换鞋了汽车等着呢!’警察把白仲山,金玉凡押出保育院,来到停在川湘公路上的汽车旁。警察推金玉凡上卡车,白仲 山趁机拼命往南平方向跑,警察一面开枪,一面吼着追去。白仲山把手伸进衣袋,将党的一份文件揉烂,甩在川湘公路 旁的草丛中,继续向前猛跑,一只棉鞋跑掉了,亦足难行,终于被督察追上,一阵拳打脚踢,推上卡车,开往南川县城。
严刑逼供白仲山。在天主堂内院一间空房里,摆着一张 八仙桌, 南川县长宋继成等大小官员20余人济济一屋。警察 首先对白、金全身搜查。张处长问白仲山:“你叫什么名字? 家住哪里?’回答:“我叫陈燧生,涪陵县酒店人,经朋友介绍来保育院教书,”审判官厉声道:“胡说!·叫陈凋龙来。”陈凋龙对质说:“他叫白仲山,石柱县人,是共产党员!”白仲山在人证物证的情况下,承认是石柱县人,在重庆读中央大学时加入共产党, 回石柱就失去组织关系。警察追问:“保育院哪些教师是共产党?”他道:“我来保育院才认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情况。”
警察拿着重庆江竹筠的通讯地址问:江竹筠是什么人?”
‘江竹筠是我妻子的同学。她放一件衣服在江家,叫我去取。”白仲山始终未暴露党在重庆的联络地点。
警察说白仲山不老实,将他捆在一条凳子上,倒立起 来,施酷刑,灌水葫芦,他挣扎一阵后,昏迷过去。当他第 一次醒来时,质问:“你们的蒋总裁在国庆节发表讲话,说什么不论任何团体与个人,只要不危害国家民族利益,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政府都要依法保障其人生自由,言论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我危害了国家民族利益吗?!我破坏了社会治安秩序吗?!你们蒋总裁讲的话,算不算数?”这一席义正词严的质询,把警察问得哑口无言。敌特胡须倒竖, 给白一阵乱棒毒打, 白又第二次昏迷过去。他第二次苏醒过来,愤怒指着打手说,“全世界除了德、意,日法西斯外, 各民主国家都废除了秘密逮捕与残酷刑讯,你们为什么要秘密逮捕?为什么要残酷刑讯呢?你们讲的民主到哪里去了?”警察个个暴跳如雷,无言回答,只有用拳汀脚踢来实 施其“民主”。白仲山再次昏迷过去。
警察抱来一部电话机,扬言对白诗观、金玉凡施用电刑。
白仲山被警察戴上脚镣,金玉凡戴上手铐,和白诗观囚 在南川县政府楼上一间空房里。李辅臣等警察来劝白仲山悔过,被白仲山教训一顿。
白仲山耐心教育金玉凡,不要辜负党的培养,让金把情堵稳定下来。三人口径不—致,逐渐商议对付审讯办法,严禁牵涉到保育院的其他同志。
第二次审讯,警察追问白仲山的入党介绍人,发展了哪些人加入共产党,他列举假名过了关。
白仲山与警察朝夕相处,逐渐熟悉,以德字袍哥拉上兄弟伙,拿钱叫警察去炒菜,打酒,搬到囚室,共同吃喝。一位警察说:“管他妈的甑子(政治)饭,闷锅饭,咱们兄弟伙还是兄弟伙。“白仲山通过警察邓五哥送信到马鞍山保育院,暗中统一口径,拿回钱200元送警察购年货。看守收贿后渐次放松了对他们的监视。
营救被捕教师。南川马鞍山事件发生时,杜彦桐在渝。其弟杜履芳和会计李宏盈去县城探听消息据汽车站长孙梅生透露,陈、刘姓白,系堂兄弟,又是石柱的共产党,县委被破坏,化名来院任教。杜、李打电活给重庆杜院长,简述其 情。杜彦桐立即回院,查明情况,连夜去渝,在重庆求精中学保育总会,向常务理事徐静平汇报,商量营救办法。徐、杜二人到冯玉祥家, 向李德全简单汇报了马鞍山事件。李德全叫杜彦桐写报告呈理事会。李德全看了呈文后说;“人家是青年教师,啥子党人嘛I”并以保育总会名义, 电报南川县政府,“非放人不可。”李德全亲笔写了一函给县长宋继成,“查刘振声、陈燧生、金晓环系社会部介绍而来’,“恳予专函贵府,代为办理”。2月2日,宋继成致保育总会代电称“经查刘振声等于未受聘保育院前,即犯有某种嫌疑,被党部查悉侦讯”,“与院方无涉”,“况直属第七保育院办理有年,颇有成绩”等语,以“设法感化”为托词,拒绝释放。
巧计越狱。2月5日(农历腊月30日), 白仲山发挥唱京戏 的特长,为警察边拉京胡边演唱《甘露寺》、《坐宫》、《李陵碑》、《捉放曹》等片断,博得听者欢心。2月6日,警察出外玩一天, 当晚回到囚室外监房睡着了。白仲山等按事前侦察路线,分头经过监房, 下楼,开门“吱咯”一响,但未惊醒警察,进入厨房,穿过巷道,走上西街,冒着风雪,沿着漆 黑的川湘公路,摸回马鞍山保育院。3人逃离虎口,杜院长和进步教师都很欢喜。他们领了工资,换了便装,重踏风雪,连夜离开马鞍山。
