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下周是否重演黑色星期一,新联储面临首次挑战 (原文首发于5月23日)
下周是否重演黑色星期一,新联储面临首次挑战 (原文首发于5月23日)
2006-05-30 20:15:15
回顾1987年大跌, 下周一是否重演黑色星期一,新联储恐怕面临历史性的? 文章来源: 哈哈! 于 2006-05-23 20:01:27
回顾1987年大跌, 下周一是否重演黑色星期一,新联储恐怕面临历史性的首次挑战 虽然不是十月, 但现在的局面与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何其相象. 1987年,股市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运行已经比较正常。于是人们开始麻痹起来,似乎1929年那样的股灾将一去不复返。但1987年10月中旬,华尔街的股市带头掀起了一场遍及全球的股灾,使毫无思想准备的人们措手不及。尤其是美国本身,因为当时美国参与股市买卖的股民已占全国人口的1/4。 从10月14日开始,华尔街股票市场股票价格连续下跌。19日,道琼斯股票指数又骤跌508点,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股票市场幅度最大的一次下跌。这次下跌远远超过了1929年10月28日那天12.8%的跌幅。据统计,仅10月19日一天,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全年GNP值的1/8或法国全年的GNP值。受害的股票持有者达4700万户,不少股票投资者倾家荡产,人称“血染华尔街”。因10月19日这天适逢星期一,故称“黑色星期一”。在这一天里,纽约交易所的各项历史记录均被改写:交易8亿股,是1987年日均交易量的3倍多;接单量47万次。平均每秒21次,而当年日均量为14.4万次,平均每秒7次。 受纽约股票市场影响,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等世界主要股票市场股价全面下跌。伦敦股票市场接连两天大幅度下跌。巴黎交易所19日股价收盘价比上周下降9.7%。东京证券交易所20日平均股价比前天猛跌3836.48元,创东京股市的最高记录。 仅仅相隔两年之后,1989年10月,纽约股票交易所再一次掀起轩然大波:1989年10月13日星期五下午收市前一个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突然开始迅速下跌,抛售的指令蜂拥而至,以至不能按时收市。收市时,道琼斯指数下跌了190.58点,当日跌幅达6.91%,为1987年10月暴跌以来最大跌幅,华尔街股票总市值在半小时内跌掉了约2500亿美元。被世人称为“黑色星期五”。由于这种跌势类似两年前“黑色星期一”的前一个交易日下跌108点的态势,因而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顿时陷入惶惶不安之中,惟恐“黑色星期一”再次降临。 美联储以往三次主席易人都曾引发了市场波动。他警告说,伴随美联储主席易人而产生的市场振荡可能再度重演。 美国股市这次遭遇大跌是股市持续繁荣后出现的技术性调整,还是步入另一个长期熊市的开始?华尔街金融分析人士对此的看法也不一致。不过,多数分析师认为这是美国股市在持续上扬之后出现的一次技术性调整,过不了多久就会恢复正常。当然,也有分析师认为,华尔街股市今后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通胀前景和美联储提息幅度。如果美国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美联储被迫继续提高利率,股市很可能就会大跌. 回往过去, 美联储以往三次主席易人都曾引发了市场波动, 此次美联储主席易人现已使市场振荡再度重演, 新练储语无伦次的讲话加重了市场的极不确定性. 新联储恐怕面临历史性的首次挑战 以下选自华尔街日报. 经过了一连串的加息后,美国经济开始走软,但通货膨胀率却小幅走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 上周五,期货市场认为6月份加息的可能性约为60%。主席本•贝南克(Ben Bernanke)面临著两难选择:Fed是对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更感担忧,而冒著经济衰退的风险进一步调高利率?还是对经济增长减速担忧,而愿意冒著通货膨胀率上升和失去信誉的风险保持利率稳定?全球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贝南克的决策结果。 目前的情形同贝南克的前任格林斯潘在其18年任期中所经历的3次情况类似──分别是1989-90年,1994-95年和1999-2000年。每一次格林斯潘都是在通货膨胀达到高点前停止加息。其中两次导致了经济衰退,一次导致了增长放缓;每一次的通货膨胀率最终都低于当初的水平。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货币经济学家马克•格特勒(Mark Gertler)说,这是困扰央行多年的问题。