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军坛也有几年了,一直忙于生计无瑕落笔,无奈承蒙各位网友挂念,今日乘此有闲之时贾雨村言几句,为各位茶余酒后多添一道话题,诸位看客亦不必当真,更无须大笔一挥批驳老狼的言论,RELAX。。。。
隐身技术近十年来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几乎所有的现代军用飞机都要和隐身挂上钩,连阿三拼凑的LCA那破烂儿也要声称有隐身能力。什么是隐身,事实上正确的称呼应当是低雷达反射面 (降低红外特征另谈),radar cross section,俗称RCS,要隐身就要想办法降低RCS让雷达波反射到其他方向,而不是反射到接受机的方向。事实上自雷达发明之后没多久,许多研究人员就注意到了不同形状的物体对雷达有非常不同的反射特征,具体到飞机的外形有以下的现象,在不同的机身截面形状里,头盔形RCS最低,就是象两个U字母对扣一起,或者象把两个钢盔口对口的扣一起,如果你仔细观察以下SR71的机身形状就明白了;机翼的前缘只在某一特定角度有较大的反射量,偏离这个角度,则反射量急剧下降,水平尾翼一样的道理,如果你仔细观察以下F22 或 YF23 的外形就会发现其外形所有有后掠角度的地方,后掠角全部是相同的;垂直尾翼反射量大但如果象内侧或外侧倾斜的话,反射大幅度下降;进气道是个主要反射源,尤其是发动机最外面的风扇或压气机叶片;暴露在外的座舱,飞机的外挂等等;此等研究结果直接导致了SR71的外形,可以说SR71是最早的具有隐身特征的飞机(指投入生产并服役的)。不清楚LOCKHEED公司是如何说服美国政府的,但六十年代臭味小组得到绿灯开始HAVE BLUE的工程研究发展阶段,此项目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与1975年首飞,连美国国会的许多参议员都不知道,一直到八十年代李根政府出于政治原因才公开为此军方大为不满。HaveBlue(后来命名为F117)机身上部几乎看不道流线形,全部是反射面,发动机进气道也有网格覆盖,当尾喷口分散成多块出口,降低红外特征当。当初首次试飞时很多人怀疑这黑盒子能不能飞,可以说没有电传操纵系统,F117是无法控制的。之所以搞成如此古怪外形实属无奈,在60-70年代虽然对隐身技术进行了多年研究,但始终无法准确控制RCS反射量,LOCKHEED的计算程序只能处理简单的反射面,这在当时是一道科学难关--雷达波在一连续表面的反射量的计算方法,其计算量理论上是无穷大,更何况当时的计算机技术亦不如当今发达,解决不了这一问题隐身飞机便无法充分采用空气动力学及流体力学的模型(所谓流线型)。NORTHROP在B2的工程研究上也同样堵在这里。然而70年代出一位苏联数学(及物理学)家天才的找到了一种有效的简化算法,可悲的是苏联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只将其列为最低保密等级,在一内部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了 (这也说明到70年代苏联还未进行隐身技术的深入研究,可悲可叹可惜),这一文章被CIA的特工没费多大功夫就那到手,而对NORTHROP公司来说无疑是天上调下一块金砖正砸脑袋上,B2的发展自此一帆风顺。那苏联学者在苏联解体后移民到美国如今在加州一大学教数学,为此他对多年后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很高兴为隐身技术作了一件大事,当时他自己也没想到那小小的发现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F117和B2都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B2的飞翼外形早在50年代出NASA就发现了其优异的飞行特征,大容量,但飞翼在操纵上是典型的非稳定型,所以在搞了一架实验机后边停止了发展。在70年代F14/15/16/18技术技术基本定型之后,许多公司及NASA都在研究下一代技术,在80年代NASA和GRUMMAN联合搞了X29实验机,鸭式布局前掠翼,进行了多年的试飞研究;PW改装了一架F15以实验其矢量推进技术;在欧洲鸭式布局成为共同的选择,法国阵风,英德联合的EFA及瑞典的JAS39,都是鸭式布局,以色列的LAVI也跟随潮流。。。