杜彦桐以院长名义去南川县政府要人,说:“3名教师是你们抓来的,生要放人,死要见尸!”弄得县长、警察局长 反而下不了台。宋继威与杜彦桐是同乡人,拖而不决结案。
马鞍山事件,说明共产党人经过一场严峻的考验,表现了共产党员是经受得住敌特的威胁利诱、残酷刑讯的。
马鞍山保育院是500多名难童的第二故乡,在抗日烽火中度过了童年,打下了政治、文化、勤劳、勇敢等基础,为祖国培育了一批人材。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撤销直七院。杜彦桐、向国灵等教师送最后一批难童离开南川县马鞍山,移交重庆保育总会。师生们踏上了新的征途
第七节 日机轰炸南川
一、 日机轰炸南川的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日轴心国结为帝国主义军事同盟。中日战争爆发,中意飞机制造厂的意方人员奉 令回国,工程技术人员中的意大利特务向日本空军提供情报,日本空军轰炸该厂驻地江西南昌老营房。职工们昼夜 拆迁残存设备和器材,由鄱阳湖乘船进长江,经武汉至重 庆。1937年11月8日,重庆航空站站长张式群,以庆字第686 号公函致南川县政府:“查南川县属附近有一个可容2万余人之山洞,地形隐蔽……能否适宜储藏军用品”,"究在何处? 查明回复,以便派员前往查助。”11月17日,县长陈文藻以南字第503号函复张站长:“本县山洞颇多,而最适宜储藏军用品者,尚推丛林乡属之海孔洞,交通便利,光线充足,气象雄阔,为洞之冠,外可筑城墙,以资防守……”。国民政府军 委会行营总处派少校副官廖一民前来实地踏勘,回渝秉报。 1938年,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迁至丛林乡海孔洞。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属团级,通讯地址:南川丛林沟10号。建厂征地3341亩,地价国币11630.6 元。以海孔洞周围15公里内划为“特别警戒区”。厂区幅员纵 2.5公里,横1.5公里,筑简便公路连接工房、宿舍120余幢。 在川湘公路49公里处,修一条盘山公路7.6公里至海孔洞。
海孔洞是古代内陆海遗址,由石灰岩层、钟乳石形成的天然溶洞,高18至35米,宽18米,纵深210米,洞壳厚40至70米。洞口右上方有’豁然开朗”几个大字。原是海孔洞寺,佛像高坐,香火兴盛。洞壁有墨客诗人题词。拆庙赶佛,在洞内建筑1200平方米的简易车间和一个机身库。厂长钱昌祚,黎国培、钱印昌、顾光复,马德树等先后继任。工厂设公务处,总务科、厂务、支配,检验、设计、会计课,下设装配,油漆缝工、机翼,机身,锻造、白铁、钳工,焊工冲砂、木工,机工、锻炼,修配,工具准备、器材库,购材,外勤、事物,文书,保管,水电,医务、人事,出纳,会计等股,还设驻渝修理所、重庆海棠溪办事处,消防队等机构。全厂职T-1200多人。另有民工200余人,大部分系南川人。该厂在1939年至1945年间,曾在丛林,南平、文凤、北固、西胜、东胜、水江、万盛等乡招收知识青年100多人当工人.他们是县内较早的一批产业工人。
第二飞机制造厂从美国进口发动机,由苏联供应仪表、物资,运重庆转至海孔洞。苏联专家彼得诺夫和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及全厂工人辛勤劳动,在条件艰苦,生活困难,因陋就简的洞内,仿苏E一16驱逐机,利用美国WASP发动机,创造了20多架“忠一28甲”式战斗教练机,10余架H--17中级滑翔机。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专家回国。1942年在厂长马德树指导下,林同骥、顾光复、陆孝彭等技术员,用银松、桦木三层板和美制发动机,设计制成“中运一号’,运白市驿组装,试飞成功。后制“中运二号”,1948年造成试飞。还生产"狄克生"式滑翔机50架。
1939年夏,日本特务侦知中意飞机制造厂迁到南川 ,并向日本海军航空司令部密报,谎称“月产飞机20多架”的飞机在 制造厂南川县城南部“九孔桥”(仅是9个田缺)引起日本海军航空局令部的重视,多次派遣—淑,企图轰炸第二飞机制造厂。这是日机轰炸南川城乡的主要原因。由于“九 孔桥”难寻,海孔洞外树木掩影,日机未能轰炸飞机制造厂。
二, 日机轰炸南川的经过