1995年,他与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任职的贝南克进行的一项历史经验的研究发现,在Fed收紧银根6个月之后,经济增长开始减速。但通货膨胀率直到1年后才会开始下降。 当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率上升、央行面临上调利率还是观望等待的艰难选择时,结果常常是令人倍感煎熬的时期。 美国经济目前可能就面临这种情况。在第一季度经济高速增长后,由于利率上调和能源价格高企导致住房和消费者支出放缓,目前的增幅正在放缓。贝南克上周四表示,很显然,房地产市场正在降温,不过趋势相当平和。从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内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了2.3%。这是一年来通货膨胀率的最高值。 市场对复杂的经济状况感到彷徨,债券收益率反映出对贝南克是否将把长期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低位的担忧在加剧。格特勒说,随著核心通货膨胀率的走高,Fed新任主席明显不希望让通货膨胀预期上升。 自2004年6月以来,Fed已经16次将短期利率目标逐次上调0.25%,目前已经达到5%,央行中的部分官员有意在近期暂停加息,以评估此前的加息对经济的影响。 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托马斯•赫尼希(Thomas Hoenig)上周五接受采访时表示,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效应,但身处经济周期之中的人很难做出判断。“我仍强烈反对允许通货膨胀率上升。不过我也不希望采取过激行动。” 赫尼希说,经济的强度和通货膨胀率的涨幅都超过了他的预期,他将此归因于2004年和2005年非同寻常的低利率水平。他预计,在目前的利率水平下,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今后会逐步趋于温和。但他也表示,将会密切关注经济数据。 不过,Fed并未对近期通货膨胀率的上扬等闲视之。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经济学家格兰•鲁迪布什(Glenn Rudebusch)说,通胀压力出乎意料地坚挺。他认为最新的物价数据“有些令人担忧。” 这些自相矛盾的担忧使央行的下一步举措更令人难以预测。Fed官员将在6月28-29日举行会议,讨论利率问题。期货市场近几周对会议结果的判断不断变化。上周五,市场认为再度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2%。 这不可避免地会让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格林斯潘会怎样做?历史提供了一些线索。 根据1990年3月份的会议记录,格林斯潘对企业和消费者财务状况的脆弱感到焦虑,同时也称通货膨胀压力令人烦恼。不过,Fed仍保持利率稳定,直到当年7月份才下调利率,不过已经为时太晚,未能阻止由于当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等原因引发的经济衰退。 在1994年,对通货膨胀担忧盛极一时,Fed逐步上调了利率。当年11月,格林斯潘提出大幅加息75个基点。当时的副主席阿兰•布林德(Alan Blinder)表示反对,并将Fed比作在寒冷的宾馆房间中打开温控器的客人。“你先洗了个淋浴。当你出来时,还有些冷。你将温控器又上调了一档,然后开始睡觉。但当你早上2:30醒来时,却浑身是汗。货币政策的典型错误就是做得过头。这种错误的典型原因是对已采取措施的滞后效应缺乏耐心。” 格林斯潘按照他的设想加息75个基点,并在次年2月份再度加息50个基点,然后保持了利率稳定。经济明显放缓,但未陷入衰退。通货膨胀率又小幅走高了几个月,然后开始回落。 不过在2000年时,经济就没有如此幸运了。在多次上调利率后,Fed在5月份停止了加息。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美国经济学家简•哈丘斯(Jan Hatzius)说,核心通货膨胀率在2000年全年和2001年上半年都加速上扬,而经济却疲弱了许多。在2000年年中时,股票市场和投资支出都显示出下跌的迹象,但Fed直到2001年1月份才减息,由于时间太晚而未能避免3月份开始的衰退。 目前,哈丘斯认为Fed应更加关注显示经济走软的数据,而不是显示通货膨胀率走高的数据。不过,他指出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决定了经济需要放缓多少才能让通货膨胀率回到让Fed感到放心的区间。 他说,并没有显而易见的答案,但Fed在6月28-29日的会议上做出决定前还有充足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