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江姓与徽州江村'初探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扬州江姓多次寄信至徽州江村寻根。江村在徽州(今黄山市)几各县都有,歙县江村、旌德江村、婺源江村,都是名门望族浑然大家。赫赫四十本宗谱,完整无损的记载,倒是个最好的昭示。我偶然发现江家如此珍藏也觉得十分有益。徽州人大部来自中原,由于朝廷更迭、战争频繁,许多大家族举家南迁,看徽州四面环山,关山阻隔,信息易断,又山青水秀气候适中,民风淳朴,就择地定居下来求得发展。汪家、胡家、周家、崔家、张家以及金家等等都来自中原。

  江氏,谱称"济阳江氏"。济阳一世是汉封齐相江革,而为现存"统宗世谱"之始祖,但开宗江族中重要历史人物尚有十世晋太子洗马江统,十六世宋金紫光禄大夫江淹,之后突出的是宋理宗时的江万里。皇帝以手书孝经赐臣万里,"臣昧死言臣不肖备位宰辅,玩岁惕日,无所云补",说明位至丞相。因处于贾似道知扬州后不断加官进级,位登极品,独揽大权、肆意淫夺的阶段,与另一个徽州人位至丞相的程元凤一样,任期不到一年的就下了台。程元凤1257年即宝祜五年冬代丞相,次年四月罢官,江万里1269年任左丞相次年正月罢官。迁婺源的有潜潭官至兵部尚书,迁鄱阳江家湾的有永康丞相,迁遂安的有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俱列谱系。

  其实,江氏自少典历八世而生伯益(又各柏翳),尧时为典虞之官职,舜使佐禹治水有功德于民,赐姓赢氏。载史记通鉴,生三子,封其季子玄仲于江国,后裔固以国为姓,此为江氏受姓之始。由此可知革之前是:颛顼至伯益-季子玄仲-周东京郡王济四代人继。

  宋太平兴国初,江汝刚领歙县节度,任满,卜居于歙北。济阳江氏入歙却在唐文明间,遇黄巢战乱适居徽篁墩。在徽州地区,不仅府志、县志、山志齐全,不少村落还有自己的村志。《橙阳散志》就是一本非常完整的歙县江村村志。因聚居于橙子陪而称村为橙里,因聚江姓而江村。该村志浩浩十二卷,洋洋八万言。宗系、人物、建筑、村景、桥祠、物产、风俗,样样不漏。志中还有乾隆撰稿,有兵部尚书江兰等人专传。社序、馆序、簿序中,都极赞江村人文鼎、簪缨代出,从而赞颂道:"山水秀绝之区即人文渊薮,以其灵之所毓而独厚也。而山水之秀莫过于新安。"人物传中特别提到了江春。他经商扬州,练达明敏,熟悉盐法,才略雄骏,举重若轻,推为商总。两淮盐商徽歙势力最大,载入扬州史志的不汪廷璋、汪应庚、黄应泰、徐赞侯、鲍家兄弟、黄氏兄弟、马氏兄弟七大家。但之著者,当推江春。高宗六巡江南,他家接驾六次,皇帝还借金五十万,并恩赐寿杖,御书"怡性堂"额,沐恩最渥。以一布衣上交天子"一时异数,诸商无出其右者"。按皇帝之愿,他在扬州二十四桥旁筑起白塔,他在扬州有五处园林。四大徽班从扬州进京,是因徽商扶植培育而成班,皇帝南下又多从江春等人家中看过徽班,是早就情有所衷的。而其中之最大的花部戏班--春台班,就是江春在扬州创建的家班。班村江家买下了歙州练江南岸大片土地为墓道,还买下了通往绩溪的大道,除江村八景外,另有巡抚坊、御史坊、四世一品坊、四世廷尉坊,从中可见村之人显赫。江村"艺文"厚厚一卷,其中写黄山诗就有十一人十九首,江春一人五首。江村仍在外的影响就可想其大了。

  一千多年来,江氏日益繁衍,从歙县江村总谱中看,有六大支系:柔北婺源西支,兰溪、遂安支,黟北、休宁支,泾东、旌西支,鄱阳江湾支,还有府南歙南支。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未来将更加繁荣,人物与事迹也将更加辉煌。

登录后才可评论.