1939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一),这天正逢南川赶场,聚有民众1万余人。上午11时45分,警钟齐鸣,人潮拥挤,流向各路。正当城内居民关门上锁, 离店清货之际,13架日机排成米字型飞越南川县城上空,盘旋一周飞往綦江方向,不到10分钟,又复飞回来,低空轰炸,扔下炸弹142枚,其中燃烧弹5枚,顿时县城东街、北街,南街和中和街火光冲天,浓烟翻滚。县长陈文藻怕飞机又来轰炸,派警察和驻兵把守城门,城外群众看着火势蔓延,心急如焚,房屋、财物化为灰烬。被炸现场惨不忍睹,半溪河畔的树上挂着断足、残手、破衣、碎裤。据统计,这天炸死151人,炸伤142人,炸死牲畜61头,烧毁铺房821间,损失财产折款120多万元,270多户、1000余人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这是日本帝国主义欠下南川人民的又一笔血债。
从1939年¨月至1941年12月, 日本海军航空兵飞机10次 轰炸南川城乡,其中3次轰炸县城,7次轰炸乡村,出动飞机 132架(次),投掷各种类型800磅以下的炸弹651枚,其中5 枚未爆,还有2枚现存县文化馆,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全县被日机炸死炸伤453人,炸毁房1799间,损 失财产232万元
南川人民把拾得的日机空投的反动传单交给了防空委员会。
1941年6月26日,我国空军在南川上空击落日本轰炸机 一架,坠落在太平乡。当地人民拾得飞机零件、仪表,报话机等 29件送交县政府。县派刘春霖解送航空委员会,获奖金100元。
三, 海孔洞事件
1939年冬,中共川东特委密寄一本旧杂志给南川特支书记周应培。周将杂志拿到教育科督学张述成寝室,用规定药水涂后,显出海孔洞飞机制造厂工程师俞乃禧的组织介绍信,该厂党组织要求与南川地方党组织建立联系。张述成与俞见面后,俞又提出建立社会关系,以便联络。张、周研究决定派王昭余转学到南屏旅宜中学,以请俞补习英语为名,进出 俞家,担任联络任务。
俞工程师是渐江省人,留学意大利航空专业,其弟在八路军部队工作,受弟影响,支持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部 队,是——位爱国的技术人员。他穿着国民党空军服装,威武 雄姿,颇有军人风度。每次周、俞会谈,均由王昭余向双方分 别联系时间、地点,暗号,一切发展顺利,没有引起怀疑。
1940年舂,南川特支派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到飞机厂子弟校 任职,了解工厂和工人的情况。 1940年秋,南川县稽查所长程传洛,查获海孔洞飞机 制造厂有共产党活动的消息。他为了表功,秘密向重庆军统局戴笠报告。戴笠派重庆督察股副督察长刘国宪带领6个武装警察到南川,由县警察局派员协助。程传洛带着刘国宪等 警察,杀气腾腾地扑向丛林沟海孔洞,逮捕陈志坚、刘鸣骥等人,押到南川县城, 囚于天主堂[5]。
周应培听到不幸消息,非常着急,立即到南平镇找王昭余与俞接洽,请他设法营救。刘系王芳济组织的抗日民族少年 先锋队员。不久,被捕的刘鸣骥释放出狱。共产党员陈志坚 被刘国宪押解重庆军统局,后经俞工程师等人保释出狱。这 就是南川民间流传的海孔洞飞机制造厂共产党人被捕案件。
南川人民为了保护飞机制造厂遭到日机狂轰滥炸,承担 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中共南川支部巧妙地与飞机制造 厂党组织取得联系,南川人民支援该厂制造飞机,为抗战的 胜利做出了一分贡献。
第八节 庆祝抗日胜利
一、 优待抗日军人及家属
南川是抗日战争大后方,是后务兵源、粮源供给地之一。南川县慰劳抗战将士委员会成立,制订了《优待出征抗敌军人家属条例》,规定出征抗敌军人子女、弟妹入学者,一律免收学费。难民的烈、军属子女入马鞍山保育院,由县优待委员会每人每年支付保教费1072元。从1937年秋至1940年间,每户抗日军人家属由该会发给慰劳黄谷2石,全县有抗属7028户,慰劳黄谷计14056石。1941年至1942年,向抗属9770户发放优待金182.65万元,1943年县内有抗日军人家属13714户,慰问黄谷12396石。1944年至1945年,南川有抗属34610户,慰劳委员会发放黄谷19688石,慰问现金668.3万元。南川县慰劳抗日军人家属扎实, 因此知识青年、农民青年踊跃参军。
1939年,南川人民向抗日前线提供军粮黄谷3.3万石, 可见八年抗战供应的军粮是多少!
