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大虾如云的江湖中,我是一只小虾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路上
 
17栋可算是科分院里最破旧的房子了。四层楼。前后都有比它高的宿舍楼以及几棵郁郁葱葱的大树。这房子夏天舒服,因为阴凉;冬天可就寒彻骨了。最怕碰上不断的阴雨,房子里所有的东西都发潮,有一次连下了半个多月的雨以后,厨房的墙壁上床的木头上满是绿色的霉菌。下班回来首要任务是拿着点着的蜡烛把霉菌烧死。为此墙壁上也留下黑色的印记。
 
不过即便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我们也有办法住得风生水起。早上一起来,或者只要我们一进到这屋子里,我们就打开我们简陋的CD机,让各种各样的音乐填充。各式的古典,各式的JAZZ,各式的摇滚,各式的乡村,各式的歌剧,只要好听的,我们都听。那所谓的CD机,是一个师兄组装给我的,将一个VCD光驱连在一个机箱电源上,然后再接上一个2.1的音箱,居然也像模像样。我的搜碟工作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先是CD,后是DVD。睡觉前,我们边听音乐边聊天讲笑话边在床上做运动渴望拥有美好的身材。当然我们俩的重点不一样。谁说不是青春的力量呢。
 
也是一个初春时节,杨楠约上我,王春,莉莉,在一个周末骑自行车去郫县,说是去那里吃蒋排骨。在成都呆久了的人多少都会受成都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至少在好吃这方面。
 
我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到现在我还是不清楚郫县是在成都的哪个方向。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断的互相提醒要慢慢骑不要着急,可是我们还是不由自主地骑的飞快。可是终究没有坚持多久,就开始觉得“路漫漫其修远”了。这条路就像人生,似乎总也到不了头。
 
终于颠到了目的地,满身的风尘和疲惫在喝下一海碗的蹄花汤后随着汗蒸发了。那蹄花入口即化的感觉至今在口里萦绕。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里有个望丛祠。我们还带了羽毛球拍。只是随便挥了两下,就坐下晒太阳喝茶聊天了。过着典型的成都人的周末生活。
 
回程的路上找到蒋排骨。一个很小的店面,正当下午休息,没人在吃饭,我们就在柜台称了点他们著名的蒋排骨,剁成小块。路上休息的时候,我们就不顾淑女风度(因为没有男生),用手抓着就啃。排骨是冷的,肥肉部分已经凝成白色。
 
后来,成都也开了蒋排骨,在省体育馆的旁边。里面装修的美轮美奂,菜式也做的精致绝伦,当然味道也很好,只是为什么我还是怀念在公路旁边徒手抓着的那些冰冷的排骨的滋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