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如何补?我在健脑这条路上摸索中
最近和我的中医聊了聊记忆力的问题。我跟她说,感觉记忆力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好了。有时候刚准备做的事,一转身就忘了,虽然不至于影响工作生活,但总觉得自己不是那么灵光了。
我顺口问她一句:
“听说银杏果能健脑,我没事吃点,有用吗?”
她很实在地回答:
“如果是短期压力引起的健忘,那疏肝解郁的确能起到调节作用。但如果是老龄化带来的记忆衰退,那得补肾。不过,补肾顶多是延缓,逆转是没办法的。”我听了之后点头表示理解,心想:能逆转的,都是神。
其实,我也不是完全没做功课。我有一位好友是老年学专业出身的,她早就和我说过:
“做脑部训练操(brain fitness)是有效的,可以强化记忆力。”可惜她是个超级大忙人,约她聊天总是排不出时间。这次自己去 YouTube 上搜了一个健脑操的视频,跟着做了一下。
结果让我有些吃惊——
我的反应,比我以为的要慢很多。
我本以为,自己因为喜欢做手工、平时动手不停,手指灵活应该没问题。现在看来好象不是那么回事。不过,反应变慢也许跟这几天整体状态不佳有关,身体确实有点虚。
说到底,所谓健康,无非三件事:
吃好、睡好、适度运动。
吃的方面我一直挺自律。
看了《控糖革命》以后,我特意调整了饮食顺序:
先吃蔬菜和蛋白质,最后才吃主食。这样米面是自然减量得。睡眠方面也还不错。我一般躺下就着,就是要把作息调得更健康一些。
碳水摄取比以前少了, 但没有可以戒碳水。
但,运动这块确实落下了。
除了夏天游泳容易坚持,其他时候健身断断续续。现在看来,是时候重新捡起来了。不仅是锻炼身体,也是为了锻炼大脑。
接下来,我决定做两件事:
- 重启规律健身
- 开始打卡健脑操
人到中年,很多时候我们说要“补”,其实更多是想把状态找回来。
但我意识到:
与其说“补”,不如说“养”。
是啊,我们需要的不是紧张地去抵御衰退,而是用心地去滋养自己。
养身体,让它不再疲惫;养大脑,让它重新灵活起来;也要养心情,让我们在琐碎中还能找到愉快的节奏。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愿意开始,就是在往好的方向走。
象我开始写博文,码字耗时也耗神,虽然有很多工具可用,但为了表达到位,还是会为了遣词造句而反复斟酌。这个过程,梳理了思路,增强了逻辑思维,也不断练习表达力。这种输出是有点累,但感觉清脑静心。
愿我们都能在生活的缝隙里,给自己一点‘养’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