1943年11月25日,南川县慰劳抗战将士委员会,发动女界同胞做青布圆口鞋6000余双,寄往湖北省思施长官司令部,慰问湘鄂大捷的曾在南川驻扎的陆军九三军新八师全体抗日将士。1945年春,为了欢送陆军五六军新十七师开赴抗日前线,全县各界人士募钱60多万元,购买毛巾、烧饼赠送抗日将士,鼓励他们到抗日前线英勇杀敌,保卫大后方人
二、 踊跃参军抗日
南川各团体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提出了“抗战不分男和女,支持不论钱和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抗日保国”等口号,邈请东北、华北难民控诉日本帝主义在沦陷区烧、杀、抢、掠等罪行,激发青年的爱国精神。从1938年至1945年间,南川各界青年有16887人参军, 平均每年向抗口前线输送2100多名新兵。1943年师管区分给南川应征人数1146人,实际参军3042人,超员1314人。道南教师李兴洲带动知识青年121名参军,奔赴抗日战场。南川青年的踊跃参军,表现了金佛山下人民爱国抗白的决心。
南川有不少抗日军人在滕县保卫战、台儿庄战役、徐州突围、保卫武汉、长沙等战斗中洒下热血,献出了青春,据于完全统计,有588名优秀的南川儿子在抗日烽火中捐牺牲。南 川人唐文灿是陆军第五预备师十三团三营七连上等列兵,1941年2月19日在江西南昌武溪市与日军作战,英勇战斗,在战友阵亡殆尽之时独身冲入敌阵,连杀3敌,中弹牺牲。三泉人李智渊是陆军暂编二十六师三团机枪连连长,历经八年抗战,参加台儿庄、豫西等战役,机智勇敢,多次从日军包围中突围脱险。1945年8月18日,他奉令去蒿县办理日军受降事宜,被日军击中遇难。
三、庆祝抗日胜利
我国各族军民经过艰苦浴血的八年抗战,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和巨大的代价,在国共两党联合抗日以及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支援下,终于取得丁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南川县城,各界人士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纷纷涌向街头,燃放鞭炮。1945年8月21日,县长邱挺生主持召开了庆祝抗战胜利大会筹备会,决定设立总务、宣传、布置、纠察等组,筹资10万元会费,要求隆化镇各户悬挂国旗、红灯、对联;川湘公路东、西路口各搭一座大型彩坊;各机关、团体准备文娱节目,隆重庆祝抗战胜利。
1945年9月2日下午5时,南川县城,西胜、南极等乡各界人土1万余人,穿着节日盛装,打着布标、彩旗,从四面八方整队进入北较场,主席台上悬挂着“南川县党政军民各界庆祝胜利大会”的横幅.大会开始,鸣礼炮101响,警钟3次长鸣达15分钟,主席报告抗战胜利经过,杭日烈、军属代表讲话,他们悲喜交加,泣不成声.在各界代表发言后,举行了火把游行,顿时星星点点,排排行行,照亮了黑夜中的南川。一时国旗飘飞,红灯高照,鞭炮不绝,鼓乐齐鸣,游行、文娱直到深夜。
注释:
(1)鲜国学(女,1918一?),南川县隆化镇人,县立第一女小毕业,旅渝重庆女子职业学校,参加救国会,1938年春加入共产党,曾任四川妇女战地服务团副团长,开赴抗日战线, 1939年经陈毅接待后,在新四军军部工作,改名吴骅,后与家人失去联系.
(2) 张述成(1904—1978),云阳县人,1929年加入共产党,1937 年秋来南川任教,1989年去贵州任中共省工委委员,建国后任重庆市工业局副局长,档案馆长等职.
(3) 李治平(1905—1991),广安县人,1935年加入共青团,138年由团转党,历任中共巴县中心县委委员、綦南工委、南涪工委书记、川东特委委员、川南二工委书记.建国后,任中共涪陵地委副书记,川东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共重庆市南桐矿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等职。
[4] 国民党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详见《纵横》1987年2期,原厂课员、技术员颜振民著《国民党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1986年《航空知识》12期,载颜振汉,忆中运一号研制和试飞,157广编史办《国民党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该厂1937年迁到南川县丛林乡海孔洞,1946年迁回南昌,留守人员于1948年去台湾.现为重庆市晋林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