LAVI是以色列为摆脱对美国武器装备的依赖,自行开发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采用一台PW1120涡喷发动机,PW1120事实上是F100的简化版,由于美国政府的干涉此计划中途停止了,以色列在八十年代秘密的将LAVI的一些关键技术转移给中共,许多人认为以色列是因为二战期间国民党执政时的驻欧洲中国大使馆给五万七千多名犹太人与签证,使这些人在战争期间滞留中国而免遭纳粹屠杀,出于感激报恩才向中共提供帮助。事实上中以合作还不只这些。由于当时中共航空技术十分薄弱,此举无疑是雪中送炭,只是山姆大叔拒绝向以色列提供PW1120发动机才使中共不得不转向老毛子。欧洲的军事计划从来都是政治因素大于技术因素,经过多年的折腾终于定下来的EFA计划,法国阵风,还未等到试飞,苏联新一代的SU27在芬兰被北约的侦察机发现了(代价是机身被SU27划了个大口子差点坠机)多年的谣传终于得到了证实,由于苏联很快解体SU27的性能也很快被北约了解,前苏联的专家们将经典的空气动力造诣发挥到了极点,从很多方面看SU27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连前苏联空军都承认其性能无可挑剔。九十年代北约进行的一次模拟分析发现欧洲战斗机或法国的阵风都无法有效的对付SU27及改进型。然而以上所有型号都没有隐身能力,仍然属于传统的造型。1991年底美国空军正式开始下一代战斗机的招标,两个非常明显的要求;1,隐身,2 超音速巡航,
此时前苏联已经开始崩溃,根本无瑕顾及这些,可惜那些优秀的苏联学者们连自己什么国籍都还没搞清楚,那里还想到下一代技术,(这些都要感谢割耳扒桥夫这个傻冒,还有夜里亲这典型的俄国酒鬼,用北京胡同拉板车大爷的话说丫挺的整个一傻B。)
最后入围的两家总承包商MD的YF23及LM的YF22;
MD有多年在战斗机成功的经验历史,F4,F15,F18,都是MD的产品,MD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征求了许多空军高级官员及许多飞行员出身的将领的意见,推出的是几乎全新的概念,注重超音速巡航及隐身能力,机身尾部没有传统的水平尾翼及垂直尾翼,取而代之以V字型的操纵面,进气道是S形,MD认为未来的空战隐身和超音速巡航是主要方式。
LM则采用较为保守的传统造型有水平尾翼,V型双垂尾,很明显LM侧重隐身加机动性的综合。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都未采用鸭式布局,经过80年代的多年实验结果发现鸭翼对隐身性能影响较大,前掠翼更甚,而通过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及先进的电传操纵可弥补操纵的不足。
YF22/23可以说是第三代的隐身技术,F117为第一代,B2为第二代,这一次飞机的气动外形经过仔细的反射量计算,是现代空气动力学与第反射理论的结合,即保持了低RCS又不降低气动性能。然而美国空军及国防部确有另外的打算,首先对于未来的空战模式还有不同的看法,高机动性还不能完全说过时了,再者上一代战斗机的经验尤其是PW F100发动机的反复。70年代初F100发动机是当时第一台推重比达到8的涡扇,由于过分强调性能使得后来在服役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可靠性及维护性的问题,一直到80年代才基本解决。
YF22/23 对发动机的基本要求是推重比10,不开加力的情况下要达到足够推力以保持超音速巡航,矢量推进,同时对可靠性及维护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PW和GE同时竞争发动机,PW推出小流量比较为传统注重可靠性及维护性能的PW119,GE则提出了变循环技术的GE120(参阅老狼的旧文),即可变流量比在需要大推力是通过特殊可变通道降低流量比,在需要经济性能时增大流量比以提高燃油效率。PW对自己的方案充满信心,公司的负责人私下里透露,GE120的关键技术难关是1 变循环,2矢量推进,关于变循环PW早在SR71的涡喷发动机上就有类似似的经验,深知其中的困难,矢量推进技术,PW早在80年代就在F15上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技术较为成熟。暗示GE很难短期内攻克这些难关,正因为如此PW采取了保守的技术,小流量比的涡扇,避开变循环,在其他方面下功夫也能达到性能要求,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PW就可充分发挥自上一代F100一来积累下来的可靠性及维护性的经验教训。
最终YF22/F119-PW中选,为此LM确立了在新世纪航空工业的最高地位。F22在随后又经历了长达13年的改进更新,直到2005年底才正式加入现役。
(未完待续)
注;本狼将贴一系列短文详述80年代后的战斗机技术的发展其中包括许多细节,本文只是序幕,望各位网友积极讨论既鼓励老狼写下去亦可提升本坛的人气,还可给姘个夫,死驴撑等装卸工们一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今后不要乱讲话,免得让人笑话。
班主,可否将拙作在头上多留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