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集:中华楷模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这座小山村是距离黟县县城数十公里的九都屏山村,它座落在重重大山之中,安详而宁静,就在这里,诞生了一位在现代史上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舒绣文。1915年7月,舒绣文出生在这里,一直到七八岁,她才随父母亲离开这座小山村,来到了当时的北平上学,青少年时,她就参加了进步的戏剧活动,主演了话剧《棠塛之花》,1932年进入电影界,主演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与白扬、张瑞芳、秦怡一同被誉为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四大名旦”。抗战爆发后,舒绣文一腔热血追求光明和进步的文艺战士行列中。

  徽州虽然地处偏隅,但她的目光一直敏锐地关注着山外的世界,她的心跳似乎一直与山外的世界同步,在动荡不断的上个世纪前50年代,从这里走出的一系列人物,似乎都在中国现代史都有着相当的影响,值得缅怀,也值得追忆。

  在徽州,还诞生了一位一直静静地做着惊天动地事情的伟人,他就是平民教育家陶行知,这是一个无私的人,他所致力的一直是推进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他以自己的人格和爱心,在这个世界不懈地努力着,他所做的一切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根本的,是最平凡的,也是最高尚的。

  陶行知1891年出生在歙县黄潭村一个贫民家庭里,先在本村后到休宁县万安镇上了私塾,学习异常刻苦,由于贫穷,十来岁就不得不靠半工半读来继续学业,每天他从十几里地以外的黄潭源村挑菜挑柴进城,卖完以后才能到先生家上课。1906年进入崇一洋学堂,是陶行知一生中关键的一步,这使得陶行知在推行教育,行知合一上有着浓郁的宗教成分,少年时的贫苦经历,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使得陶行知成为了一个虔诚的人道主义者,在他的思想中,始终将人的价值作为核心。两年学堂生活可以说是陶行知命运和思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陶行知纪念馆馆长 左和平】:在这里,应该说三年的课程他两年就学完了,从这读完了这个学堂应学的课程以后,考入杭州,从杭州又到了南京,最后修业完毕以后,大学毕业以后到美国留学,接受了中西合璧的教育思想。

  1914年,陶行知在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育家杜威门下攻读教育,遇到了徽州老乡胡适,成为同窗好友。1917年,陶行知返回祖国,在归国的海轮中,他踌躇满志地向好友表示:“我要使全中国人都要受到教育!”

【陶行知纪念馆馆长左和平】:那么他在美国辛苦这么留学下来以后,美国(人)正式发现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才,就用高薪的待遇聘用他在美国任教。那么对于陶行知来讲,他知道,中国也需要人才,他毅然婉言谢绝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向他提出了高厚待遇的这么一个要求。毅然谢绝了,回来以后,穿上布衣,套上草鞋,开始了我国的乡村教育。首先创办了晓庄师范,继而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创办了新安旅行团,创办了重庆的育才学校,创办了社会大学,开展了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抗战教育、战时教育,民族教育等等。

  经过几年时间的四处奔走,他把平民教育推广到20个省区,《平民千字课》一书发行了300多万册,他在课本上写道:“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在多年的平民教育实践中,他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纠正了杜威教授的一个观点。

【陶行知纪念馆馆长 左和平】:杜威有这么两句话:“学校即社会,社会即生活。”那么陶行知呢将他的这一思想推翻了,他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他在后面加了一句:“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里面一个闪光的地方。

  陶行知走上了一条艰难而快乐的道路,他以教育改造国民的道路任重道远,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乐此不疲。陶行知推崇博爱,“爱满天下”是他的人生信条,并且终身恪守不渝。陶行知后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仍是博爱,可以说,爱是陶行知毕生事业的灵魂,陶行知的一生正是努力描绘爱,歌颂爱,实践爱,创造爱的一生。

  1946年7月25日,因教育事业与民主运动,劳累过度,陶行知病逝于上海,享年56岁,陶行知先生,就这样为着实现他的理想而忘我奋斗一生,他想用一种水滴石穿的精神,来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改变中国人的心灵状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的一句名言,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徽州人是一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他宅心仁厚,充满爱心,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矢志不移,这样的人,不仅是一个“人民教育家”,更称得上“万世师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